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围术期患者护理
2020-11-13周麟宛
周麟宛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良性肿瘤,也被称作是子宫纤维瘤或纤维肌瘤。子宫肌瘤发病对象是30~50岁的女性,发病初期,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被确诊时,已经是中期或是晚期了。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就会提升。
子宫肌瘤的发生原因,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定论。通常认为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或者紊乱有关。从医学角度来说,子宫肌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也不是绝对的。子宫肌瘤发生时有一些症状,通过症状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通常阴道出血是常见症状,但是不能拿阴道出血下定论,因为能引起阴道出血的因素不止子宫肌瘤一种。
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
患上子宫肌瘤后,患者还会出现盆腔包块、不育、白带增多、腹痛、压迫和循环系统症状。盆腔包块是下腹部出现较硬的实性包块,育龄妇女出现骨盆包块,首先要考虑是否是怀孕所致。压迫症状是指子宫肌瘤压迫邻近的器官而产生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腹泻或便秘等。子宫肌瘤导致的循环系统症状是指长期月经过多,可造成继发性贫血,贫血严重者可有贫血性心脏病。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
围术期患者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身体准备,主要包括肠道以及皮肤方面的准备。皮肤准备是指在手术之前,对肚脐进行清洁,可以使用松节油或是酒精,并在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位置进行碘附消毒。而肠道护理中,由于机械灌肠的应急刺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严重失衡或是脱水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依据规范以及标准进行护理,明确护理细节,保障肠道护理更加科学。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可以在手术前3天使用半流质饮食。一般来说,术前,患者每天饮食的频次是5~6次,并需要大量补充水分;手术前的8小时禁止摄入食物,手术前6小时禁止饮水。
另外,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可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评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的互动,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保障其心理压力以及负担得到缓解。对于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患者,应进行针对性护理。
(二)术中护理
手术当天,护理人员应做好手术室的环境准备,保证手术进行时,手术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2℃~26℃,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并防止噪声污染。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还应准备护理设备,例如血糖仪以及吸氧设备,为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温度设置可能会影响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与免疫功能,患者在使用腹腔冲洗液前,护理人员应将液体加热使温度维持在37℃,以保证手术安全与治疗效果。
(三)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除了基础身体护理,止痛是护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非常重要。术后,护理人员可选择性地对患者使用持续硬膜外止痛、患者自控止痛及非阿片類止痛药物等多种止痛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等不适反应。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主诉、脸谱法、数字法等方法进行评估,保证止痛措施科学有效。术后饮食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2h护理人员可给患者少量饮水,一天的液体输入量需要达到1000mL,并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另外,活动指导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术后,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按摩双下肢、伸曲双腿;待患者自主运动恢复后,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护理人员需充分评估引流管、尿管留置必要性。如果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应尽早拔管,以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情绪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对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制定心理护理规划。对于悲观患者,护理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开导,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说明锻炼对于其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性。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经常焦躁、恐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适当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多倾听,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保障其心理健康,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