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影摄制跨域协同制作技术要求

2020-11-14

现代电影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样片调色音频

张 雪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6)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环节开始使用网络进行跨域协同,在项目筹备初期可通过相关平台发布项目需求,寻找来自全球的制作资源,实现任务分包和团队管理;通过远程在线审看工具,审看人员或制作艺术家可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查看和修改云盘中存储的文件,即时监督和审核项目进展情况;部分协同制作工具整合了即时通信等功能,帮助用户方便地进行跨域协作沟通;部分协同制作平台与渲染农场服务对接,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完成耗时、耗资源的特效渲染环节的工作任务。

1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在制作项目开始之初,镜头素材将被调入协同工具中,并引入计划时间,用于给不同组、不同艺术家分配任务,布置任务要求。制作项目相关人员可从更详细的角度看到镜头的每个环节的分配细节和所有任务的执行情况。

拍摄前,由于摄影机、编码和色彩空间的选择会影响后期制作的多个阶段,因此在前期决策时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至关重要,包括摄影总监、DIT、调色师和视效制作团队。

根据项目成本、存储空间、是否需要大量调色及视效工作、剪辑硬件情况,可选择H.264、DNx-HD和ProRes。使用Log格式记录视频的优势是保留比 “标准”(非Log格式)视频更多的颜色信息,尤其是在高光和阴影处。Log片段为改变色级提供了更多空间,因此调色师更倾向于使用Log格式工作。若使用高品质编解码器记录Log片段,将会获得更大的颜色校正范围和灵活度、更大程度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细节等,而不需要额外的处理能力。但用Log格式记录会增加工作流的复杂性,必须为视频片段找到正确的LUT,同时还需要在整个后期制作流程中妥善管理这些LUT。Raw格式记录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高端摄影机 (以及部分低端摄影机)都提供记录Raw格式的功能。Raw格式能够提供更大的动态范围;如果录制视频时存在极大色偏,后期则可以很容易地校正色偏。但Raw格式文件尺寸和处理需求较大,需要更多的存储卡、硬盘和拷贝时间,查看、编辑或转码时也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除ARRI、RED、DRAGON等摄影机定义的色彩空间外,电视节目与网络使用的大多数视频交付格式仍然是Rec.709颜色空间,DCI-P3常用于数字影院,Rec.2020专门用于新出现的HDR格式和未来校正。如果制作项目最终要在影院上映,或者该项目会持续多年,且可能使用到尚且未知的技术放映,则可使用ACES流程。

2 拍摄现场

拍摄完成后,第一步便是将存储卡或SSD在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备份,DIT或摄影师使用专业软件,利用数字指纹校验和 (Checksum)确保备份硬盘上的文件与存储卡上的文件完全相同。其后在进行RAW视频转码时,可先对当天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并妥善命名,以方便后续剪辑工作。多数剪辑师会按照字母顺序排列视频片段,因此通常文件命名会遵循 “镜头名称+序号+详细描述”的格式,例如Green-River-Kayaking-001-unloading.mov,Green-River-Kayaking-002-launching.mov。好的文件命名规则描述了数字媒体文件包含的内容以及它与其他文件的关系,如创建日期、项目名称和各种技术细节,例如20181004-wfg-filenaming-cam A-01-001-4k30.mov,给出了拍摄日期、项目ID、场景名称、源摄像机、镜与次编号以及录制格式。

DIT或样片团队同时还需同步音频和视频,可通过场记板、时间码和临时音频这三种方法保证音视频匹配。

元数据与视频和音频本身分开,对后期制作的其他过程非常有价值。快门速度、镜头信息、日期、时间、时码等镜头信息在做CGI时十分有用,部分元数据需单独记录,包括拍摄、场景、拍摄信息、拍摄中出现的演员及导演对该片的评论。

由于摄影机和编码的不同,直接从摄影机中导出的文件通常不太适合剪辑,因此在查看这些样片之前,需对其进行转码。有时DIT需要将文件转换成多种格式,一种供制片人/导演查看,另一种供剪辑使用。

剪辑师可能会要求特定的编码。Avid公司的DNx HR和Apple公司的ProRes在剪辑过程中较为常用。DNx 115编码虽然较老,但非常受欢迎。但使用Final Cut Pro的剪辑师可能会要求一个Pro-Res编码,Pro Res编码常用于广播电视中,而DNx HR编码在电影中更为常用。DIT还会生成一套独立样片,供制片人在H.264编码中查看,这些都很容易在任何设备上播放。部分协同工具可自动生成样片,这种情况下则无需为制片人制作单独的样片。完成后,现场拍摄团队可每天向审看团队和剪辑团队发送样片。

如果剪辑团队就在附近,最简单的办法是用硬盘寄送;如果剪辑团队不在附近,文件往往通过云服务发送。由于通常剪辑团队不会出席面对面的样片审看环节,因此许多审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及时传递给剪辑团队。此时可使用审看软件或在线协同平台,审看人员将反馈信息配合时码体现在素材文件中,供剪辑团队参考。在艺术家完成制作后,每日样片的审看单将在工具中生成,并被自动推送到数字化审看工具中,协调和管理人员随后可在系统中进行审看,并加入笔记和批注。管理人员还可对镜头中的元素进行核准或否决。

主流通用的协同审看工具或平台支持上传所有文件类型,Final Cut Pro、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Vimeo、Avid Media Composer导出的视频可直接上传至协同审看工具,工具会将上传文件转码为HTML5视频格式,以便于在网页端播放,同时也会存储原始文件以供下载。制作方把视频上传后,审阅方可以进行视频的在线播放、逐帧逐秒的细节查看,对不满意的地方还可以进行标注、截图、发送意见反馈等。这些审核的内容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实时发送给制作方,提高双方协同工作效率。在线审片环节,部分工具支持多个交付版本并存,审核方能选择任意两个版本进行同时间轴播放与对比审核。

完成样片审看后,客户传输组将对样片和其中的元素进行重新命名,并传递给客户。所有通过审看的剪定片段都将会在系统中发布,以提高艺术家对作品理解的连贯性,便于统一制作风格。

3 剪辑

通过硬盘或网络传输拿到样片后,助理剪辑师便开始做准备工作,确保全部文件都按照预期到达、声音与元数据已正确同步,其后则将文件上传至共享存储。

共享存储允许团队中每个人连接到一个单独数据服务器,该服务器会将所有人的文件都存在统一位置。可根据团队规模和项目预算来决定共享存储的各个技术指标,包括传输速度、并发连接数、存储容量及可靠性。

从摄影机中直接读取的文件不适用于剪辑工作,因此通常要在剪辑工作开始时将这些文件转换为适用于剪辑的编码格式,如果使用的是高度压缩、高比特率的编码,或是以Log格式录制的视频,离线剪辑可以让剪辑工作在低端硬件上更有效率。生成代理文件时,务必避免使用帧间编码 (如H.264)剪辑,确保剪辑编码仅使用空间压缩 (如DNx HD或Pro Res)。

其后便使用代理文件进入正式剪辑阶段,定剪后将重链到高质量的文件以替换低质量的剪辑编码,并对剪辑软件中的音轨在创建AAF/OMF文件前进行标记和整理。目前业内主流的剪辑软件Avid、Premiere、FCP X、Resolve均可实现协同剪辑。

4 套底

定剪后进入套底环节,即将项目从剪辑师使用的格式转换为音效、调色和母版制作团队可以在其软件中使用的格式的过程。套底时可能会出现数据整理错误,特别是元数据错误,因此务必要跟踪元数据。

套底的第一步是在整个项目处于锁定状态时导出参考视频,由于之后将要进行大量文件移动、调换和交换工作,参考视频可用于后续检查,以确保所有内容都已正确传输。其后则需将定剪后的代理文件重新链回摄像机文件,如果声音与视频是分开记录的,还需要将音频重新链接到录音师的原始文件。创建供剪辑师使用的代理文件时,需要将摄像机文件和音频文件进行合并,因此时间轴上的每个最终版剪辑文件必须与两份不同的原始源文件匹配,一份文件来自摄像机,另一份来自录音机。

目前并不存在开箱即用的不同软件工具之间交换剪辑时间轴的通用格式,从NLE导出时间轴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1)EDL(编辑决策表)是用于交换时间轴的最古老、最简单的格式,其优点在于几乎每个软件都可以读写EDL,缺点是过于简化,不能同时容纳两个视频轨道,而大多数剪辑师在剪辑时需要至少六个轨道。

(2)XML格式更为灵活,因此XML文件中可包含比EDL文件中更多的数据,但这会产生另一个潜在的问题:由于XML非常灵活,不同工具可以不同方式创建XML文件,因此不能保证从一个软件导出的XML可在另一个软件中使用。一些公司已经创建了自己的规范,以便标准化XML的编写方式 (例如Apple的fcpxml),但尚未被普遍采用。一些独立的第三方开发商已经创建了有助于在不同工具之间转换项目的工具,其中一些效果不错,但仍然稍显杂乱。

(3)AAF格式类似于XML,但有一个管理机构用来规范信息在文件中的存储方式。尽管如此,并非所有AAF都与不同系统交叉兼容。AAF可承载视频和音频信息,但在音频文件的发送过程中更为常见。

无论是使用XML还是AAF,都需要在开始后期制作前对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和测试,以确保项目可以在所使用的工具之间准确传输。

(4)最后一种方法是将整部影片导出为单个视频文件。文件发送给调色师,然后调色师必须将其重新剪成一个个片段以便调色。如果使用此方法将影片发送给其他团队,则必须在此步骤之前重新链接到摄像机文件,否则将会发送低质量文件。此外,务必要了解源素材的编码、颜色空间和位深,以确保在导出期间不会丢失颜色信息。导出视频的所有规格必须等于或优于源素材。Premiere Pro中有一个名为Smart Render的工具可直接从源文件复制数据到导出文件中,保持颜色信息不变。

如果摄像机文件采用RAW格式,在导出RAW文件时就会损失部分信息,从而妨碍调色师访问原始信息,因此不建议使用上述方法。

5 视效制作

对于将实景真人与CG元素相结合的镜头或片段,剪辑团队负责选择需要进行VFX制作的镜头,并在VFX团队开始工作前提供给他们。通常剪辑团队的人 (可能是助理剪辑师或视效剪辑师)将在NLE中创建一个临时粗略版本的镜头,以便剪辑师可以在给VXF团队发送镜头前确保镜头表现合格,或者确保用于整合特效的背景是最佳版本。

一旦剪辑师确认了镜头在片段中的位置,视效剪辑师 (或助理剪辑师)便会开始准备文件。视效剪辑师将识别与要处理的镜头相对应的原始摄像机文件,因为VFX团队需要使用全分辨率素材,以确保最高质量。视效剪辑师可提供整个原始源文件(可能比实际使用所需部分长得多),也可以导出较小的子片段。如果发送子片段,需确保包含富裕帧并使用正确的母片编码。也可以发送粗剪场次的副本,以便VFX团队了解他们正在处理的镜头所处的上下文语境。

正确的文件命名和元数据管理对于这一过程至关重要,以便跟踪已发送的所有内容和它们在序列中的确切位置。视效剪辑师和视效团队会各自使用详细列表和电子表格来跟踪每个镜头在整个制作进程中的状态。

VFX镜头完成后,VFX团队会将完成的镜头版本渲染为高质量的母片编码或未压缩格式,并将其发送回剪辑团队。然后视效剪辑师将创建一个跟非视效镜头相同编码的代理用于后续剪辑,并将其放回序列中以确保其生效。VFX团队发送的文件被视为新的摄像机原始文件,应该将其备份并与其他摄像机文件一起存储,以便在将剪辑序列链接回这些文件时可以迅速定位。

不同视效公司之间在协作前需根据各自内部的制作流程与使用工具进行沟通协调,保证素材交换时文件格式可用。外部协作时,最重要的是总控人或总控团队,主要在于确认整个影片项目的风格与连贯性,密切联系各个公司。部分公司设有IO部门,即与上下游公司进行衔接与沟通,拿到素材后转为内部制作使用格式,移交至各相应制作部门,制作完成后,再根据对接公司的要求转为交付格式,经检查无误,最终提交。目前大部分制作公司在项目进行时会使用自己的内部流程,而少数上下游客户会要求制作公司使用规定的流程工具、上传格式和位置,包括素材的层次结构。除素材的制作效果外,总控人或总控团队还需要把握项目进度,并依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6 调色

在图像可以锁定编辑、套底后,最终剪辑序列的EDL、XML或AAF数据将与原始拍摄文件一起发送给调色师。

颜色校正的第一步是确保单个序列中所有镜头在视觉上协调,通常也称为镜头匹配。拍摄时即使在每个场景中使用相同的摄影机、镜头和灯光,通常也不可能在所有镜头中都有完全统一的颜色。调色师首先需要平衡影片的视觉属性,逐个镜头地创建一个无缝的颜色基线,消除拍摄、场地和相机之间的视觉差异,最终有助于保持故事的连续性。颜色校正的基线完成,调色师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制作电影的艺术颜色呈现,即调色。一旦调色师完成了镜头匹配并完善了每个场景的颜色呈现,项目就会转移给完片艺术家 (有时称为完片剪辑师或在线剪辑师)。完片艺术家技能全面,可以做剪辑、调色和视觉特效制作的一些事情。After Effects是常见的完片制作工具,因为它价格低廉但功能广泛;Davinci Resolve是另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随着额外的集成,现在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完片工具以及调色应用程序。在高端项目中,Avid Symphony、Autodesk Flame/Lustre和Assimilate Scratch都是常见的完片工具选择。这些工具比After Effects和Resolve更昂贵,但在功能上更胜一筹。

多名调色师同时处理时间轴时,Resolve可在镜头水平锁色。多用户同时进行一个项目的情况下,调色师处理一个镜头时,只锁定那一个镜头,周围的其他镜头未锁定。其他用户不能同时处理此镜头,但可操作该镜头前后的镜头。由于多人共同工作容易造成镜头颜色等级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共享工作流程调色更加适用于习惯协作并制定了明确项目分工的团队。

7 声音

大多数项目需要有OMF/AAF、视频导出的Quicktime文件、所需规格和可交付成果的清单。如果有多个麦克风选项,则需要音频制作报告,但并不强制,视具体项目而定。以Pro Tools 11及更高版本为例,首选视频编解码器为DNx HD、Apple ProRes 422 (包 括 HQ、LT、Proxy)、DV25、DV50、H.264。720p和1080p分辨率对于音频后期工作已经足够,能够节省处理音频所需资源。1080p可为音效师提供足够细节,而较小的文件将加快导出及上传/下载的速度。

声音制作完成后,根据项目的性质,后期音频团队需要交付不同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后的混音;有时也需要对白、画外音、音乐、音效等分轨文件,有利于版本转换。

交付文件需符合播放终端等音频规格,确保多个程序之间响度一致,最关注的两个测量值分别为全片的平均响度和最大响度电平,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音频问题 (削波、数字爆破声等)。电影没有统一的响度标准,理想情况下,电影是在精确校准的房间进行混音,凭听觉调节响度。只要电影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混音,便可以自由地使用数字音频所能提供的全部动态范围。同时需提前规划影片将在哪种平台播放,从而选择相应的声音系统。

8 交付

交付是在整个制作流程的最后阶段,即整合所有媒体文件,并根据网页、广播电视、影院以及移动终端等不同的媒介的特点对其进行优化。文件交付规范通常在 “可交付成果”文档中进行说明,高级的交付规范还包括:体现精准命名规则的媒体文件、详细的音频通道映射、已嵌入的元数据以及各种媒体文件。最后,可以采用传统FTP、基于Web的传输服务、P2P应用程序或专用的加速工具实现文件在不同地点之间的传输。

制作高质量最终可交付成果文件的关键是从最高质量的原始文件创建最终的交付成果,可从非线性编辑工程文件中导出。

将音频工作迁移到以音频为中心的非线性剪辑工具上,也称为数字音频工作站 (DAW)。迁移通常采用AAF文件形式,然后在DAW中处理音频,之后导回到NLE,接着将音频和视频文件结合/导出到母片中。由于音频占用的存储空间远远少于其对应的视频,因此多数情况下会将音频转换为48k Hz或更高的16位或24位WAV或AIFF文件。

其后则是制作字幕、质量控制、打包导出。

9 审看

在上述制作流程中,每日样片、剪辑文件、视效制作文件、调色文件、声音文件在制作过程中均需频繁发送至导演、制片人、相关的协作艺术家进行审看,在跨域协同制作的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使用协同服务平台来集合所有创作者、合作者和观众。在这种平台上,视频创作者可以在同一个位置上共享内容,同时有条理地接收合作者们反馈信息。

当剪辑样片准备提交审看时,相关人员会压缩、渲染时间线,然后上传文件,之后审看者会自动收到通知。每个审看者 (导演、客户、制片人等)从网页浏览器或者手机上直接查看正在进行的工作,并且发回附有时码标记的意见注释。这些注释可以下载到非线编软件中,以便剪辑师对应注释进行修改。

10 结语

随着电影拍摄制作技术持续创新,制作规模和技术品质要求显著提升,网络化、协作化、分布式、精细化、专业化、融合化趋势愈加显现,基于云计算平台和高速互联网构建电影分布式远程跨域协同制作服务平台成为必然要求。在摄制过程中根据协作者或上下游环节的技术需求选择适合的交互格式,规范文件名称和版本控制,帮助每个环节的艺术家们及时更新、还原文件版本,才能不断提高协作效率,真正享受电影制作全球化的红利。

猜你喜欢

样片调色音频
On Doors
Egdon Heath (Extract from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一种新型示温漆标准样片标定方法研究
Beethoven’s Centenary1 (Extract)
4K制作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后期调色技术研究
影视调色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性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色师?
解码调色师
向手机精美“样片”宣战
花开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