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政务短视频的传播监管问题研究
2020-11-14
政务短视频概述
狭义上的政务短视频概念是指将政务信息制作成短视频的形式。笔者研究的政务短视频指的是政府部门运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并发布的一种网络视频。该视频经过实名认证,目的是向受众公开信息、提升受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塑造“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形象。
政务短视频具备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特征,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形成更好的舆论优势,使得事实真相更有效、更快速的传播。“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务短视频不仅意味着短视频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意味着政府具备改善自身形象的新渠道,开辟了政务信息发布、传播的新路径。如何对其主题、用户、内容等传播要素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政务信息的传播有效引导舆情、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政务短视频传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政务短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
传播主体存在的定位偏差问题。无论是早期的微博或者是后期微信以及相关短视频媒体的出现,都意味着当前的信息传播方式相较于以往更加丰富。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短视频而言,政务短视频的性质、定位等都有所差异,这也意味着政务短视频的传播存在被动的问题。即随着短视频传播方式的普及,为了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多渠道需求,被动进行政务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这使得发布主体无法明确自身的定位。微博、抖音等平台中,部分政务短视频账号并未在开通时对自身进行明确定位,仅仅是为了满足大形势的发展需求或者装点门面,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存在意味着在政务短视频发布过程中,部分账号并未对自身的职能要求以及工作的主要性质进行评估,所发布的内容不符合账号的定位;或者由于没有具体的定位,仅是复制、模仿一些政务短视频内容,甚至大量发布与“政务”无关的内容,或是通过带有“政务”的标题传播奇闻轶事等与政务无关的信息。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用户的黏度下降,也会影响短视频制作方的公信力。
传播渠道存在的受众失衡问题。短视频传播具有受众覆盖面广的特征。这就意味着,短视频传播过程中如何筛选目标受众、完成传播过程将成为短视频制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政务短视频账号主要传播的信息为政务信息,其目标受众仅为关注政务信息的群众。且政务信息存在地域性差异,这就意味着政务短视频账号受到地域传播范围的限制。由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如果账号推送的信息不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有可能取消对该账号的关注。此外,政务短视频账号运营过程中互动方式往往是单向的,无法有效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
目前,政府主体在运营账号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在与用户沟通时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无法实现“1对1”的即时互动,进而有可能降低用户对该类账号的兴趣,从而影响账号的推广力度。因此,政务短视频账号在推广过程中,应当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在进行账号运营时应当充分了解用户的兴趣,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提高政务短视频的吸引力。
传播内容存在的娱乐化现象。网络流行语、网络段子以及网络表情包是一种青春、活力、轻松、新潮的象征,运用这些语言可以获得青年群体的青睐。例如,目前人气较高的政务短视频账号“共青团中央”,制作的视频内容大量收录一些诸如“铲酱”“警察蜀黍”等网络语言。在短视频传播过程中,网络流行语以及网络段子的应用可以打破以往大众心目中对于“政务”的刻板印象,让政务短视频账号更具亲和力。但是,作为以政务信息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政务短视频账号,如果滥用网络语言,将会导致娱乐化现象的出现。
具体而言,网络词汇、网络段子等的使用需要注意场合和程度,如果政务短视频中所应用的网络词汇、网络段子数量过多或者尺度过大,就会导致政务短视频的公信力受到影响。从这一点来看,传播内容的筛选至关重要。如何在提升政务短视频亲和力的基础上,保证其政务性以及政务信息的严肃性不受到负面影响,成为政务短视频传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政务短视频的传播监管策略
明确主体属性,精准定位传播内容。政务服务的存在所输出的价值主要为公共价值,因此,受众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政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受众进行沟通与交流,与其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塑造官方形象的关键所在。
具体而言,首先,政务短视频要明确自身“政务信息”传播的主体属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信息关注导向进行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例如,当前诸多政务短视频会在内容编辑过程中加入热点事件,通过将热点事件与相关公共价值相结合,进而有效地促进政务短视频账号与受众的互动。但是在与热点事件进行连接的时候,应当注重选择,如果单纯依赖热点事件,而不去关注热点事件是否与自身业务相关,就有可能导致运营失败。政务短视频应积极寻求与公共价值有关的网络热点,并将政府部门的职能与其准确对接,而非一股脑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降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其次,政务短视频应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在对用户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对相关的特色模块进行重新规划,做好专题方面的深入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推广过程中帮助用户找到自身需要的视频,同时提高用户的兴趣。
了解受众需求,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的官方新媒体形式,政务短视频已经成为政务处理过程中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够优化日常工作。此媒体形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热情。短视频账号作为传播主体,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回复那些诉求迫切、讨论激烈的话题,给予受众及时、正面的反馈。此外,还可以借助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方式对于网民的关注点、舆论导向等进行监测。出现舆论问题后应当联系视频传播平台,对不实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且由视频号发布信息进行声明。积极引导网络的舆论走向,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与网民形成良好的互动,调动民众关注政务的积极性。
把控娱乐成分,保障信息真实可信度。直观形象、通俗亲民、萌化以及接地气的“网言网语”是短视频语言的显著特征,此语言的选用可以将严肃的政务资讯通俗化、大众化,既能方便群众的理解,又能拉近政务机构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政务短视频账号可以通过收录大量接地气的网络词汇塑造一种轻松、俏皮的形象,以拉近与受众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的运用应把握适当,不可陷入庸俗、低俗、媚俗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除此之外,要注意网络流行语和视频内容的匹配度,保证视频内容以及相关语言文字的严谨和权威。因此,政务短视频在推广过程中,既要走亲民化路线,又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
结语
与传统媒介相比,短视频具有更加直观、生动和便捷的优点。如今,短视频已成为一个新的流量聚集地。因此,政府部门应当紧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这一新的媒体形式,让官方活动呈现一种可视化的特点,实现政务信息更好更快地传播。政府部门要经营好这一业务,应当对视频内容定期更新,同时需要抓住重点话题,注意引导舆论方向,使短视频内容在符合时下热点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