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视听角度分析韩剧的跨文化传播影响

2020-11-14

声屏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韩剧跨文化韩国

跨文化传播,指的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文化人类学者霍尔(Hall)于1959年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在韩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视听传播渠道起到决定性作用。1993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剧《嫉妒》一经播出就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关注,直到如今,韩剧在中国市场久经不衰。

韩剧的跨文化传播模式

韩国的电视剧在生产之初就已经进入全方位的准备中,韩剧的传播模式包括以下几点:1.筹备阶段;2.制作阶段;3.发行阶段;4.推广阶段;5.产品延伸阶段。

韩剧的筹备阶段。韩剧的筹备阶段是制作方高度重视的工作,电视剧筹备人员包括剧本的剧作家、编导、韩流发展局的工作人员、海外企划的专家。可以看出,韩剧在筹备之初就已经存在对外传播输出文化的特点,海外企划的专家以及韩流发展局的工作人员在筹备之初会结合这部剧的创作内容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一些预测,这些预测会直接影响韩剧的播出。

韩剧的制作阶段。韩国电视剧从“车祸”“重症”“亲兄妹”这样的低俗剧情到能代表韩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一个重大的转变,韩剧的制作团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韩剧的制作方式与美剧大同小异,几乎都是边拍边播。这样的模式下制作的电视剧有许多优势,在传播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在边拍边播模式中,制作团队可以根据观众的喜好和当下的热点及时进行更改,有利于拉近观众与剧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收视率。例如,《爱的迫降》这部剧的播出时间正值中国的春节,浪漫的韩式剧情满足了国人享受春节假期的愉快氛围,其中出现的中文、中国地址等也拉拢了不少中国观众的心。

韩剧的发行、推广阶段。韩剧的发行播出阶段也遵循着重头戏休息日、节假日播出的原则。另外由于韩国的气候原因,冬季播出的电视剧一般是全年制作精良、最值得期待的。韩剧大多由韩国的三大巨头电视台制作播出,他们会定期选择受众进行体验活动。例如,到热播电视剧的拍摄地开粉丝见面会,或者提供特定的参观等来支持韩流的海外推广。

韩剧的产品延伸阶段。产品植入是韩剧跨文化传播的具体体现之一。除了极具韩国潮流文化的服饰穿搭以外,韩国的彩妆、美容产品、保健产品都是韩剧热衷于选择的产品对象。以至于韩剧中的各类产品植入不仅能引起本国观众的疯抢,还能抢占海外市场。近几年,各种韩剧的拍摄地也成了韩剧的延伸产品。

韩剧跨文化传播的视听特点探究

剧情新颖。韩剧一般为16~20集,每集长度为70~90分钟。一集电视剧的时长约为一部电影的时长是韩剧制作难度的体现,也是韩剧之所以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从《W两个世界》这样的小说世界到现实世界的跨次元穿越,到《太阳的后裔》医生、军人特殊职业间的爱情,再到《请回答1988》普通韩国民众的20世纪90年代生活回顾,观众总能在韩剧的剧情中发现闪光点,即便是普通人的生活里都带着不一样的韩剧文化符号。在剧里观众能体会到每个角色的真实感受,似乎是观众的参与才成就了整部剧的走向。这正是韩剧的魅力所在。

画面清新唯美,拍摄剪辑高水准。现如今,似乎“韩式”这两个字就代表着清新唯美。从韩国电视剧的整体画面风格来看,大多都体现出了韩式的风格特点。韩剧拍摄的画面考究,从特写镜头到大全景的镜头衔接,几乎清一色采用高清镜头,从构图、景别、服装、灯光等诸多要素中,营造柔和、淡雅的和谐氛围。这种画面形成的符号是韩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直接体现。此外,韩剧不仅有画面的独特文化符号,还有制作的高水准。在韩剧《德鲁纳酒店》一剧中,象征着张满月生命的那棵树是制作团队耗时几个月,用水泥和枯树叶粘合而成的道具,在剧中即使是特写镜头也能保证树木栩栩如生的样态。

角色符号化,展示韩国特色。从《鬼怪》中的“鬼怪”“阴间使者”的cp组合延续到《李东旭想做Talk》节目中,演员孔侑、李东旭在剧外依旧拥有超高人气。作为知名的韩国“忠武路”,演员孔侑在剧内剧外都拥有超高的人气,在塑造各类角色的时候更是将角色进行了个人符号化的融合。这种符号化首先体现在演员的外在形象上,比如大长腿、单眼皮、高鼻梁、穿搭时尚等元素,都可以在韩剧演员的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这类感官享受是韩剧传播文化符号的主要特征。

这种符号化其次体现在韩剧演员自然、细节化的表演处理上。普遍而言,韩剧的特写镜头偏多,这对演员的演技是一种考验。韩剧以电影制作的标准进行拍摄,更能考验演员对于角色的精准把握。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韩国实力派演员成东镒、罗美兰等演员用无数神态动作等细节塑造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父母”,剧里的角色超越了国籍的界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观众似乎总能在韩剧里找到与自己相对应的那些真挚的亲情、友情、爱情。这是演员自身情感细腻的再现,也是韩剧演员精湛演技的呈现。

一大批韩国实力派演员的背后不可缺少的是韩国文化的符号意义,韩国演员细腻、精准的演技和角色塑造为韩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韩剧跨文化传播的具体影响

用韩语做文化符号,传播韩国文化。韩国长幼尊卑的身份观念十分强烈,即便对方只年长一岁也要恭敬地称对方为“哥哥”或者“姐姐”,并使用敬语进行表达。例如,韩剧中的“欧巴”“欧尼”等常见的身份韩语,由于简单且多次重复,潜移默化地对受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输出。除了礼仪关系、家庭伦理、社会道德这一类外,另一类是台词的轻松幽默,展现出韩剧搞笑、轻松的一面。韩剧中发音表达较为夸张的韩语如“卡几嘛”“大发”等,可以从发音和婉转多样的语调中窥见韩国人的幽默成分,于矛盾冲突的剧情中加入韩式幽默的台词,在剧情表达走向上不仅增砖添瓦,更能突出渴望以“圆满”解决收尾的韩国社会的普世价值。

衍生的文化产品推动韩国经济。众所周知,韩剧中的衍生文化产品众多,比如一些知名的韩国观光社就为《来自星星的你》《W两个世界》等多部热播作品专门设置过旅游路线,取得的经济收益可想而知。据韩国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在2018年韩国接待的1 534.7万人次的外国游客中,中国大陆游客约478.9万人次,占比达31.2%。韩剧的衍生文化产品不止有旅游,还有美妆产品。韩国贸易协会和化妆品行业的统计称,2016年1月至7月,中国进口韩国化妆品规模达3.71亿美元(约合2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剧增250.6%,韩国化妆品在华市场份额达22.1%,同比提高12.3个百分点,韩国仅次于法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国。这些数据的背后,有众多韩国电视剧的支撑。以韩剧《太阳的后裔》为例,剧中女主角姜暮烟使用的韩国化妆品兰芝的双色口红一经播出就畅销市场,在女性群体中几乎形成人手一只的局面。

成功塑造国家形象,实现文化经济的共赢。韩剧题材虽种类众多,但大多都以青春题材为主,在剧中展现优美的风景、前卫先进的生活设施、繁荣高端的城市环境,同时还恰如其分地营造出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形象。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韩国制造的三星、LG手机,剧中主人公看似不经意间使用手机的画面让众多韩剧迷有了消费的冲动。这是一种“使用与满足”的体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这一理论将受众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将其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韩国实现经济与文化共赢的前提是国家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韩国的文化输出与经济的共赢是不争的事实,以韩剧为代表的韩国文化正日益产生着影响,突破了国家经济和市场界限,同时打破了旧的阻碍以及文化传输的各种壁垒,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活安定美好、极具民族特色的国家形象,其中韩剧的跨文化传播功不可没。

猜你喜欢

韩剧跨文化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在韩国走马观花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感不感动
讨喜心型脸 像韩剧女主一样美!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