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二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研究
2020-11-14孙浩然
■孙浩然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等院校二胡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基于二胡发音——音色的教学工作开展,突出学生学习二胡的主要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态度与端正学习习惯。第二是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基于二胡教学的音准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培养与引导,使其能够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认识到音准的重要性,正确把握音准。第三是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二胡学习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促进学生对演奏作品的艺术分析与研究效能。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学习二胡的质量与效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构建艺术思维与艺术认知观。第四是教师需要结合实践应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借助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做有效的分析,进而设计相应的二胡学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
一、基于发音-音色开展教学
在二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于发音的要求有着严格的标准。由此可见,发音在二胡教学整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决定学生学习二胡能力与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此,教师要仔细讲解如何发出美的二胡声音,做到强而不燥以及弱而不虚,这是二胡演奏艺术对音色要求所追求的境界。
例如: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若将二胡作为专业来修,说明学生对二胡有着一定的认识,在演奏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养。但是,由于学生学生对于二胡的“灵魂”认识不够清晰,亦或者由于学生学习二胡的时间较短或者技艺不精,无法对二胡演奏的音色做正确的掌握与应用。特别是部分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和训练过程中,会过分关注技巧的应用,过分看重弓法与指法的技术等。这些技巧虽然在二胡演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由于学习不深入,导致对技巧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会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剑走偏锋”。可见,狭义上的技法教学与训练,并不能让学生掌握二胡演奏的全部,甚至会让学生在学习二胡的过程中感受到束缚与捆绑,无法自然发挥自己的优势与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重点进行二胡发音-音色的教学以及二胡作品演奏中根据地域风格不同所要表现的音色效果。在此,老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静止不变的声音、什么是跳跃的声音、什么是明亮的声音、什么是沧桑的声音、什么是起伏的声音等。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演奏相关作品,如《赛马》《战马奔腾》《空山鸟语》《秦腔主题随想曲》《椰岛风情》《河南小曲》等。此类作品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二胡的不同声音的音色效果,且能够让学生对二胡的声音具有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二、基于音准开展教学
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掌握准确发声的技巧,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还能促进自己的音乐演奏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二胡教学的时候,需要重点结合音准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音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艺术认知。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当前的大学二胡学习环境中,无法正确掌握音准的学生大有人在,甚至部分学生在经过学习训练之后依然在演奏中无法对音准做出有效的掌握和应用。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度教学,基于作品的感情色彩烘托教学氛围,为学生传递相关事项,实现学生对二胡演奏兴趣的提升,进而带动学生的音准深度学习与发展。
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听辨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借此提升学生的单音模唱能力,促进学生对旋律的掌握能力,实现学生对和弦的分解与记忆水平提升,进而带动学生的音程组合效能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学习二胡的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且对乐曲视唱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其次需要对学生进行曲调记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此帮助学生构建日常练习的体系和框架,提高学生的二胡演奏旋律认知,促进学生的听觉效能发挥,实现学生对音乐学习与感知水平的进步。然后对学生进行视唱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演奏训练的方法以及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应用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对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探索,并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升,促进学生准确把握音准的演奏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奏自信心。
三、基于感知开展教学
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听觉,提升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且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二胡发音和音准学习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与培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具体风格与曲调,实现学生对二胡特色、二胡特点、二胡演奏方法等多个维度的深度理解与感知。
这一方法的应用正如同小提琴演奏家卡托·哈瓦斯所说的一样:我们通过不断的音乐训练,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感受到来自于音乐的魅力,让我们的心灵迸发出与音乐齐头并进的能量,实现与音乐的对话,与艺术的交流,与美好的共眠。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听觉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较之音准在训练上困难得多,因为音乐感知不仅要求演奏者能够敏锐的辨别声音的高低,而且还能辨别声音的性质,这就必然要涉及到演奏者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观点。音乐感知的训练,要求教师应该在教演奏技术的同时去培养学生的乐感、智力和艺术性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在演奏作品前必须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主题素材和音乐风格。演奏中音准固然重要,但他只能起到传递声音高低的作用,只有同那些纯净的音质、丰富的音响和各种各样具有艺术价值的音色相结合,才有可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只有严格、系统、正确、全面地进行内心听觉训练,才能准确、完美的表现作品内容。在教学中我也发现音乐感知训练之所以难,就在于它涉及到了演奏者的生活经历和洞察生活的能力。
四、基于实践开展教学
不论学习任何课程,或者是掌握任何技能,都需要基于理论学习的基础参与到实践活动项目中。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自己在学习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才能对相关学习问题做有效的归纳与总结,进而通过高效整理与有效判断的方法,科学的创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将这一学习理念应用到大学二胡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二胡学习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到个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不断改进、不断优化与完善的方法推动自己的二胡学习动力提升和发展。
教师在进行二胡教学的过程中,在建设和发展二胡理论基础和演奏技法教学内容时,需要突出对实践应用方法的重视,借此平衡学生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开创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思路。在此,教师可以结合日常训练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培养。定期为学生举办演奏观摩,让学生能够对二胡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做有效的思考和判断,进而采取科学的方法做纠正与完善。或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通过举办校园音乐会、带领学生参加比赛和艺术节等活动。另外,教师在为学生举办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步发展。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在学生演奏水平和学习素养驱动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实现对理实一体化二胡演奏专业知识教学的深度理解与全面创新,从而可以应用正确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寻求一片立足之地。
五、总结
二胡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高等院校音乐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同时也是促进学生音乐认知能力、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素养、带动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开展二胡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理论知识的引导突出实践内容的探索和挖掘效能,借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学生对二胡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与理解。针对高等院校二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借此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堂教学目标,融合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高效的培养与引导,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对二胡相关知识和演奏技能做到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借助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二胡理论知识学习效能,还能促进学生的二胡实践应用能力与学习问题分析和解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