APP下载

世界音乐“教授”
——坂本龙一

2020-11-14薛景元

戏剧之家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授创作音乐

薛景元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

坂本龙一的音乐风格变化多端,从宣泄抒情的管弦乐到冰冷现代的电子乐,从嘈杂尖锐的音调到质朴纯净的民谣,透过音乐斑驳绚丽的色彩可以感觉到他的创作理念,即结合传统与现代,在汲取民族风格精髓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方式。电影配乐是坂本龙一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能将自己的风格与影片本身很好地合为一体,赋予那些原本依附于电影存在的音符更多的存在价值。(搜狐网评)

坂本龙一是一个让人尊崇的日本音乐人,一方面,他对于电子、摇滚、爵士等多重音乐风格极具灵感的把握;另一方面,他能在商业、艺术和实验之间找到平衡点,创作出既有实验意义又有动听旋律的作品 。(《新京报》评)

一、曲风多变

在腾讯独家视频《十三邀》中,许知远对坂本龙一进行了专访,他这样说道:“我的声音就像一个小岛,而音乐宽广如海洋。”因为当时坂本龙一在Y.M.O 乐队中,对音乐使用的和弦要求非常严格,其他两位合作者在得知他是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硕士后,称赞他有教授的气派,“教授”这一称号便由此而来。

“教授”坂本龙一还拥有着多重身份:天才少年(195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3 岁开始练习钢琴,5 岁创作了人生第一首曲子《小兔之歌》,1976 年取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流行先锋(1978 年与细野晴臣、高桥幸宏成立电子乐队Y.M.O,之后便在欧美一炮而红,成为世界级音乐人)、演员/配乐大师(1983 年出演《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并为其配乐,获得1984 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由此进入电影配乐行业)、工作狂(1986 年受邀为《末代皇帝》配乐,两周内编录了48 首曲子并获得第60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癌症患者(2017年被诊断为喉癌)。人的生命是永恒的,生老病死是常态,坂本龙一面对着眼前的一切,欣然地接受着命运的馈赠和现实的掠夺。

二、流行先锋

坂本龙一从小便在音乐创作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天赋,同时曲风多变。少年时期沉迷于德彪西的他,觉得自己是德彪西转世。由于父亲是严肃文化的编辑,因此家庭氛围使得他的性格有些孤僻,但“艺术本身就是孤独”,他注定有着极强的音乐造诣。在当时日本经济发达的时代,他跳出了“日本人”这个自我限制,打破了学院派风格,没有向所谓的现代音乐前进,创立Y.M.O 乐队,并逐步成为了电子音乐先锋,音乐世界的弄潮儿。“我的音乐不是学院派,是贴近当代生活的。”强调对多样性的执着追求。从当代音乐走向流行音乐,跟观众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虽然是古典乐出身,但成为了日本当代音乐的革新者。

三、电影音乐人

1983 年,坂本龙一主演了大岛渚导演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并初次为电影配乐。坂本龙一将电影中需要配乐的地方列出来并与导演列出的相对比,发现有90%的地方是重合的,便开始写下一些关于角色之间关系的简单音乐动机。坂本龙一说:“我会试着遵循剧本结构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去作曲,这些旋律会成为中心思想,用中心思想去改动乐谱,用隔音符来决定节奏。根据人际关系(两组),用音乐对视觉力量起到分散作用。”所以在这部电影中,坂本龙一创作了两种音乐主题,一种是电影剧情发展所需;另一种是电影视觉特效所需,两种主题为我们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

在《末代皇帝》里,坂本龙一依旧出演并为其配乐,在导演的要求下,两周内编录了48 首曲子(例如《Where is Armo》《Rain》等)。为了能创作出与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相符合的音乐,不熟悉中国民乐的坂本龙一买了二十多张中国民乐的专辑,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匠人精神与严肃精神。这部电影横扫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9 项大奖,以及第45 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第31 届格莱美奖最佳影视器乐专辑奖、第13 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配乐。同时,也确定了坂本龙一的国际地位。在此电影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的五声调式与西方的交响乐相结合而擦出的强烈火花。相较作曲而言,电影音乐可能会使音乐创作有所局限,但正是这种局限会发掘出作曲家新的潜力和可能性。

四、音乐的自然

“万物皆音乐”。在纪录片《终曲》中,坂本龙一随时都在对声音进行记录:在下雨天,头上顶着蓝色塑料桶,感受雨滴的声音;在森林中,采集踩过枯叶的脚步声;去非洲原始部落采集声音;在肯尼亚的湖泊边采集自然的声音。在《异步》这张专辑中,音乐与之前不同:几乎没有旋律,由被海啸破坏的钢琴声、三味线声、脚步声等合录而成。在核电站泄露和患喉癌之后,坂本龙一最想要创作的,便是现实性、社会性音乐。

坂本龙一依旧执着于对声音的追求,保持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艺术的好奇心,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坂本龙一都很感兴趣,并且收录到自己的专辑中。现在,他与形形色色的艺术家们一起,创造着最前卫的音乐:电子与钢琴、科技的结合。从表现到真实,从对声音的控制到解脱。笔者认为,作曲家或者音乐人需要尝试不同的风格,不是说要找到自己适合的风格,而是要尝试未知的风格。

五、人类社会的思考

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较快,文化、科技都充满着未来感,但坂本龙一对社会的现状十分敏感,他当时就已经察觉出科技对人类文明潜伏的崩坏。在1992 年就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坂本龙一:终曲》里,坂本龙一在思考现实的同时,开始为社会性的问题创作音乐,常常以环保、反战为题材。例如,1999 年歌剧《生命》《奥本海默的咏叹调》中的现实音乐体裁。

2008 年的格陵兰之旅,使坂本龙一直观地看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见到数量惊人的海水和冰山,他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并对人为灾难和环境问题再次进行思考。坂本龙一一直支持日本“无核化”。2012 年7 月16 日,他与作家大江健三郎在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发起反核集会示威活动,该活动共有17 万人参加,并开展了一系列反对重启核电站的活动。

坂本龙一的作品一直都充满着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大发展的探讨,充满着人文思考与音乐艺术的新鲜感。

六、结语

从音乐到现实,坂本龙一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制作成音乐,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不断尝试着身份的切换,歌手、作曲家、演员,坂本龙一无一例外,都将其扮演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带着自己的态度来看待生活或者艺术,没有态度,就没有看待方式。坂本龙一说:“到了时间你就一定要上场,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生,何不让自己艺术地生活。

猜你喜欢

教授创作音乐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