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实现途径及时代价值
2020-11-12马忠法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在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结合高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不断思索而逐步形成、发展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先进生产力思想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深刻揭示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和在社会生产中的先导作用,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在践行该思想的具体实现途径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包括改革科技体制,重视教育、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引进技术、利用外国智力及突出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防控这两起典型事件中,更彰显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巨大时代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5-0001-12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2019-01-07-00-07-E00077)
[作者]马忠法,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 200433
在人类发展史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发轫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诸多重大发明创造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更是有目共睹:它已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基础上的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①。同时,各国竞争日趋激烈,而一国的竞争实力取决于其综合国力,后者又取决于该国的生产力水平。一般而言,生产力水平根本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②。
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观点不仅被人们普遍接受,而且通过广泛深刻的社会实践让人们更加体会到其正确性,特别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中美贸易摩擦大背景下,回顾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更能体会其思想的深远与重大的影响:美国为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打破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总体上呈现的合作关系为对抗关系④,而该对抗关系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及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产权等问题,其挑起争端的首要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及与此相关的2025中国制造。从中美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以下简称《中美经贸协议》)的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美国对新时期中美贸易中最为关切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及技术转让⑤,而这两者无一例外地都是与科技创新及其能力的提升直接关联。为此,通过梳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及其实现路径,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参考,颇有必要。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⑥它深刻揭示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和社会生产中的先导作用。⑦生产力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①。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见它是核心中的核心。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萌芽
“科學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科技是“一般”生产力。基于当时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时指出“在这些生产力中包括科学”;②他还指出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③。由此可见,马克思将科技与其他生产力因素并列,没有突出其特殊地位,这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相一致。对此,恩格斯对马克思关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思想进行精辟概述,“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④。这一观点后来被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继承和发展,但均没有突破至“首要”或“第一”的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信息生物、空间、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生产力实现了巨大飞跃,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这一切无疑是在科学技术发挥领先和主导作用基础上发生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渐开国门,融入了世界发展潮流中。邓小平显然预见到了第三次科技浪潮将给中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1975年前后,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在一次听取中科院负责人汇报时,他提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⑤。在准备向毛泽东汇报科学院起草的《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他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⑥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主动要求管科学和教育。他认为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从《邓小平文选》第一卷所收集的邓小平在1978年前所作22篇报告或讲话中,有8篇直接关系到科学和教育,可见他对此的重视程度。1977年5月他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并以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成功做法为例来说明科技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⑦邓小平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在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认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①,并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作为他所要讲的问题中的第一个,肯定它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通过分析,他强调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关键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②。“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而这两者构成了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③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上述有关论断表明邓小平的“科技是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已同“一般生产力”有明显区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生产力诸要素不处于同一层次,其作用更大。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形成
1978~1988年间,尽管没有明确地把科学技术上升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但邓小平在很多场合继续强调科技的重要性。十年间他视察了全国不少地方,也出国访问多次,其间的所见所闻为他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准备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量的积累使邓小平对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思考出现了质的飞跃,最终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及江苏等地后,提出发展经济的三个战略重点,即“农业”“能源和交通”及“教育和科学”,而后者是关键,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④在江苏,对1977~1982年6年间工农业总产值翻番的情况,他饶有兴趣,便问到“你们的路子是怎么走的?”当得知首要一条经验就是江苏依靠上海的技术力量,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邓小平深受启发,他再次强调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性。⑤江苏的经验让邓小平对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一些合资企业取得的成就及特区的快速发展使邓小平切身感受到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对一个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后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他再次深刻认识到科技、管理(“管理也是知识”⑥)的重要性。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再次提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提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在那段时间,邓小平访问了不少发达国家。他在与外国领导人交谈时,开放、科技的作用常是其谈论的话题之一,而且总喜欢把我们的科学技术状况与现实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欧洲比较开放一些,特别是技术上开放,我们比较满意”①。1988年9月5日,他会见了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在总结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新形势、新经验时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②这句总结反映了邓小平的一贯作风,敢于突破,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此后在许多场合,他不断强调这一论断。1 991年他进一步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③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他再次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④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准确地揭示了科技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起的首要作用,是对马克思科学技术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992年后该观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如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基本方针,并重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主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分别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
二、邓小平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途径的可贵探索
邓小平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而且伴随该理论的形成,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实现途径上也作出了精辟论述,为后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作了较好铺垫。科技转化为现实、直接生产力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等多方面因素。对此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要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①;二是要有具体的转化措施和科学的管理体制②。下文分析邓小平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途径的可贵探索,以益于今天的现实。
(一)改革科技体制
邓小平认为体制或制度是根本性的问题,完善体制或制度需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1992年,我国经过了14年的改革开放,在科学技术体制建设方面已卓有成效,但他还是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③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提出重建科委(即今天的科技部),由科委统管科技事宜,并解决组织机构问题。他的建议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确保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顺利发展。他认为要完善科研机构,要加强应用科学研究,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科研部门、企业生产部门与高等院校要紧密结合。在科研机构与项目的确定方面,他认为高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成为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重点大学要逐步加重科研分量,增加科研任务。从科研队伍的数量来说,若干年后学校的科研机构也许同专业研究机构大致相等。生产部门也会有搞基础科学的,但要着重搞应用科学;科学院和大学可以多搞一些基础科学,但也要搞应用科学。④
分配体制方面,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邓小平认为体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调动积极性。要争取时间,快一点调整好。⑤在当时,分配体制调整主要体现在工资和奖金上。在邓小平的关心和支持下,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陆续出台,全国开始实行专利制度,这为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经过市场转化成商品、创造现实的财富找到了有效途径,权利人可以依照法律收取专利许可使用费,科技工作者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此外,邓小平指出应改善知識分子的待遇,他在1989年总结改革开放十年来经验教训时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必须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待遇。①
在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方面,邓小平精辟指出要破格选拔人才,不论资排辈。要创办高科技中心,吸引人才,对尖子人才要提供较优厚的待遇;最好的人才不用才是真正的浪费;要进行机构改革,在行政上不要干扰科学家,让他们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后勤要实行专人管理制度,让科技人员不再分心。他还提出了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真正实行党政分开,内行领导。对科技人员要实行奖励制度,重点在奖;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应当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在制度上要想办法吸引留学生回国,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是一个好办法,并要形成制度。②在干部建设上,专业知识和能力应成为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③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学位制度和学术、技术职称制度,恢复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刊,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制度,如开设旅游专业等。
(二)重视教育、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④,“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⑤,“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⑥,这些观点足见教育在邓小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在评述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说:“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⑦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表示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⑧,反映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在南方讲话中邓小平依然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足见他对科技、教育始终如一的态度。
邓小平认为“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要靠教育”①。在培养人才方面他提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②,“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③,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科研要靠教育输送人才,“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我们要把从事教育工作的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④。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从科学、技术和教育人手。在一篇讲话中,邓小平对教育机构、教育制度和教育质量做了细致、精辟的论述,为后来教育体制勾勒了一个大概、科学的轮廓。⑤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⑥。邓小平给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⑦,高度概括了他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方针。他对提高小学教师待遇、设立特级教师制度、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等也都提出自己的看法。⑧
在尊重知识和人才方面,邓小平大胆采取措施改变“文革”中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做法,在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他果断提出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并用“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的观点来论证广大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⑨行动上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知识分子恢复名誉,摘掉“臭老九”的帽子。他进一步深刻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日益重要的地位,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比重会发生变化,“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⑩。这些观点和行动为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热情,焕发出他们身上的巨大能量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此后若干年绝大部分科技工作者满腔热情地工作,为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验证了“科技变动力,动力创造出物质生产力”的一般规律。邓小平多次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⑪要发展科技,只有给知识分子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党和政府应为那些经过挑选出来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①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②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③。他从自身的经历、经验出发,阐释人才的重要性:“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对使用人才的问题重视不够”,“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要求“放手地用人”、“尊重人才,广开进贤之路”。⑤“在人才的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⑥,“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⑦。他还把人才问题和领导者的水平联系起来,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⑧。为此,他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及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等主张和措施。⑨这些为我国后来在科技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创造了积极条件。
(三)引进技术,利用外国智力
当今世界发展一日千里,特别是科学技术。邓小平一贯主张并极力推行开放、合资、技术转让等。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⑩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邓小平强调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⑪。早在1975年8月,邓小平就大胆地提出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的思想,“外国都很重视引进国外的新技术、新设备”,我们争取多出口一些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①1992年南方讲话中,邓小平再次重申了“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②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利用外国智力,主要是利用外国的科学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但要是合理地利用。这体现了其“完全或基本上处于没有外援的状况,主要靠自力更生。没有外援也有好处,迫使我们奋发努力”③的思想。我们要想真正地发展,长远来看,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他的这一观点在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中就有所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际科技合作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授予在双边或者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中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等组织。
(四)突出自力更生、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
先进的核心技术及根本性的创新能力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发来完成,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开放、引进都是为提升国内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改革科技体制,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引进技术、利用外国智力,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自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并使它们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其创造的高科技成果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直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科学技术创新方面虽有引进,但主要的核心技术很大程度上仍要靠自力更生。1975年第二次复出的邓小平在整顿期间提出了加快企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1977年他第三次复出后果断决定恢复高考制度,大量招生,便是为培养自身创新能力、走自力更生和自我研发道路所作的基础性准备。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宝钢时指出,“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④,要求企业必须善于把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要培养我们自己的科研力量。邓小平指出:“在高科技领域里要投点资,投资不能太少,起码要做到在若干领域里,人家有的我们也有,不一定比人家更好,但要有。”⑤他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①
毫无疑问,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主要是指我们在引进、参考其他国家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非全靠引进带来的物化商品。邓小平指出,任何项目或工程不能完全照搬过来,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技术和自己的创造。②这些讲话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在吸收、借鉴他人的技术时,要立足于自身,要提升自身的研發和创新能力。引进技术是手段,其目的是为我所用,引导创新。直到今天,邓小平的上述观点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直至十一号载人航天航空飞船成功发射,神州系列主要负责人都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力地证明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航天航空领域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收获,同时也说明了只有自主创新的东西才会带来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三、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时代价值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国际层面,面对环境污染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等压力,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带来不确定性,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公共健康危机所引致的全球产业链断裂,给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层面,产业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技术的需求,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发展制造障碍,中国脱贫进入攻坚克难阶段等,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价值及重大意义可以通过当下正在发生的两起典型事件得到证明和彰显。
一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美国意图遏制中国高新科技发展。针对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不惜打破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获得相对和平与整体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自2017年初对中国发动了持续至今的贸易摩擦,其本质就是美国意图对综合国力与其日渐接近的中国进行科技发展的遏制,以便继续保持着冷战结束以来其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和独霸地位。美国特朗普当局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强制技术转让,③某些企业或个人盗取其商业秘密等,均是围绕科技展开的无稽之谈。美国发起这场持续时间不定的贸易摩擦意在遏制中国进一步和平发展以保证美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其中的关键就是抑制中国科技的发展,因为科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依赖和动力。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①在各类创新领域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影响日渐扩大,体现在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高科技的竞争。
二是新冠疫情防控。2019年底开始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防控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挑战。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及疫苗研发,需要各国科研机构和人员的密切合作。当然,疫苗、药品的开发依赖于各国科研人才的投人多少及水平高低。研究人才多、能力强、水平高的国家,就容易研发成功。研发成果不仅能造福本国人民,还将造福他国人民,这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国家形象甚至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可见,人类今天及未来取得与病毒斗争的胜利及相关药物的研发,只有依赖科技才能实现。
不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公共健康的维持与保障,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科技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巨轮,现代社会没有它,将会寸步难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努力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决策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指南。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如何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指导下激发出中国人民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一重任落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肩上。只有真正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将其贯彻到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②。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我国经济的腾飞,邓小平这一思想及其对这一思想实现途径的宝贵探索会更见光芒。回顾并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对切实提升和增强我国创新水平、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只有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摆脱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创新能力发展和提升而制造的困境,进而在科技领域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自强。
(责任编辑 梁灏)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8页。
①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21世纪干部科技修养必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④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December 2017,pp.225.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2020年1月15日)第一章“知识产权”与第二章“技术转让”,人民网,http://world. people. com. cn/n1/2020/0116/c1002-31551487.html。
⑥《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1页。
⑦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②《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0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⑥严家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2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6 8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26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5页。
③严家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7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⑦《科学发展观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最新理论武器》,《光明日报》2006年6月6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页。
②董瑞华、唐珏岚:《<资本论>及其手稿在当代的实践与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7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5-9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5页。
④《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5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41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1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8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9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⑪《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41页。
②国务院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侨务》,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2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9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邓小平基本理论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5-406页。
⑩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⑪《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页。
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0页。
③马忠法、彭亚媛、谢迪扬:《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的法律辨析》,《国际经济合作》2018年第6期。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92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