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地球的历史”一课为例

2020-11-13辽宁邢春雷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种要素生物

辽宁 邢春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基础教育迎来了新的篇章,各学科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四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的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地球的历史”一课之前,教师可建议学生去参观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对古生物化石有初步的认识。学生对古生物化石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可设计开展野外探究活动。野外探究活动要有计划和准备,并确保学生安全。以我校为例,教师可设计开展“寻找三叶虫化石野外活动”,考察地点位于秦皇岛市鸡冠山。鸡冠山位于柳江盆地中北部,山上地质现象丰富,极易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在那里很容易找到三叶虫化石,由学生自主制定好考察目的、考察工具、考察路线、鸡冠山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等。学生经过野外实地考察后会对该地的古环境和古生物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整个地质历史时期,无论是动物演化进程还是植物演化进程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所以在野外考察方面也可以从植物方面进行。地质历史时期植物演化顺序主要分为海生藻类、陆上孢子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些植物在我们现今生活的地理环境中不难找到。教师可以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开展户外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各地质年代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搜集拍照,提高学生对植物演化过程的认知水平。

参观博物馆及野外考察探究都属于地理实践活动中的重要过程,以此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增强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教师可以在这节课中结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的对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行培养。

二、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是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诞生之初的地球没有生命体的存在,只有一些有机质,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到太古宙时期出现了蓝藻这种原核生物,元古宙蓝藻的大爆发制造出了大量的氧气,导致大气成分发生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大气环境改变后,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线强度减弱,营造了一个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真核生物和多细胞动物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出现的,真核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在生物自身进化及外在地理环境改变的共同作用下,生物的进化过程开始加快,才揭开地球上生命历史的篇章,更为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提供基础。可见生物的出现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又反过来对生物进化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说,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某一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地理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的演化影响自然地理要素的发生发展。

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交替进行。冰期时气候寒冷,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变长,生物整体向较低纬度迁移,体现出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物的阶段性演化主要体现出了某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的灭绝主要体现出了地理环境的演变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各种自然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也体现出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球的历史”一课中体现出的综合思维素养对于学生后期的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的联系及时空变化。综合思维的形成和提高有赖于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的训练,并逐渐形成地理综合思维的逻辑性。

三、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在地理核心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从地球自诞生以来,共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见下表。

次数时期灭绝生物可能原因第一次奥陶纪—志留纪主要为无脊椎动物第二次泥盆纪—石炭纪海洋生物第三次二叠纪95%生物灭绝(最大规模)第四次三叠纪—侏罗纪绝大多数物种第五次白垩纪恐龙灭绝小行星撞地球,气候变化,火山活动,陨石撞击,地磁场发生改变等

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主导因素都是自然原因。有研究表明,我们人类现在正经历的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与前五次不同的是,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 000倍,人类活动在这一灭绝事件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多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这样势必会导致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酸雨、湿地破坏等环境问题已经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学生在了解物种大灭绝事件后,特别是知道了我们正经历的物种加速灭绝的成因后,会树立一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这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四、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球的历史”一课中区域认知素养体现在海陆变迁上。联合古陆在古生代逐渐形成,由于岩石圈是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所以地壳处于不断运动中。到了中生代的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到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六大板块,即现代的海陆格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海陆格局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五、总结

猜你喜欢

物种要素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