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写实镜头下的拳击艺术
2020-11-14曲淑群
曲淑群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千锤百炼》是由张侨勇执导,中国与加拿大合作拍摄,于2012年正式上映的生活纪录片,完全以真实事件为素材,从各个方面对环境、人物、事件进行立体的展现。该片以拳击为主题,以写实的记录方式、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精准灵活的拍摄方法于2012年获得第49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没有完美的角色设定,没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布局,没有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这就是《千锤百炼》,它就是以最真实的姿态剖析最赤裸的现象,鲜活着展现给每一位观众,这也是其弥足珍贵之处。而这部纪录片想要传递给群众的不仅仅是拳击这项搏击运动,其更深层次表达的关于拳击精神的诠释、拳击发展中面临的难题等内容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一、拳击征途:“千锤百炼出深山”
《千锤百炼》讲述的是在中国四川省会理县,职业拳击运动员齐漠祥选拔、训练、培养缪云飞、何宗礼等一批批新生的拳击手的故事。在封闭的大山里,崎岖的山路一弯又一弯,绵延的青山一重又一重,代代大山的子民在世代继承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早出晚归。大山馈赠给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夺走了他们的生活。漏雨的屋顶、生锈的铁罐、没有燃尽的烟卷……特写镜头下完整呈现出一幕一幕真实的生活剪影,这也为其后的人物对命运的选择埋下了伏笔。人们日复一日耕作着,仅以解决温饱的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砺着大山的子民。老人们佝偻着背,呼出长长的叹息,孩子们大大的眼睛闪着光亮,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就在这样的生活里,拳击戴着神秘的面纱走进了他们的世界。齐漠祥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拳击手,在他退役后,他选择了留在家乡,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故乡的孩子们带来光明与未来的希望。他在这里无偿训练,没有工资,没有犒赏,甚至一直耽搁着自己的婚姻,让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拳击。
“好好练,能进省队,你就是国家正式的运动员了,你就是国家的人了,要不然的话你不好好练,以后回家种烤烟,你就是属于你妈妈的人了。”这句没有任何剧本设计的台词,简单质朴却直击心脏。对于深山里的孩子们来说,拳击是他们未来的出路,是指引他们走出深山的明灯。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镜头刻画:母亲用粗糙的手掌擦拭着布满皱纹的脸,她躲在门外哭泣。她的眼睛闪着泪光却无比坚定,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你像我们这样谋生活,不管我们在家再苦再累都希望你们有点出息,今后给我们的脸上带来点光彩,我们就是最大的喜欢,最大的高兴了。”一字一句说在孩子的心里,也说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她是最平凡的母亲,也是最高尚的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去,她受尽了生活的苦,所以更想让孩子尝尽生活的甜。“雄起!”“雄起!”在县里举行的拳击赛中,纯朴的人们紧密地围成一圈,给予拳击手们最响亮的掌声、最饱满的热情和最有力的鼓励。在这里,拳击是极受欢迎的,一副副年轻的面孔,他们背负的是自己沉甸甸的梦想与大山的希望。在拳击教练鼓励学员们去省队接受更深、更精的训练时,他这样说:“你们就相当于一坨泥巴,我就是一个泥瓦匠,在这里揉,揉完给你们做一个胚子,我现在送你们去烧,作画,就像一个瓷瓶。”在一次比赛失利后,齐漠祥这样对灰心的学员说:“我很相信我的眼睛。”没有过多的安慰,却是最有力的肯定。所有孩子们的未来都是未知的,他们可以选择做建筑工人,可以选择继续耕作,可以选择做一名拳击运动员或职业拳击手,拳击不能垄断他们的未来,但拳击为他们意志力、忍耐力、抗压力、毅力等多方面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底,拳击将成为他们优质的启蒙。大山一重又一重,但是大山的儿女的意志却比山高、比天阔,拳击是他们走出大山的指明灯,也是他们赋予自己最光荣的勋章。
二、拳击意志:“这不是野蛮人的运动,它是一门艺术”
在纪录片中,并没有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而是对拳击发展现状最真实的记录:中国职业拳击手、本片故事的主角齐漠祥并没有战胜日本选手获得金腰带;齐漠祥最得意的两个弟子缪云飞与何宗礼,他们一个选择放弃拳击,去建筑工地当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另一个选择坚持拳击,却对未来感到无比的迷茫,最终成为拳击助练……这样的结局引发了每一位观众对拳击未来发展的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拳击?拳击为运动员带来了什么?拳击在中国发展的路子要怎么走?拳击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我看来,矫正群众对拳击的刻板印象,抛弃对拳击运动传统的旧的观念,这是发展拳击的关键的一步。想要突破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弘扬拳击自身的格斗精神与拳击意志;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拳击的普及引导等思想工作。
《千锤百炼》之所以能够走进观众的心里,成功的因素不仅在于构思、取材、拍摄等方面,人物语言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在该纪录片中,代表人物的代表性句子更是可以引发观众的深思:“开动机器,你要让自己活起来,就跟打拳一样要让自己活!”“这不是野蛮人的运动,它是一门艺术。”……训练拳击很苦,要承担很多伤痛,但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下获得的成长才会更有含金量。不论训练多累多苦,不论受了多严重的伤,不论挨了多重的打击,一名合格的拳击手必须学会掩饰、学会忍耐、学会绝地反击。“如果你肯下力学拳击,那你今后的路子太宽了。”齐漠祥拍着学员的肩膀这样讲道,这并不是说明拳击运动就业面广,而是拳击可以把人锻造成社会的可用之材。只有真正悟到学习拳击背后所锻炼的意志力,才能真正地学好拳击。拳击要锻炼的是一个人的毅力,一种精神,是一种艺术。这只有把拳击的擂台当作“舞台”,而不是“断头台”,才能真正地去享受拳击。同时拳击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同样体现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国老百姓对拳击的认识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要忍让,与人为善,要和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和善友好的精神追求已经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但是,群众必须明确一点:拳击运动并不等于不和善、不友好。拳击运动属于搏击类运动,追溯其历史,早在古希腊、古罗马就已经有很多关于拳击的记载,拳击又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拳击不只是身体的强度与蛮力较量,它是心理、体能、技能多方面的比拼。因此大众对于拳击运动的认识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最表层的认知,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群众更清楚深刻地认识拳击。同时伴随着拳击的比赛形式、规则标准的不断完善发展,拳击运动也越来越符合当代世界体育运动的标准,在国际国内相关人士的不断努力下,也将拳击这一运动项目更好地推向世界。如若在此发展基础上,世界各地相关工作者共同携起手来,继续探索、继续创新,我相信拳击运动的发展前景也将是一片大好。
拳击发展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但其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千锤百炼》无疑是一部较为成功的以拳击为主题的纪录片,除去对拳击相关的真实呈现,在我看来,纪录片想要更深层次折射出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更仔细去思考的,这将会是一个具有无限答案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