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利用视角的城镇化试题设计

2020-11-13广东戴何明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集约统计图土地利用

广东 戴何明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城市化”内容要求表述为:“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程标准”)将上述内容修改为“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课程标准是教学与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课程标准修订的认识不能只看到用“城镇化”代替“城市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2017版课程标准对地理2提出了明确的学业要求——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收集和呈现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的人文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由此可见,“城镇化”教学与考试命题的重点在于与城镇化有关的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的收集和呈现,即人文地理信息的应用。

区域城镇化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非农化(人口城镇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城镇化)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土地城镇化)。由于人口、经济、交通等的高度集聚,城市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为剧烈的地域综合体。土地城镇化在土地利用结构中表现为建设用地比重的增大和农用地比重的不断减少。因此,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部分高考地理学科情境试题选取地理学对典型区域土地利用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为背景素材,该类试题的设计可为2017版课程标准地理2的学业要求提供案例参考。

一、土地利用与区域城镇化的环境效应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城镇化过程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镇空间的变化,其结果是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发生变化,城镇化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不同城镇拓展模式和城镇建设用地分布格局会影响地表辐射与能量的分配方式,从而影响城镇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由于在地理学研究中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主要是通过各种图表来呈现的,因此试题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呈现形式。

1.直接选取统计图

【例1】(2019年江苏卷,11,12题)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图5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1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该组试题的统计图直接选自论文《上海和纽约城市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及其对生态质量影响的对比》(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29卷第11期)中的图3“上海和纽约不透水面(IS)比例与距同心圆心距离的关系”。试题选择的是“上海不透水面(IS)比例与距同心圆心距离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上海和纽约不透水面(IS)比例与距同心圆心距离的关系

该组试题的难度较小,试题设计的重点在于城市不透水面比例的增加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城市不透水面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由于不透水面的影响,导致径流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多。从自然的角度来看,由于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不可能上升。

【例2】(2010年福建卷,40C)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16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该组试题的统计图直接选取自论文《城市河流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以上海苏州河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9卷第3期)中的图5“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分析”,如下图所示:

图5 滨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分析

试题设问的设计与参考答案的编制,都与论文中关于图5的分析有关:工业用地的减少意味着点源污染的相对减少,使水质有所好转。2000年以后滨水景观住宅的大量开发建设(居住用地面积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水体污染。城市绿地的成倍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质和泥沙悬浮物进入水体的量,在生态植被功能方面上改善了水质。

2.将分布图转绘成统计图

【例3】(2015年安徽卷,25,26题)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25,26题。

图5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图像设计分析:该组试题统计图的数据来源于论文《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济地理,2015年第35卷第1期)。论文中并没有关于长沙市土地利用的柱状统计图,而是通过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专题图(彩色图)呈现长沙市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特征。显然彩色图像是无法在试卷中呈现出来的,但论文中有表格1“2003—2013年长沙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面积比率/%”,命题者将该表的数据与长沙市的总面积(11 818平方千米)结合起来——即利用总面积乘以各类用地的比重,得到各类用地的面积,从而绘制成试题中的柱状统计图。

试题设问分析:本组试题共两小题。从应试的角度来看,第1小题考查读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柱状统计图具有直观性,从土地利用变化数量上看,该城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面积先增后减,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大。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论文的观点认为,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较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明显增大。第2小题主要考查城镇化的影响,通过与2019年江苏卷试题(例1)比较,可发现两道试题有三个选项的设计是相似的。这反映出该类试题的设计有着可以遵循的规律。

3.直接选取表格数据

【例4】(2012福建卷,37题)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4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该组试题的表格数据直接选取自论文《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地理学报,2011年第66卷第12期)中的表1“1991、2001、2008年长三角地区各类用地数量及比重”,如下表所示:

表1 1991、2001、2008年长三角地区各类用地数量及比重

Tab.1 Quantity and proportion of land in Yangte River Delta respectively in 1991,2001 and 2008

年份草地林地园地滩涂其他旱地城市水田水域1991km2392.9121 670.76241.70403.21251.6416 745.9311 168.4955 644.799 216.26%0.3418.720.210.350.2214.479.6548.087.962001km2192.8726 417.17169.37350.6339.3716 739.399 401.9053 048.709 376.31%0.1722.830.150.300.0314.468.1245.848.102008km242.0319 989.8333.51738.0412.2411 442.927 667.6248 462.917 346.63%0.0417.270.030.640.019.8923.9141.876.35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论文中的表1数据量大——包括各类用地数量及其比重,若直接选取表格进行试题设计,则显得数据复杂,不利于考生的阅读。因此命题者只选择1991与2008年两个时段的各类用地比重数据,目的是为了简化表格中的数据,同时也能满足试题设计的需要。该组试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但是题干并没有出现“城市化”,而是要求考生读取表格的数据,通过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得出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例1、例2进行对比后可发现,三组试题的答案设计都涉及“水文”“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二、土地利用与区域城镇化过程

【例5】(2013广东卷,41题)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 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图9为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图9

(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该组试题的统计图直接选取自论文《西宁市主城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经济地理,2010年第30卷第2期)中的图1“1996—2008西宁主城区城市土地类型结构变化比例图”。命题者进行试题命制时保持论文中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形式不变,考虑到试卷印刷清晰度的需要,将论文中的图像(不用颜色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重新绘制成用不同图例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统计图。通过结构统计图呈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变化,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统计图归纳1996—2008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与例4的设问相似,描述土地利用变化只是分析问题的开端,分析产生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才是地理学研究关注的重点。论文的分析指出了试题设计的背景——随着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建设以及国家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西宁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西宁由2003年以前的以耕地为主导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为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格局。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区域城镇化的过程。

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例5】(2012江苏卷11,12题)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图6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1.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 )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12.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教育区

该组试题的图像来源于论文《吉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第26卷第8期)中的图1“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差异”。该图分别呈现2000—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的区域差异(共有九幅图),考虑到论文中的图像篇幅太大,不适宜作为试题设计的背景素材,故命题者选取2000年(研究起始时段)与2009年(研究截止时段)两个年份的分布图进行试题设计。第11题考查2000—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识别——地理事物空间格局的观察能力,只要对照图例即可作出判断。第12题通过土地利用集约度考查城市内部空间功能分区的特征。

猜你喜欢

集约统计图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