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表征

2020-11-12肖德荣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9期
关键词:禅宗家具茶文化

肖德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现阶段,我国的文化消费质量依然偏低,文化消费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近些年文化与消费的说法日益受关注,并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多次提到,中央会议精神明确了大众消费体制的完善对消费结构的改变的积极作用,肯定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消费是人民的精神食粮,是人民构筑美好生活的途径依赖之一,文化消费质量的提升还需健全的现代文化产业规范和市场机制,先进现代文化经济政策,创新性文化产业形态,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是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界和学术界也渐渐关注文化消费在消费文化中的占位比,但是我们单单只看到文化消费支出或者文化的生产值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容易产生重“质量”而轻“质量”的错误导向,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更深远的层面来看,关注文化消费质量提升更有利于使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从而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精神食粮日益增长的需求[1]。

“禅”来源于古印度的宗教哲学,在汉代被传入到中国,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式,经过漫长的历史沉积与发展,在我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和内涵的禅文化。禅可以说是一门智慧哲学,它关注事物的本性,通过追求自然的思想达到悟道的境界,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中早就有崇尚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禅宗的思想理论,体现的是一种追求自然恬静、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禅意文化和茶文化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相互影响之后,逐渐融合成了独具我国特色的“禅茶文化”。禅茶文化是我国众多优秀文化成果中的杰出代表。现阶段,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次的生活,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成为人们的追求。禅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具体某种形态,它讲究因人而异,其本来的气质在于宁静、专注、清明,刚好和我国对传统技艺所追求的自然、朴实的风格相吻合。为家具物品赋予文化意义已经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点。因此,通过富有文化意义的禅茶家具的创新设计来提高文化消费质量,成为推动家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势在必行。

1 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概述

1.1 文化消费质量

文化消费简单的说主要是指通过购买与文化知识有关联的消费物品的,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消费方式,包括文化教育产品、商业环境、参观展览等。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消费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诠释,文化消费的内涵日渐向科技化、大众化、国际化扩展。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就最早提出了文化消费的概念,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世界各国开始谋求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研究也随之开始,研究者也渐渐开始研究和关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同于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结构,文化消费质量的内涵显得更加丰富,要准确刻画文化消费质量的内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至今仍然很难获得相关文献,对此有明确的论述,直到2016年何昀在文化消费质量:内涵刻画、描述性评价与现状测度中,通过对研究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以及请教专业行家,再进行多次研讨论证,获取人均文化消费额,以及人均消费在支出总额中文化消费的占比、文化消费和收入的对应关系、文化消费本身的构成要素、文化消费的组成和文化消费的成本以及文化消费的效能方面等等,多层次的分析解读了文化消费质量的含义[2]。

图1 “雅静缘”座椅

图2 “自然艺匠”座椅

1.2 禅茶家具

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器物上的落实与升华。禅茶文化主张朴实自然的生活境界及“正、清、和、雅”的文化精神。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讲究一个“正”字,道家文化集中体现一个“清”字,佛家讲“和”与“气”字上。归纳来说儒家养正气,道家修清气,佛家讲和气,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又称雅文化,“雅”字体现了其文化精神。我国传统文化中以“正”“清”“和”“雅”的有机结合,完美的诠释了茶文化的精神。禅茶家具的特点是指引用禅茶文化理念设计创作的各类家具,它既有产品的功能属性,又具有禅茶的文化属性,禅茶家具的设计即设计师利用禅茶文化的视觉元素,融入家具设计的造型特征中,体现禅茶家具的文化精神内核,以体现家具文化价值和品牌力,从而带动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 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创新的关系

张剑锋(2008)就通过“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对比,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在文化消费质量方面所存在的几个问题,他认为文化的高雅化是提高文化消费质量的一个路径[3]。李涛(2014)他指出了我国文化消费供给跟不上需求的脚步,尽管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再加上在文化供给的规模上和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还有文化产品以及服务方面的创新不够,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文化消费的需要[4]。陈智国(2014)指出限制文化消费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高品质的文化产品[5]。陈宇洁(2014)强调通过开拓文化消费目标群体,带动和激发文化消费创新化,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是提升文化消费质量的有效路径[6]。肖德荣(2014)提出: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可以使消费者精神和心理上得到提升,提高消费者素质。文化创意融入物质产品中,可以提升物质产品的消费效用,激发消费者的欣赏兴趣。且通过对有益于思想健康的文化产品的消费,人们的身心得到愉悦,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文化消费质量视角下的禅茶家具创新设计,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同时其社会属性也显而易见。提升文化消费质量是禅茶家具创新设计的最终目标,但通过消费质量的提升,消费者也被禅茶家具的创新设计所影响。文化消费质量的提高促进禅茶家具的创新设计,反过来优质的创新性强的禅茶家具又带动和影响文化消费者。通过产品文化层面的设计,能够满足用户平静安定的精神需求,从而提升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培养和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

3 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原则与途径

3.1 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原则

3.1.1 人性化原则

禅宗强调人主体地位的回归,禅宗所有的思想精髓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首先,禅意家具设计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和人的主观感受为出发点。在具体的家具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具产品的功能性需求,以及实用性需求,这个层面的需求就应该涵盖它的使用功能、安全功能以及家具结构与人的生理尺寸,然后是考虑家具造型设计的视觉美感,人们在体验家具时,所能感受到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就是禅的意境。

3.1.2 生态性原则

禅宗的“自然观”认为人的本源来源于大自然,也应当回归大自然,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充满佛性,因此禅宗的核心思想就是顺应大自然,倡导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思想放在现阶段的现代家具设计中,同样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家具设计的生态化理念讲究就是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始终以生态性原则为第一准则,尤其是纯实木家具其原料完全取材于大自然,然而木材是不可再生资源,取材是有限度的,在选用实木作为家具时,要合理利用木材的不同特性,将这些性能用到恰到好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最大限度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家具在生产过程中,加工工艺、生产流程中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家具成品的环保性能对使用者有没有不良影响。只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位,将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甚至无危害,才能保证整个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性。

3.2 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途径

3.2.1 纯粹的家居设计形态

我们通常所说的“空灵之美”就是受佛教的禅宗思想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它提倡摒弃尘世中一切多余的杂念与欲望,去寻求自己内心里的清净,这也是现代家具设计市场所未能达到的艺术境界,在家具造型设计过程中,抛开其余的个别因素,纯粹的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为设计而设计,去除多余的装饰纹样和繁复的造型,采用简单的几何形造型元素打造家具的形态,简洁流畅的禅意家具,简约而不简单,渲染了一份清静淡雅的家居环境,满足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同时,更能体现一种禅意的精神氛围[7]。(图1)笔者最近设计的一款名为“雅静缘”座椅,借鉴了禅椅的宽大空灵的造型,营造摒弃一切杂念与欲望,去寻求自己内心里的纯厚的安宁,体现了文人墨客追求雅致、美好生活愿景。“雅静缘”座椅设计形态简洁空灵,尽力体现宁静、文雅、和谐的家居生活状态,因“家具”之美,体验纯粹的家居幸福感,让每一个行走其间的人,感受到韵中的生气与空间中的动静,意在境中其乐无穷[8]。

图3 “万物素生”座椅

图4 包容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

3.2.2 天然材质和传统工艺结合

禅宗的自然观,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特别是禅宗“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很多竹木质家具都关注家具的原生态特性,尽量保持家具材质本身的质感和纹路,减少后期加工,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家具材料的选择提供更多的空间,但禅茶家具在禅茶家具在材质的选择一般多选用天然的材质,如:竹材、木材、石材、天然麻、藤类材质。另外,禅茶家具在后期加工的过程中较多地运用传统的工艺技巧如:榫卯结构、编织技艺。而且中国传统竹木质家具技艺精湛、制作精良,尤其是榫卯的技艺更是巅峰造极。禅茶家具将天然的材质和传统的工艺结合,完美的演绎了东方竹木作的意境之美。(图2)“自然艺匠”座椅,结合了禅宗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利用现代竹材体现了当今社会的自然观,特别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运用榫卯结构的技艺使座椅形态浑然一体[9]。

3.2.3 采用朴素淡雅的家具原色

禅宗思想讲究的意境是一种清净、空灵的环境,给禅者提供一个清净的思考氛围,让禅者能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并能在安静、静谧的环境下得道。这样才能更好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禅意家具设计中,禅意的体现除了通过简洁的造型和天然原始的材质,以及传统工艺表达之外,还体现在家具自然原色的呈现。在家具设计中,家具的整体色调对空间环境的氛围影响很大,不同的色调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家具色彩是家具设计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禅意家具的色调素色居多,多采用材质原始的颜色。如:原竹的淡黄赭、梨花木的淡褐色、樱桃木的红褐色、橡木的浅黄色,都是材质本身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素雅、纯净的感觉,比较容易渲染出安静、平和、冥想的禅意空间环境[10]。(图3)“万物素生”座椅,结合了禅宗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简洁的造型和天然原始的竹材质,以及传统工艺表达之外,还体现在家具自然原色的呈现,体现了中国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君子风范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表现了中国人的美好崇尚竹情节的生活特质。

3.2.4 传递精神内涵和设计理念

禅宗思想的“心性论”主张的是内心空灵明净,追求的是主观精神上的升华,现代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思充实,和禅宗追求思想上的主观感受的境界不谋而合。而现代家具设计,已经从单纯满足大众生活的实际功能需求,逐渐成了承载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对家具设计的评价不再依托对家具设计理念的说明或者简单的视觉效果,而是通过用户的实际体验,从体验中去体会、去感受产品所要传递的理念,就如同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境界。禅文化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禅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格局中,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11]。禅茶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所谓的“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可见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度包涵了不同的文化精神。这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该思想具有一定特色和创新(图4)。

4 结语

从文化消费质量角度探索创新设计的包容性,是一个新的研究路线。传统技艺的创新设计既需要政府对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的政策包容和制度包容,也需要社会组织、公众对政府治理行为的包容。笔者尝试创新性提出传统技艺结构的演变、创新型体制的存在、传承与创新的渐强是传统技艺创新设计的实现条件;将中国茶禅文化与禅茶家具设计相结合,并通过设计实践案例进行了验证,从文化消费质量的角度为现代家具产业如何焕发新的活力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猜你喜欢

禅宗家具茶文化
禅宗软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