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上(组诗)
2020-11-12林目清
作者简介:林目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张家界市国际旅游诗歌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日报》《星星》《草堂》《绿风》《芙蓉》《文学界》《湖南文学》《创作与评论》《参花》等。诗歌入选《中学生朗诵诗100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心尖上的花蕊》《远去的村庄》等。
蝉鸣声声
蝉鸣,一阵紧似一阵
抽心痛着
痛入声里,战栗
渐渐散落飘远
扎入地心
从哪里聚集那么多痛
在此会聚,炸裂
痛着你,痛着我
痛着这个世界此时最痛的人
痛着此时一块乌青的天
云碎,鸟惊
时间在追赶死的逃亡
生命抗争,英雄远逝
暴雨欲来,狂风起
世界在这个季节隆重举行纪念仪式
重生之痛再次潜伏
从时间与生命里捞出我活着的内容
赶时间的人总是在路上
时间编织他们的生命
停下来的时间是死的
如果把生命分成若干段
许多段是空的,虚无的,腐朽的
我要尽可能地奔走,不要停顿
让时间活着
让时间变得可感而真实
让时间变得有持续的生命力
回首人生
常看到我许多虚晃的影子
而真实的自己,还够不上
一块墓碑的硬度
所做的事情,还够不上
刻上碑文
时间之上
时间之上是新世界
最自由的是鸟
时间之下是旧世界
最自由的是鱼
新世界不断凋敝
成为旧新世界的鱼饵
昨天和夜色是古文
太阳是翻译
不断把它们翻译成今天的阳光
那些星星和月亮是甲骨文
太阳不愿意翻译
把它们藏在时间的背后
作为辞海中每个汉字由来的注解
今天的存在
都是生命产生与消亡的显影
无论风霜雪雨
都是在标注那些艰难存在下去的理由
我花一生是把自己的生命
活进另一些生命里
去储存明天
我从一根枯枝里
找到了恐龙的骨灰
我从时空掉落的一些声音里
找到了那些遗失的古诗词
我从一首诗里找到了杜牧的杏花村
我翻开一篇课文与屈原一起流放
舀一觞月光与李白同饮
游离于时间之上,阅尽人间烟火
笑看所有的皇陵
死去的声音
有种声音,来了又去了
螺,在追听这种声音
从沙漠追到大海,从北追到南
声音在空中消逝,似潜逃于水中
螺,入水而追
潜伏在水底探听这种声音
贴着耳朵打探了数千年
全身都结了壳
也没追踪到是什么声音
只觉得声音的尾巴
还在微微摇晃水波
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远
谁也无法抓得住
螺,彻底失望了
纷纷从大江湖海、小溪池塘中
爬上岸来
螺,一上岸就聋了
如今世界的噪音分贝太高
吵闹声一下震破它们耳鼓
螺聋了,找不到生的方向
慢慢死去
它们尸骨布满了沙滩及所有的水岸
有人拾起螺壳一吹
一种奇妙的声音破空而来
带着远古世界的音色
幽远纯净而绵长
突然一下,让世界得到了安静
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世上万物
我知道原本不是现在这个模样
只是我在来的路途耽搁太久
我与这个世界的相遇
让我无法想象,若如期相遇
世上万物该又是怎样
我原本应该看到的世界,已不存在
我知道许多事物在我之前都来过
但它们都消失了
正如我的父亲,我的先人
以及从前的犁铧锄头,刀和火种
我们可以从土里长出的庄稼
找到它们来过的影子
一切都将以自己的方式消失
一切都将以自己的方式到来
我在這个世界,应该做点什么
才能证明我的确来过
我问山,山说它原本不是山
我问水,水说它原本不是水
我问石头,石头说它每天都在改变
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并没有很久
如果不是刚才石匠开山炸石修路
它还坚挺在崖壁上
我们都无法预期自己最终变成怎样
但我们可以选择消失时的状态
我现在要给时间留下遗嘱
我要申请最后变成一坨泥土
而不是化为云烟
哪怕是石隙中的一粒渣土
土,总会长出一些东西
即使是苔藓,也在不断绵延生息
不断证明,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一片落叶叼走了我的青春
这里的每一片叶子
从土里吐出,从树枝头吐出
从一次梦的冲动里吐出
被一线线光
扯开成土的翅膀
或低或高,都在呼唤飞翔
飞的欲望在风里
飞的理想在云里
飞的爱在雨里
飞,娇美的姿态
让所有的星星落下
开满漫山遍野的花
一片月牙
吹开,又吹落
叫天子,蒲公英花
把飞的图腾化为最美的声色
落下来,化为这里的山径古道
小溪流水
时间在这里聚满又消逝
多少青春在此气宇轩昂
多少生命在此堆积又消亡
那些没有名字的记载
都存活在树木花草的演绎中
我刚走近这里
一片落叶
就叼走了我的青春
(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