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理念下影视剧题材创新研究
2020-11-14刘维维
刘维维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一、非虚构写作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非虚构”这一概念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65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完成了其长篇纪实文学《冷血》,并称其为“非虚构小说”,“非虚构”一词由此推广开来。1968年美国“新新闻主义之父”汤姆·沃尔夫基于其与同伴的真实旅行经过,写了题为《刺激酷爱迷幻考验》的新闻报道,是一篇具有文学特点的新闻报道,被称为“新新闻报道”。1979年美国作家诺曼·梅勒根据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犯罪案件创作了《刽子手之歌》,成为西方非虚构小说的典范。作为新文体形式的“新新闻报道”“非虚构小说”推动了非虚构写作的大发展,非虚构写作的文体形式也从最初的“新新闻报道”“非虚构小说”拓展到报告文学、散文、游记等多种。随着非虚构写作热潮的到来,非虚构写作的特性被挖掘并凸显出来,非虚构写作指的是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借助文学手段真实记录现实生活,从而透视真相、揭示本质的写作形式。非虚构写作是普通大众渴望真实,探究真相,参与社会活动,彰显话语权的心理需求外化使然,更是媒介变革,传者与受者身份变化等媒介文化环境变化推动的结果。
20世纪末期非虚构写作被引入我国,非虚构写作在我国呈现出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样态。大量国外的非虚构作品及有关非虚构理论的书籍被翻译到我国,诸如马克·克雷默(Mark Kramer)等编写的《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威廉·津瑟(William Zinsser)的《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美国罗布特·博因顿《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不少中国学者致力于非虚构理论的本土化建构,理论研究的成果日渐丰硕,诸如李华《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与此同时,我国的非虚构写作实践不断推进,涌现出了诸如梁鸿《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作家作品,涌现出了南香红、罗永浩、袁毅等特稿作家。非虚构作品的传播,覆盖报刊、杂志、互联网及新媒体等诸多平台。除了《人民文学》《南方人物周刊》《凤凰周刊》《时尚先生》等开设“非虚构”专栏外,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开设了“人间”“谷雨”等非虚构创作栏目。“正午故事”“刺猬公社”公众号,为非虚构作品的传播、非虚构作者的培养、非虚构作品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非虚构写作倡导的是一种追求艺术真实的写作理念和创作姿态。如何才能实现“求真”的写作理念?“非虚构”写作采用了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创作者参与、融入、沉浸于现实生活,使自身成为所要记录的生活中的一员,亲身体验,切实感受,进而实现创作主体对所记录生活的真实感知。既用微观视角记录现实生活,又不对记录的生活做主观的随意性的预设、选择,而是让创作者感知到的生活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作品中,进而实现记录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求真”的写作理念是对艺术创作脱离现实后呈现出的虚假繁荣与矫揉造作创作趋向的纠正与反叛,究其根本折射着一种探究真相,追求真实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价值观念。
二、影视剧题材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影视艺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创作日趋繁荣,影视剧创作数量逐年增加,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发挥着影视剧积极正向的信息传播功能。我国影视剧创作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缺乏创新、故事内容媚俗、题材窄化、文化价值缺失、商业性泛滥等问题,影响了影视剧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彰显,弱化了影视剧文化传播的载体功能。2018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在宁波市召开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局长聂辰席发表重要讲话,其指出,“我国电视剧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整体品质不高,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仍未根本扭转,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成为困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症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聂辰席局长指出“新时代电视剧创作就是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源泉,不断推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让中国电视剧始终绽放绚丽的光彩”。因此,不论是从国家文艺创作方针上来看,还是从遵守艺术创作规律,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彰显影视剧社会功能上来看,题材创新都是基本要求与当务之急。创新影视剧题材,拓展影视剧的题材类型与内容,将丰富鲜活的中国故事呈现于银幕和屏幕上,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影视剧的创作质量和发展水平,也是我国影视剧创作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多彩的首要任务。
三、影视剧题材创新的途径
借助非虚构“求真”的理念,影视剧题材创新的途径首先可表现为针对受众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调查受众喜欢的或希望看到的影视剧题材类型。根据调查,对受众喜欢的题材类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与现有题材类型的对照,提炼出受众既有强烈的观赏需求,又在现有的影视剧创作中未出现的题材类型。影视剧题材创新的途径其次表现为视角创新。通过在原有影视剧题材基础上挖掘新的切入视角、观点思想的方法,实现题材创新。影视剧题材创新的途径还可以表现为素材积累与转化。在生活中发现新素材,或在旧素材中挖掘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实现素材的积累。对各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融合改造,实现素材向题材的转化,进而实现题材创新。
四、影视剧题材创新的方法
以上述影视剧题材创新途径为依托,运用非虚构理念,探究各个途径上实现题材创新的具体方法。
(一)“沉浸”式素材积累
1.非虚构写作中“沉浸”的含义
“沉浸”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沉入其中,浸濡自身”。具体涉及沉浸的主体、沉浸的对象和沉浸的方式方法及沉浸的效果。非虚构写作中“沉浸”指的是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对写作对象即写作客体的沉浸,这种沉浸贯穿写作活动全过程,包括素材的积累、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构建、写作的运思、写作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非虚构写作中的“沉浸”首先表现为通过对即将记录的现实生活的沉浸,实现“沉浸”式素材积累。即通过沉入、融入现实生活,敏锐感知、多元化地体验生活,运用独特感悟力领会生活,进而挖掘素材,提炼素材,并将其转化为题材。
2.“沉浸”式素材积累的方法
(1)观察—感知—认识—反映
非虚构写作要求写作主体面向生活、沉入生活。如何沉入生活,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成为“沉浸”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非虚构写作倡导的是一种“追求真实”的艺术写作理念,“沉浸”式素材积累的过程对非虚构写作“求真”理念的贯彻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方法过程。
首先,写作主体要真正走入生活,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去听、去看、去触摸。其次,要求写作主体在对生活观察的基础上,感知生活,认识生活。基于此,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对生活进行关照,将其反映到自己的意识中来,形成对生活的领悟与洞察。即不仅仅作为生活的观察者,而且要切实将生活作为客体加以理性或审美的审视和关照。现就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师辛西娅·戈尼作为一位资深记者,她提到,她在进行写作时,会通过“呼吸他们的空气;在周围闲逛,静静地观察;了解他们特有的工作节奏;学习他们的词;阅读他们的文献”等方式实现其对报道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辛西娅·戈尼为非虚构写作的“沉浸”提供了更为具象直观的方法。非虚构代表作家梁鸿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写《出梁庄记》的时候,要到全国去寻访梁庄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跟他们一起生活,同吃同住。采访中,我看到这些同乡生活内部特别深的地方,他们生活的艰辛、沉重和复杂,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可见越是面向生活、沉入生活,所获得的体验和认识越为真切和深刻。
(2)情感倾注—情感体验—变成客体
为了真实地记录与展现现实生活,写作主体在关照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将注意力集中倾注于那些激发了写作主体情感、带给写作主体独特感受的现实生活。并将自身的情感倾注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情感体验,把自己变成生活中的一分子,与生活中的个体同吃、同住,共同生活,敞开心扉地交谈,毫无顾忌地互动,放松身心,在生活中进行多元化的情感体验,甚至可以将自己变成写作客体,而不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和视角来审视写作客体。只有将自己变成客体,才能洞察真实,了解真相,真正做到沉入生活,浸濡自身。“沉浸”于生活,进行素材积累,有利于充分地审视生活,提炼素材,挖掘主题,实现对同一素材多维度、多角度的积累,让素材变得丰富起来。
(二)“重构叙事”实现素材向题材的转化
1.“重构叙事”的含义、实施阶段与实施策略
重构叙事顾名思义即重新构建叙事结构,梳理叙事脉络。现实生活中,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规律和脉络线索,通过自身的发展变化,展现事件或事物自身的本质与特性。写作主体以生活为素材进行叙事的过程中,既可以按照生活原有的逻辑脉络,展开对事件的叙事,也可以根据写作主题,组织生活素材,搭建故事结构,打破事件自身发展脉络,重新搭建叙事结构。
写作一般包括“感知—运思—行文”三个阶段,重构叙事一般发生于写作运思阶段。写作运思是由对文章架构、主旨的整体思考,推向文章局部段落细节思考的过程。叙事脉络的形成是写作运思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谋篇布局过程中不断推敲,反复斟酌,重新组织,多次构建叙事结构是运思阶段的重要内容。因此,重构叙事一般总是发生在写作的运思阶段。此外,重构叙事也有可能发生在写作的行文阶段,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塑造的人物角色自身性格发展的逻辑使然,打破了固有的人物设计,进而需要写作主体针对人物角色的变化调整原有的情节结构和故事内容也是常有的事,这是写作主客体双向建构关系在写作中的表现。
由于非虚构写作注重对生活素材做沉浸、体验式的挖掘,从而彰显自身“求真”的创作理念,在非虚构写作中重构叙事除了发生在写作运思和行文阶段外,在写作的感知阶段也有发生的可能。写作主体往往在前期观察生活、接触写作对象的过程中,对预想的叙事逻辑进行调整与修正。由于一些突发的状况或不可回避的主客观原因,写作主体最初构想的活动可能并未如期展开,或者写作对象并未参与相关活动,这会对写作主体的观察感知带来阻碍,故事并不一定按照事先预想的叙事逻辑呈现。写作主体不得不调整预想的叙事思路,重构过去事件。也有可能在观察生活和接触对象的过程中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出现了原本不可能出现的人物,带给写作主体意想不到的闪光之处,写作主体心甘情愿调整观察视角,重设创作主旨,重新搭建叙事逻辑。
2.“重构叙事”引发素材向题材转化的机制
素材是未经加工过的现实生活本身,它是客观存在的。题材是经过写作主体加工过的现实生活,是渗透着写作主体主观意识的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素材。素材向题材转化的关键在于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素材进行加工、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突出主题。重构叙事是对叙述时序的重新建构,其要求写作主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素材向题材转化与重构叙事的关键点是一致的。发生在写作感知阶段的重构叙事通过对生活素材的观察、感受、想象、分析、剪裁、加工,取舍与调整,使创作主体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发素材向题材的转化。
(三)“微视角”与影视剧题材创新
1.非虚构写作中“微视角”的含义
非虚构写作中的“微视角”首先表现为写作主体身份的平民化倾向,不仅职业作家、专业写手成为写作主体,即便普通百姓、平民大众,只要对经历的生活有表达的需求和愿望,依然可以在真观察、真感受的基础上进行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中的“微视角”其次表现为视角内容的微观性,即非虚构作品固然可以表现历史事件、记录时代生活、呈现宏观巨制,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抒写个人,书写身边人、身边事的非虚构作品以其贴近性、感染性、共鸣性力透纸背,直击人心,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彭见明的非虚构作品《寒门之暖》写的就是自己家族五代人之间的平凡而真实的亲情故事。彭见明自己说“我写的这些故事,全部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是对我们这个五世同堂的家族的真实还原”。如果说彭见明因其小说《那山那人那狗》而闻名,成就了自己知名作家的身份,那么,像《赤沙河去,市井味浓》《猫的花甲粉》《东门烤冷面老戴的手抓饼车》等作品均为广东财经大学学生所创作,他们通过一篇篇非虚构作品展现城市之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普通商户的生活变化和情感、情绪的波动。
2.“微视角”引发影视剧题材创新的原因
如前所述,影视剧题材创新的途径其二表现为视角创新、素材的积累与转化,通过在生活中发现新素材,对各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融合改造实现题材的创新。通过在原有影视剧题材的基础上挖掘新的切入视角、观点思想的方法,实现题材的创新。非虚构写作中写作主体身份小众化、自由化,必然带来写作主体身份的多样化,写作主体能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生活中关注、采撷其所熟知、感兴趣的素材,实现对写作素材多样化的积累。写作主体身份的多样化有利于开辟题材挖掘的新的切入角度,能够增加审视原有题材的新的维度和观点,进而扩展同一题材类型的审视视角,丰富题材内容,实现影视剧题材的创新。
(四)将非虚构写作中有关采访的基本要求应用于影视剧题材创新途径——“针对受众的调研”中去
1.非虚构写作中有关采访的基本要求
非虚构写作中的采访是获得第一手创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非虚构写作中的采访与新闻采访虽然在外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采访内容与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体现在非虚构写作中有关采访的基本要求上。
(1)采访的形式因采访内容而定
写作内容如果涉及人物活动的具体细节,人物的情绪、态度、思绪的变化,写作主体可以采用观察式采访。即写作主体跟随着采访对象,通过参与采访对象参加的活动、所做的事情,并不时地加以适当询问、建议等方式,进而达到观察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行为模式、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的目的,以此来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这种观察行为在无形中起到了采访的作用,写作主体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大容量等特点,有时候甚至能带给写作主体意想不到的惊喜。当写作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或技术信息时,观察式采访往往不能获得实质性的内容。这就要采用传统的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一对一询问或访问形式的采访了。这样便于采访对象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具体信息,避免外在环境嘈杂、采访对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因素造成信息失真。
(2)采访前与采访对象充分沟通,让采访对象了解采访规则
首先,应该让采访对象明确叙事报道采访的目标,即要求真实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采访对象承担着和采访者共同创作故事的责任。因此,要求采访对象避免概括性叙事,避免空洞笼统、抽象地表达观点和发表见解,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细节的支撑和画面感的表述。其次,对于采访中内容的公开程度、公开范围,采访者针对采访内容衍生的权利,以及内容的标引出处等事宜,采访者应提前与采访对象沟通、协商,达成一致,便于后续写作的顺利展开。
(3)采访环境的选择及对采访对象的态度
叙事性报道或写作中的采访需要真实的细节和画面感强的内容做支撑,涉及的信息量较大,更有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或者是采访对象难以启齿、不愿表达的内容。如何才能够让采访者充分地表达,毫无顾忌地表达,采访环境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采访者应该选择那些采访对象较为熟悉的环境、与采访内容有关联的环境。如果内容涉及采访者的个人生活,那么,采访地点最好选在采访对象的家里。如果采访内容涉及公共事务,采访地点可选在采访对象的工作单位,或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约定好的场合进行,这样更便于采访对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而不至于因为采访环境的陌生产生畏惧和疏离感。
除了采访环境的选择是影响采访对象充分表达的重要因素之外,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也将是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对待采访对象要做到谦卑有礼、态度温和,适当地给予采访对象适度的赞美或夸奖。在倾听采访对象表达时,认真聆听,不时回应,表现出对内容的极大兴趣,遇到不懂之处,虚心求教。如果采访对象对谈及到的某些内容有所顾忌,不愿过多谈及的话,采访者可以将自己真实记录、还原事实、重构叙事的决心和信心传递给采访对象,以自己的真诚和追求真实的创作态度打动对方,进而使其消除顾虑,敞开心扉。
2.非虚构写作中有关采访的基本要求运用于“调研”的可行性及价值
“针对受众的调研”是影视剧题材创新的重要途径。受众的审美需求是来自生活的,是多元的、动态的。通过调研,了解受众喜欢看的影视剧题材类型,有利于充分挖掘影视剧新的题材类型,实现题材创新。在调研中,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访问调研,都离不开对调研对象的采访。采访本身是为了获得真实的、第一手的材料,为影视剧创作积累素材。因此非虚构写作中的采访与影视剧题材创新途径之一的调研中的采访都以“追求真实”的理念为指导,二者具有理念上的统一性。其次,“针对受众的调研”中的调研形式既包括观察式,也包括沉浸体验式,还包括采访式等,而非虚构写作中的采访也包括上述形式。因此,非虚构写作中的采访和影视剧题材创新“针对受众的调研”中的采访在形式上具有统一性。内在理念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决定了将非虚构写作的采访运用于影视剧题材创新途径之“针对受众的调研”中是具有可行性的。
将非虚构写作中有关采访的基本要求应用于“针对受众的调研”中去有利于提高采访效率,提升采访质量,有利于在充分获得受众的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发挥受众在影视剧题材创新中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能动性,有利于了解受众多元、动态的审美需求,直接感知受众对影视剧题材类型的需求,实现在生活中捕捉影视剧新题材的目的。
五、“非虚构写作”理念下影视剧题材创新的意义
题材是影视剧表现的生活所属的性质和范围,也是作品的基本内容。影视剧题材创新首先表现为挖掘前人从未写过的题材;其次,表现为在已有题材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视角审视和关照;再次表现为素材的积累与转化等。在非虚构写作“求真”理念的指导下,非虚构写作中“沉浸式报道”“面对采访对象”“重构叙事”等创作要求为影视剧题材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带来了启示,是影视剧题材创新有效的切入点。
题材创新是我国影视剧创作规范化、精品化的基础,是繁荣我国影视文化的必要手段。针对影视剧创作中存在着的题材窄化、雷同化等问题,创新影视剧的题材将从根本上决定影视剧的质量和受欢迎程度,是繁荣影视剧创作的首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