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江湖:一城繁华还是一地鸡毛
2020-11-13俞燕特
俞燕特
“68元保全年,200万保障。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红色的天津“津惠保”的宣传海报里,这样几行大字分外醒目。
2020年10月28日,天津加入了惠民保的大军。
如果问今年保险市场哪个产品最火爆,非“惠民保”莫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逾40个城市上线了该产品。
所谓“惠民保”,即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简称。这是一种介于商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之间的一年期健康险产品,“低门槛、低价格、高赔付”是特点。参与主体包括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地方政府等。
一位保险公司高管称,“惠民保”实质上是一款“低阶版”百万医疗险。而“惠民保”的火爆景象,也与当年的百万医疗险颇为相似。
保险公司纷纷跑马圈地,以至于一些地方出现一地两款的情况,比如北京、长沙、宁波和福州等地。以福州为例,当地两款“惠民保”产品,价格只相差1元。宁波一款惠民保产品尚在开放投保期内,又有多家保險公司联合推出的另一款惠民保上线了。
“市场太混乱了!”一家第三方平台保险业务线负责人感慨,原本计划近期在长沙上线一款“惠民保”产品,在观察了目前市场的情况后,决定先“按兵不动”,将项目延期。
已有戛然而止者。9月24日,刚上线一个多月的嘉兴“惠嘉保”宣布,由于相关政策限制,该产品近期无法再次上线,成为国内首个夭折的“惠民保”项目。
医疗险,是健康险目前在线上销售的主力险种。作为基本医保的补充的“惠民保”,长期可持续性是命门,也是地方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的基石,是否会如一些网红保险产品那样昙花一现?
多位保险业人士指出,“惠民保”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保险产品形态,其生命力是否长久,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如果我们还是以财险公司当年进入百万医疗的那种态度经营现阶段的医疗险,这种模式在以后是很难维持下去的。”法国再保险公司医疗险定价负责人张立光近日在一个论坛提醒。
一顿饭钱换百万保障?
“才79元,还可以带病投保,比很多需在得病前购买才有效的保险实惠。”10月15日北京“京惠保”发布当日,罗玲(化名)在朋友圈刷到信息后,在群里兴奋地点评。
北京市社会基本医保参保人,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和健康状况,都可以购买京惠保,保障涵盖多种住院医疗费用和特定高额药品费用,最高可以赔付200万元。而这只需79元,平均每天不到3毛钱。
罗玲的外公患有脑梗,也就是保险专业术语所说的“非标准体”,这种情况通常被排除在普通商业保险之外。而“京惠保”声称不限健康状况,而且没有年龄限制。于是,罗玲赶紧给外公买了一份。关注“北京京惠保”,点击“个人参保”,划过“温馨提示”“重要事项提示”等页面,填写参保信息后提交,在线支付79元后,罗玲完成投保。用时不过几分钟。
罗玲却没有注意到,提示信息里所列的“重大既往症”,其中一项便是脑梗。换言之,脑梗并不在保障范围之内。这也意味着,即使投保了,罗玲的外公也拿不到赔付。
脑梗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中老年人的主力“杀手”,发病率和人均医疗费用每年递增。《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目前中国40岁-74岁居民,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
脑梗的治疗费用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如采取支架去塞手术,花费则可能数万乃至十万元以上。且复发率较高,需要长期服药或治疗,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医疗费是不小的开支。
在“惠民保”的2.0阶段,保险公司从单打独斗进阶到联手第三方平台或医疗机构。图/IC
被“京惠保”排除在保障之外的还有恶性肿瘤,这也是国民健康的一大杀手。肺癌位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其平均治疗费用在50万元左右。此外,肝肾病和肺病等三类常见重大疾病及并发症也被排除在保障之外。这意味着即使投保,也不能得到赔付。
事实上,虽然大多数“惠民保”皆声称可以带病投保,但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得病率较高的重大疾病,大部分被排除在外。
平安健康保险在推出南京“惠民健康保”时曾解释,据其测算,参保人数是否达到260万人,是能否放开既往症的一条红线。如果参保人数达到260万人或以上,则投保前已患癌症、肝硬化、瘫痪等12种重大疾病便可获得报销。
“惠民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惠民,79元更多的是买安心,保障的意义并不大。”一位第三方平台保险业务线负责人表示。
“惠民保”一般设有2万元免赔额,该免赔额比普通商业医疗险要高。比如,百万医疗险的平均免赔额约在5000元到1万元,甚至有0免赔额。
并且,在医保目录外,医保不报销的费用,惠民保也同样很难报销。医保目录以内、自付2万元以内的医疗费,则达不到“惠民保”的报销额度。此外,据《财经》记者了解,北京“京惠保”、杭州“市民保”、苏州“苏惠保”等产品,只报销住院医疗费用,不能报销门诊医疗费用。
“去掉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部分,患者医疗费大于2万元的情况并不多。”上述第三方平台保险业务线负责人表示。
对于目前中国家庭而言,2万元以下的医疗费的负担并不大,但超过2万元,则对一般家庭会有一定的负担。这正是“惠民保”作为医保和百元保费以下的商业健康险的补充的意义所在。如“京惠保”可以报销包括治疗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在内的10余种外购特药。
在上述第三方运营平台负责人看来,“惠民保”的本质就是保大病,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预防大病,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层面。
从惨淡经营到突然爆红
“惠民保”并非新产品。早在五年前,深圳市就推出了一款“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由中国平安养老保险公司(下称“平安养老险“)深圳分公司承保,成为“惠民保”的雏形。
这是深圳市政府为了推行居民大病保险政策,而探索出的一种独特做法。采用“个人账户划扣+企业团体投保+个人自愿缴费”模式,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再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按月支付给医疗机构,无需参保人申请报销。
在社保待遇外,参保人住院时发生的医疗费用,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且应由其本人自付的部分累计超过1万元的,超出部分由平安养老险支付70%。药费则由平安养老险支付70%,支付金额最高不超过15万元。
据一位保险公司人士了解,2015年深圳“惠民保”刚开办时,首年参保率并不高,又因低价竞争使得保费偏低,一度赔付率高达136%。后来经过提费扩面,2019年的人均保费为30元,参保率达到52%。
南京49元的“惠民健康保”,被业内称为開启了“惠民保”1.0阶段。平安健康险联合南京市智慧医疗投资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介绍材料称,该险种是一款住院团体医疗险。
“惠民健康保”的诞生,始自2018年初一项“研究补充医疗保险”课题研究。该课题组研究发现,南京市基本医保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医保目录范围宽,但存在自付保障缺口,大病人群医保目录内个人自付费用超过21%;二是市民虽有基本医保的保障,但重大疾病的负担仍较重。
基于这样的需求缺口,南京版“惠民保”应运而生,作为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的补充。
根据平安健康险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南京参保人数约为40万人。其符合理赔条件的人数约为370多人,单人获赔额最高为5.5万元。从这个参保数据来看,与保险公司不会亏本的260万人基线,还相距甚远。
据《财经》记者从业界了解,彼时,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亦曾想在南京以人均99元的标准承办该业务,最终因考虑到风险较高而放弃。中国人寿在珠海的“惠民保”由于参保人数较多,赔付率较低,2019年实现了结余。
在“惠民保”1.0阶段,主要由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两家公司承办,开办城市也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等保险市场发达地区。
2019年,“惠民保”逐渐进入2.0阶段。一个特征是当地政府积极参与进来,保险公司从单打独斗进阶到联手第三方平台或医疗机构。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民众的健康保障意识被大大地激发,健康险呈井喷之势,成为年内保费收入增长最快的险种。
穆迪公司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袁永基表示,公众更接受通过网络渠道获取和接受医疗服务了,“这将推动更广泛的健康险产品的需求,并促使保险公司开辟新的参与途径”。
对于消费者来说,2016年火爆的百万医疗险,完成了对其的市场教育。波士顿健康险报告指出,消费者逐渐将视线从传统的重疾险,转向低件均、高保额、核保简单的百万医疗险,许多原本有重疾保障需求但对价格更敏感的消费者,开始被医疗险分流。
在疫情影响下消费降级之时,仅需几十元便可获得和百万医疗险同一档次的保障、且可以足不出户投保,“惠民保”不火都没有理由。
政策红利则是有力推手。元旦假期过后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成为健康险迅猛增长的重要政策推手。
图:2011年-2019年中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
单位:亿元。资料来源银保监会;BCG分析。制图:颜斌
今年以来,除了大公司,一些中小公司也纷纷搭上“惠民保”的快车,尤其是总部位于地方、且有深厚地方政府人脉和当地股东资源的保险公司,比如东吴人寿在其总部所在地苏州、国宝人寿在成都等,相继推出“惠民保”。
一位保险科技领域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另一个重要推手是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或健康管理公司。
一些做特药的健康管理公司,亦四处推广和布局“惠民保”业务,犹如保险业的“编外推销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如腾讯微保提出“百城惠民健康保障计划”,并在微信上专门开设了“全民保”服务专区。
一位保险公司产品部门人士说,“惠民保”一般采取单一费率,因此对团险医疗产品加特别约定进行承保即可,不需另行开发和报备新产品。所以保险公司加入“惠民保”大军的响应速度非常快。
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其他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几乎都推出了各自的“惠民保”。
“价格战”烽烟四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价格战”。如同车险一样,“惠民保”也很快走上“价格战”的老路。
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名称相似、保障雷同的“惠民保”产品,保费却参差不一。
“惠民保”在佛山为185元,深圳却只有30元,广州、苏州和南京均为49元,成都则为59元。天津68元保障200万元,同样保额的杭州保费则为59元。而在成都,59元对应的保额则为100万元。
“360城惠保”保费最低却只有19元,保障则最高可达300万元。上述保险公司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如此低价,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生态。一位保险公司产品部门人士则认为,目前来看,不超过100元的定价比较合理。如果过高,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参保率;过低则无法覆盖成本,又要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泥淖。
健康险定价难度很大。一位健康险领域的人士表示,各保险公司推出的健康险尤其是医疗险,其差别无非是保额和医院覆盖范围,产品同质化较高,且容易逆选择。比如,处在健康状态即作为标准件的消费者,购买健康险的兴趣不大。而有强烈投保需求的非标准体高风险人群,又往往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即使允许投保通常也会高额加费。因此,很难依据消费者的不同风险水平,进行差异化定价。
医疗险定价之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保险公司无法获得患者的诊疗数据,无法准确衡量医疗费用支出的合理性,难以有效实现控费,准确定价便成为无水之源。
既然收入微薄、赔付率高,为何保险公司仍纷至沓来?“为了获客并进行二次开发。”一家保险公司营销部门人士对《财经》记者坦言,消费者成为“惠民保”的客户后,后续可以继续向其推介重疾险、意外险等产品,如果是财险公司还可以推销车险业务,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实现业务溢出价值。
以啖“头道汤”的中国平安为例,虽然在深圳惠民保项目上揽得的保费规模不再,却随之拓展了约3000万元规模的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等业务。
一些作为“惠民保”合作方的特药公司,则希望通过“惠民保”业务推销其特药。而负责营销推广的第三方机构,则可从中赚取15%-20%的服务费,从医疗险的风口上分一杯羹。
为了获取用户或打通产业链,一些参与方存在夸大宣传、误导销售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借“惠民保”之机圈钱圈数据、搅乱市场之后,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撤退,留下“一地鸡毛”。
“现在一些惠民保的主导方,急于让产品上线,直接生搬硬套已有的产品形态,连保费价格都一样,既没考虑产品是否适合当地民众,也没考虑产品价格是否能对应当地的真实风险。”一位再保险公司人士指出。
上述再保险公司人士认为,要提高数据的可及性和透明度,将商业医疗险与医疗机构的数据打通,让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风险在哪,从而更好地理解如何开发适合当地民众的普惠型保险产品,并压缩双方的溢价空间。
握紧政府“有形的手”
普惠型保险产品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取得当地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提升参保率,亦需政府背书。
从目前各地政府对“惠民保”支持力度来看,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和政府指导两大类。政府主导型,对“惠民保”的产品设计和定价进行把关和干预,并组织推广,协助保险公司扩大产品的覆盖面,参与度较深。
政府指导型的介入程度较小,通常只在新闻发布会上露一下脸,在宣传文案上被冠上指导名头而已。此外,还有一种是没有地方政府背书,仍冠上“惠民”二字,搭“顺风车”的纯商业医疗险。深圳、珠海、佛山等地便属于政府主导型,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较大。
上述第三方运营平台负责人透露,政府指导型“惠民保”,其参保人数是非政府指导型的10倍左右,“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对普惠型医疗保险的覆盖非常重要”。
平安健康险在南京推出的“惠民健康保”,便由南京市發改委组织发起,联合了南京市人社和卫健等当地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其中。
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指出,地方政府为何对于推行“惠民保”态度比较积极,一个原因在于,2019年国家医保局发文,将各地药品支付品类统一为以国家级医保目录为主。这也意味着,各地基本医保的差异越来越小,建设多层次补充医疗体系,解决差异化医疗服务,补充医疗保险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财经》记者获悉,为了提升当地惠民保的参保率,一些地方政府允许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保费,甚至会群发信息告知市民,并组织市民统一医保个账划款购买。而山东淄博“齐惠保”的做法是,统一了医保报销目录内外的报销比例。
上述再保险公司人士建议,应该规范“惠民保”的名称,明确标识该产品是由政府主导还是指导。否则以次充好的产品、没有政府背书的产品,一旦在理赔环节出现纠纷,将直接影响保险行业及地方政府的声誉。
“如果政府背书不强,没有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我们后续将不再参与这样的项目。”上述第三方运营平台负责人表示。据介绍,其所在公司参与的“惠民保”项目已在数个城市落地,投保量尚可。但是否推广,则仍视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而定。
参与者们更担忧的是,一旦某地市场乱象丛生,会极大地影响政府的决策以及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即便是推介的“惠民保” 很优质,可能也会增加落地的难度。
刚上线一个多月的嘉兴“惠嘉保”被叫停,据《财经》记者了解,该项目夭折便与当地政府投诉有关。
不过,该项目的承办主体中国太保对此未予回应,而是向《财经》记者表示,该公司的“惠民保”采取“一城一策”的城市定制策略,在推行过程中,将会持续优化,完善运维规程。
“惠民保”的生命力在于,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能否提升续保率,并通过对客户的二次开发,有效对接其他商业保险产品。因此,保险公司需练好内功,精细化运营。
截至9月底,健康险保费收入达6666亿元,同比增长17.4%,远超人身险保费7.1%的平均增速,更是寿险4.9%增速的三倍多。
“不要仅仅追求一年百城,而应该对每个项目精耕细作,做好定价和风控,这样才能持续发展。”上述保险公司人士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