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0-11-14
2020年国庆假期,8天内共有将近1亿人次观影,票房产出39.52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向好,中国电影在政府、业界及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又再次表现出巨大潜力与无限可能。同时,在5G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影业全面革新,4K以上、3D、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等技术特点的高规格制式影片,以及具有新奇影像语言和视听体验的影片成为关注热点。正如业界人士所言,我们面对危机与挑战,要再次 “对焦”观众的新需求,积极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效平衡,尽快推动产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保障中国电影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期责编
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大量镜头运动复杂、甚至 “一镜到底”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些影片充分利用了长镜头的连续与完整性,为观众建立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银幕影像无限逼近于真实。2019年,奥斯卡战争片 《1917》因 “一镜到底”拍摄方式所带来的视觉震撼而获得广泛讨论,技术革新正重塑着电影作为艺术的定义,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我们始终都要避免因过度炫技,而丧失深掘故事的能力。《极限运动镜头作为感官体验的可能性讨论》一文,由探讨极限运动镜头引起的眩晕感入手,分析了此镜头所带来的确凿沉浸感、过度运用的反作用等问题,得出极限运动镜头在辅助叙事和景观呈现之外,还能直接作用于观者身体,引起作为审美的感官体验——其实关于技术的讨论,人们最感兴趣的不应在于它如何拍摄,而应考虑它的表现力,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新的经验,给电影带来什么新的转变……这是电影能够成为艺术的根基所在,也是本文出发点的独到之处。
——霍廷霄,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
近年来影游深度融合的技术基础,在于游戏引擎的画面质感、效果进一步提升,引入电影级Shader后,游戏引擎实时生成的画面,可以满足部分电影制作需求。与几年前的影游融合概念不同,游戏显示技术介入传统电影创作过程,呈现出 “想象力消费”与 “假定性”的美学特点。《影游融合演进历程及对策分析》一文,以文化视角出发,从内容、受众、技术和利益驱动等角度,对影游的融合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游戏影视化、影视游戏化等现象,从内容、版权、受众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影游融合进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给出了适当思考建议,对我国影视游戏产业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随着5G、VR、AI等技术的成熟,电影的叙事美学与游戏文化进一步结合,将会创造出更多影像奇观,在不久的将来,影游深度交融的成果,将一步步更清晰的显现出来。
——高盟,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动画电影由于其技术属性和艺术属性,在电影艺术形式中占据非常特殊的位置。动画电影作品的研究不仅是对动漫技术和声音制作的探索和评断,还要在各个不同形式上呈现奇观的讨论,探究其激发超燃的想象力、建立不同世界观所呈现视听创作的思考和表达,甚至有趣的时尚领衔意图表现。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声音从创作观念、制作手段到叙事方式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对动画电影声音的正确的深入的认识,是进行优质创作的必要条件。目前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不断提高,在视觉呈现和听觉呈现上不断有创新突破,优质的视听体验对观众有强大的吸引力。《动画电影声音研究》一文从当代动画电影的录音技术出发,通过对众多优秀经典作品的分析,对动画声音的创作和表达进行了思考,深入阐述了动画电影的视听特点,对动画电影声音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为高质量的动画声音内容创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陶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