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国建筑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13李安琪王庆燕
李安琪 王庆燕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0 引言
苏州古城历史底蕴深厚,以往对苏州城市研究大都着重在明清建筑及苏州古典园林,民国建筑的记载大多散落在地方志及其他历史文献。笔者从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苏州近代建筑考》[1]《苏州大学百年建筑》[2]两本书中发现了苏州民国时期的有关建筑的文献,并配有大量建筑照片,对民国时期的建筑的相关记载,如:黄隽茜[3]、单珍娜[4]、刘春羽[5]、刘佳[6]、王昕[7]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苏州民国时期建筑的研究。从研究结果上来看,集中在苏州民居、建筑街道立面、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这些文献中提到的近代建筑产生背景,但有关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及建筑思想变化对民国建筑影响的研究颇为乏见。
基此,笔者拟梳理苏州近代建筑的产生背景及影响因素,介绍了苏州民国建筑的历史变迁,并通过实地走访、文献阅读等方法对影响建筑产生的两方面因素进行研究。由于是基于历史学对苏州民国建筑进行研究,以期促进世人对民国建筑有更深刻的认知。
1 苏州民国建筑概况
近代以来,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国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及理念发生了改变,对外来文化认知的矛盾感日渐体现在社会生活、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华洋杂处的建筑也随之比比皆是。苏州民国建筑处于古今交汇期,是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和风格。
苏州民国建筑总体上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建筑种类可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两大类,公共建筑可细分为教堂建筑、商业建筑、市政建筑、学校建筑4类;居住建筑可分为别墅、民居两类。建筑风格上分类,主要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殖民地式以及折衷主义式4种。现存的民国建筑大都分布在古城区内,以十全街、五卅路、十梓街为中心的建筑群,是苏州民国建筑最为密集之地,建造质量上乘且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 生活方式变化对民国建筑的影响
诚然,建筑型式取决于人的生活形式。1840年以后,战火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思想带来巨大冲击,使中国渐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社会生活方式也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生活方式。探究苏州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可以了解民国建筑的发展背景及建筑型式变革的原因。
(1)生活方式改变——衣、食
苏州历来是是著名的丝织业城市,被誉为“丝绸之府”,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苏州设立织造局,清顺治三年建织造局(总织局);仅《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中可辨识的铺面就有丝绸铺14家、棉布行23家、染业4家、衣服鞋帽手巾业14家[8],如图1所示。临街商铺的建筑构造型式,是传统的店铺在前、作坊和起居室融为一体在后的立帖式木架结构。随着国外丝织业的兴起,给传统手工织业带来重创。苏州丝绸业由盛转衰,传统商铺倒闭,洋货铺时兴,许多店铺转为兼营洋布、呢绒甚至服装、洋货等。图2是清末民初观前街街景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左侧商铺招牌上明显写着“绸缎洋货”等字样。
图1 《盛世滋生图》节选
图2 清末观前街景
此外,国外先进的工业生产力促使我国手工业转型。1895年,苏州首家近代企业“苏经丝厂”(图3)投建,与苏纶纺织厂(图4)代表了苏州新式工业诞生,厂房采用机械和电力生产。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两座厂房的建筑中大量运用了西式建筑元素。苏经丝厂厂房的拱形大门和柱子线脚、雕花显现近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结构,从传统的立帖式木架结构转变为墙承重的联架砖木结构建筑,上覆平瓦(俗称洋瓦)。
图3 苏经丝厂大门
图4 苏纶纺织厂大门
民以食为天——吃是头等大事。苏州人吃食精巧且种类繁多,有酒楼菜馆、面馆馄饨、苏式糕点小食及茶水酒馆等种类,每种还可细分。因为苏州餐饮行业本就包罗万象,并且很多老字号都世代流传下来,所以在面对西风东渐时变化没有其他3个大。但是,在店面扩建改造时也吸收了西方建筑某些元素,形成独特的街景风貌。现存的东西中市沿街店铺至今还保留当时多样的建筑风格。
(2)生活方式改变 —— 住
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密布,民居多滨水而建,形成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风情,但随着传统自然经济瓦解,外国商品的存在感越来越明显,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比避免地用到”洋货”——洋灯、洋火、洋布、洋皂等,且价格低廉,方便实用。总之,人们慢慢接受西方生活方式,不在“妖魔化”[9]舶来品。
建筑也是如此,西方建筑起初都出现在租界内,与租界外社会并无交集,诚如伍江教授在其编著的《上海百年建筑》[10]中提到:“开埠初期上海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处于对峙局面,中国建筑不受西方入侵而改变;西方建筑也不主动迎合中国传统。”但教会建筑的出现打破僵局,西方传教士在苏州创办的教堂、教会医院、教会学校等教会建筑。根据苏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来看,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苏州的西式建筑都是教会建筑:苏州使徒堂(1870重建)、圣约翰教堂(1881)、博习医院(1883)、杨家桥天主教堂(1892)、乐群社会堂(1898)、东吴大学(1903)、景海女子师范学校(1903)等。苏州百姓开始接受西方教育文化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西方的建筑思想文化。
另外,19世纪30年代前后,受上海里弄式建筑影响,房地产商在苏州建造了一批精良的西式里弄住宅,这些住宅融合了中西建筑特点:第一,保留了合院形式;第二,保留了传统中式屋顶;第三,入户门头采用西式三角山花和拱门。
由于最初里弄式建筑用来出租,相较于传统民居住宅一户一家居住方式,里弄式住宅户与户之间空间距离小;合院面积较于传统住宅小了很多——可称之为“天井”。从信孚里建筑剖面上能看出天井面积较小,入口区域也被简化;另外,新式住宅普遍较于传统民居高半层到一层,起因据说是开发商为了节省土地面积,降低房屋建造成本在有限土地上建造出更多房屋所导致(图5~图6)。
图5 传统民居住宅空间关系
图6 信孚里两种住宅空间关系
(3)生活方式改变 —— 行
苏州境内河道纵横(旧时三横四直,现有三横三直),船港运输业很发达,水路历来是主要的交通路线,再加上苏州重要的经济地位,往来船只密集,水路运输十分繁忙。城外商品交易、运送货物走水路方便;城内有人力、畜力(马车、驴车)等交通手段。但乘坐舒适性差、交通效率低。随着1905年4月25日的沪宁铁路开工、1906年建成通车,铁路的出现促进了铁路沿线城市的交流,新建的火车站是设计重点。该站建筑面积205m2,站台两座,外加货物仓库一座,雨棚一个,总占地面积719m2,规模是当时除上海站以外最大。从照片(图7)可以看出,该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顶面为传统的三勾连搭屋顶,建筑顶部形式起伏,富有变化,墙面是矩形门洞,门楣、窗楣等用砖砌成扁圆拱形,与同时期建造的景海女子师范学校(现苏州大学红楼)门楣相似(图8),又带有明显殖民式风格。
图7 苏州火车站
图8 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综上可见,西方近代文明给苏州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影响,建筑是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也不例外地变化发展。诸如西式餐厅、洋布庄、西洋钟表店等行业的店铺风格都与传统商铺不同,不论是内部装饰还是店面设计都或多或少运用到西方元素,为西方建筑风格更快地在苏州传播打下基础。
3 建筑思想变化对建筑的影响
诚如上述,殖民文化给苏州建筑型式与风格带来诸多甚至是根本性变革,但究其因在于建筑理念的变化。
首先,在早期开埠的上海、武汉等地,外国资本在租界内大兴土木,很多外籍建筑师在中国活动,其中上海的人数最多,建筑师人数不少于407位,并且来自20多个不同国家[11]。这批人在上海地界内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建筑群体,为我国建筑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案例。
其次,20世纪初,大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他们接受了西式建筑教育,带着当时世界建筑顶尖技术归国投身建筑创作,引发了中国建筑领域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
虽然近代苏州建造的西式建筑在种类和数量上无法和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相比,但苏州城内的西方建筑种类、建筑风格各异,有其很高的艺术造诣。
再次,中国人对西方建筑早期的最直观的认识是教会建筑。1848年最早的传教士抵达上海,购地建教堂、兴办学校;1860年高第丕、花兰芷、赫维尔等人[12]从上海到苏州传教;1881年传教士潘慎文在葑溪之畔的天赐庄折桂桥头购地建造礼拜堂——圣约翰教堂,该教堂是基督教传入苏州后建造的第一座正式教堂。在他们建造教堂后,又有潘慎文创办冠英女塾、海淑德和林乐知创办景海女塾,柏乐文、蓝华德主持的博习医院等一系列教会建筑在苏州成立。这时苏州没有职业建筑师或者专门营造厂,教会学校由一些有建筑背景或有相关经验的传教士来负责,旨在通过教育、医疗事业等途径来传播基督教思想,但也间接地促使传统封建思想的解放,同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20世纪20年代留学生归国,我国建筑师的人数大大提高,其中不乏有杨延宝、刘敦桢、庄俊、吕彦直、童寯、梁思成等一批对中国建筑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他们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创办的中国建筑机构,如基泰工程司、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东南建筑公司、华海建筑师事务所等,多达35个[13]。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现苏州大学“红楼”)是华盖建筑事务所在苏州留下的作品,该建筑虽然只有两层高度,但横向展开很宽,一边有外廊并且廊柱间有连续拱券,建筑整体用青砖砌成,红砖砌于窗楣、门楣等处,红砖砌成线条装饰建筑立面,有着浓郁的西式建筑风格,端庄典雅,是苏州民国建筑中的精品(图9)。后来的苏州美术专门学校、苏经丝厂等建筑多由上海建筑师设计建造。因此,海外留学回归上海的建筑师,对苏州民国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9 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近代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师除了留学生以外,另一部分是在外国事务所工作过,参与过建筑的设计建造,积累经验后慢慢成长为建筑师;还有小部分就是传统建筑匠人在时代变迁中慢慢向近代建筑行业转型。苏州本土在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经营形式——营造厂,营造厂不参与具体的工程施工操作,只掌管经费和整个工程的预算、建材采购供应、施工组织、质量保证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如果工程需要工人,则临时招用,或分包给水作、木作。这种形式的运营方法随时向推移慢慢趋于现代化。
综上所述,不管是外籍建筑师还是中国建筑师,他们的建筑风格还是建造手段,都与传统建筑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如上海的“万国建筑群”,或是苏州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近代建筑。正是由于他们的建造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建筑才有革命性的时代变革。最后形成了民国特有的建筑风貌。
4 结语
由常言的“安居乐业”可见,建筑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安居”何以“乐业”。因此,建筑从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它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社会文化。近代以来苏州人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随着“西洋物”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在衣、食、住、行4个方面的改变对建筑的影响,对西洋物品越来越熟悉,建筑也随之改变。其次,外籍建筑师带来的建筑思想和中国建筑师学习到的新的建筑文化,影响了他们所在的年代的中国建筑建构型式,并传承于后代,使当今的建筑更加缤纷多彩。
苏州现存的180多处民国建筑,客观反映了苏州城的发展,是苏州城市历史的名片。本文从社会生活变迁和建筑思想变革两方面,研究苏州民国建筑的影响因素,希望对了解和保护民国建筑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及助力促进建筑师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理念更新。
图片来源:
图2~图3:苏州地方志网;
图4:苏州市珍贵档案文献名录;
图7:苏旧街巷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