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轮和大奔》得到的几点感悟

2020-11-14秦萍萍

剧影月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品舞台创作

■秦萍萍

2018 年12 月1 日,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颁奖仪式暨优秀作品展演在江苏大剧院隆重举行。南通市港闸区市北文体中心创演的小品《三轮和大奔》获得“五星工程奖”。随后又收到第九届“中华颂·长丰杯”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在全国各地报送的280 余件作品中,严格筛选出41件优秀作品入围展演,最终以《三轮和大奔》新颖的故事结构,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扎实的表演功底,荣获“优秀剧目金奖”。

《三轮和大奔》由顾学军编剧,蒋抒华导演。通过小品的创作过程,我深深地感悟到:小品虽小,却能以小见大,同样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著名曲艺评论家常祥霖认为:《三轮和大奔》是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熟悉但又常被忽略的点滴小事,通过幽默诙谐、丰富生动的艺术创作,使其回归到生活中去。以喜剧的艺术手法,使观众在笑声中接受浅显的道理。故事结构巧妙,几个错中错和人物矛盾冲突不断,将剧情推向高潮。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冯继堂老师点评说:小品《三轮和大奔》的故事转变得非常有技巧,结局出乎大家的意料。总政话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文启则指出:编剧是行动的提供者,导演是行动的组织者,演员是行动的执行者。《三轮和大奔》5 个演员都不错,虽然演员很多,但区分度还是很高的。题材也很好,如何处理我们日常的纠纷,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

找准创作题材力求完美呈现

众所周知,剧本是一剧之本。艺术创作要有深度,有血有肉,解构生活,将时代气息和生活质感结合起来。讲故事的目的是要塑造人物,作品最终要落在人的身上。为了让作品具有生活,我们组织创作团队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怒路症”、“医闹伤人”、“邻里之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等等不文明的现象,确定要创作这类题材的小品。《三轮和大奔》讲述了一辆收废品的三轮车,撞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奔驰,车体划痕严重,三轮车夫赔不起,来了三个路人,他们对待车夫的不同态度,让案情出现反转,谁是车主?结果出乎意料。编剧几经构思,最后确定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著名理论,即“费斯汀格法则”为依据,告诉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而决定的。当人们无法控制那10%的事情发生时,就要用良好的心态和行动去控制好另外90%的事情,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排练过程中,在运用导演语汇和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追求,为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营造剧中的规定情景以及塑造人物鲜活的性格而服务,使其在舞台上闪烁出艺术的光彩。导演根据该小品的题材和特点,采用了三轮与汽车激烈的撞击声、警笛声和在警灯不断闪烁之中静开场。舞台灯光渐亮之后,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幅:三轮车夫垂头丧气的蹲在地上,女路人趾高气扬的在打手机,随之交警上场处理事故的舞台画面。观众通过这些音效、灯光等艺术元素,马上就产生了对车祸现场“假定性”的认同,强化了舞台人物之间特定的矛盾冲突,一下子抓住了观众。叙述鲜活的百姓故事,描绘如歌的生活画卷。小品《三轮和大奔》先后在港闸区品牌活动——“欢乐五水汇”舞台、社区“群乐会”大舞台、文体中心剧场以及文化下基层惠民巡演时,深受观众的欢迎。有的观众甚至接连看了好几遍,纷纷称赞该小品现身说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看得懂,接地气,受教育。区文体旅局副局长杜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轮和大奔》这个作品,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兼具舞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生动地呈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展现“向善向上”的艺术力量,体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积极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从人物出发补齐短板

小品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精悍,最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寓教于乐,深受观众的喜爱。而戏剧小品又是集编、导、演、舞美、音乐等创作团队的综合艺术,缺一不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他的艺术水准,决定着整个作品的竞争力。舞台上的人物千人千面,千姿百态。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必须运用不同的入戏方法和不同的表现手段去仔细地琢磨他们,绝对不能简单地重复自己。要选择独特的手段刻画独特的人物,开拓出“这一个”角色应有的精神面貌,才能使人物在剧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神采。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对象,同时又是工具,这三者统一在演员一个人身上。戏剧表演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演员根据角色的性格在舞台上创作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说:演员是戏剧的心脏和灵魂。我们采用了“木桶”原理,以此来弥补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短板。邀请了专业剧团的退休老师担任文化志愿者,他们和群文骨干们一起摸爬滚打,言传身教,受益匪浅。艺术来源于生活。表演艺术创作,是用心灵真正与角色融为一体的过程,艺术体验和经验都离不开对角色的心领神会。对于演员来讲,在表演创作过程当中,演员内心体验的过程就是其心理技术实现的过程,是用真情实感塑造角色的过程。

《三轮和大奔》从创作之初到参加终评决赛,除剧本反复修改、加工和提高之外,还先后调整和培养了3 批演员。可喜的是,发掘了永兴花苑社区干部茅赟的艺术潜力,他现在既懂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戏剧理论和德国布莱希特的“间离体现方法”,更知以梅兰芳大师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是“梅兰芳体系”。他把在排练演出时学到的艺术基础知识和舞台表演实践的体会,举一反三。发挥其文艺特长服务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自编、自导、自演了参加各类比赛。把社区活动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达到了普及和提高“双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小品舞台创作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临宋人小品》
Jazz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我们的舞台
世相小品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