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化视阈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与实践

2020-11-12丛何杨迪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华高职

丛何 杨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5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在此历史背景下,作为育人重要阵地的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新时代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1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够。学校为达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往往在职业技能和专业课上下功夫,“大学语文”课程往往更改成应用文写作或者干脆删去。拥有“大学语文”课堂的高校寥寥无几,且往往压缩了学时,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学生也因为重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常常不爱听也不爱学,认为此类课程“纯属浪费时间”的学生不在少数[2]。

传统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讲法一般为赏析法,教师根据作者或作品进行单元授课,教学内容往往局限在名家名篇。教师讲法多为先介绍作家生平及生活的时代背景,再对作品进行逐字逐句的赏析,最后以作者的文学地位作结。这种授课方式优点是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所讲授的名篇很多都已经在中学学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重复授课只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厌烦感,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对学生人文素养乃至综合素质提高造成了很大影响。

教育生态化理论指的是要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和谐、开放、创造的新型教育系统,使整个育人的时间、空间都充满人文的亲和力与和谐的育人氛围,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整体”。教师应在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生态化理论背景下,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将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有机地融合,使学生从忽略语文到热爱语文,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只闻其名转化为耳熟能详,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教育生态化视阈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革实践

为深化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打造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气象,笔者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授课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语文”课程授课计划表

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选择的十个教学模块都为从先秦至清代极具代表性或趣味性的作家作品。教师在授课时先讲作家作品,然后从作家作品的某一个切入点着手,引申到涵盖了文艺、服饰、爱情观等学生较感兴趣的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学生在中学期间是否学过该作品,这种新型讲法都打破了学生惯有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感受上有较强的新鲜感。这种“同而不同”的授课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化庄为谐”的课堂教学中学到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也在“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动手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以《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与节俗文化》一讲为例,笔者打破原有鉴赏课程的常规结构,采取了教育生态化视阈下“大学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实践,教学过程如下:

2.1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公共交流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单。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通过网络下载相关文件,并运用百度百科、习古堂国学网、古诗文网等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对作家作品由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转变成有一定了解。

2.2 课堂实施

2.2.1 导入新课

因为在课前已经给学生布置了上网自学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无需再重复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反馈自学内容,教师在课上答疑并顺势引入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

2.2.2 三重鉴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在课堂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教师在寓教于乐的授课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一重鉴赏:从“笛怨”切题,教师选取由《梅花落》改编的《梅花三弄》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从作品景物着手,观看“落日”“暮云”“染柳烟浓”等图片,在头脑中形成李清照茕茕孑立在落日的余晖之下,满目苍凉,却不知“人在何处”的立体画面,并感知其内心思绪。

第二重鉴赏:教师从词作展开,介绍元宵节闹花灯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俗文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花灯的历史,感受灯节的氛围,感受传统节俗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展示南宋李嵩《观灯图》以及相关热闹的视频,着重讲述宋代元宵节的节俗文化及娱乐活动。宋代的女子平时不能轻易出门,但在元宵之夜是不受拘束的,家中的男子也不能跟随。而李清照夫婿早亡,年老体衰,早已失了观灯看表演的心境。教师用灯火通明热热闹闹的上元节视频与拱门边扶案而立似无表情的李清照相比,更衬其凄凉心境。

第三重鉴赏:让学生学剪简单的窗花。窗花是从古至今年节的一个重要标志,红彤彤的窗花寓意着美好与吉祥。学生自行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师演示及视频讲解学习剪窗花,教师在教室内巡视,对需要的同学予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剪窗花实践完成之后,教师则根据各小组成员窗花成品数量及质量等进行评价,指出几种共性的不足及剪窗花的注意事项,并和班级同学及窗花作品合影留念。

2.2.3 跟读录音

跟读录音是从音韵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作品。学生先自告奋勇上讲台前朗读作品,但大多读得急促又无美感,班级整体评价不高。然后,教师播放由国家一级播音员配乐朗诵《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音、景、乐三者相得益彰,把学生带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示范作品读罢,学生感觉意犹未尽,教师再组织学生找出自己与播音员朗读的不同轻重音及语调差距,引导学生加强语感。此后学生重新朗读词作,效果大不相同。

2.2.4 对比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通读李清照其他时期作品,让学生体会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写作风格。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拘泥于答案,感悟李清照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风鬟霜鬓的老人的内心变化。同时师生共同欣赏配图,讨论每幅图各自对应李清照的人生阶段,使学生对《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2.2.5 总结评价

教师针对作品提出问题,学生可以自由讨论然后予以回答,加深对作品各个层面的理解。

2.3 课后提升

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用网络在线答疑等方法加强师生课后互动。网络在线答疑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细化所传授的知识理论,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促进了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得教学活动未来开展得更加完善。此外,很多学生在社交网站或朋友圈晒出课堂所剪窗花,教师和其他同学予以点赞和评论,这种良性互动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及实践热情。

2.4 课程小结

教育生态化是一种教育价值观体现,它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看成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命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本课程依据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提升三大传统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实施部分开发成导入新课、三重鉴赏、跟读录音、对比研究与总结评价五大模块,让传统知识讲授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融合,使之具备寓教于乐的“生态整体”特征。教师使学生在积极的准备状态下参与学习讨论与实践活动,让他们相信“我能行”“我能做”“不怕错”,从而对学习知识和动手实践满怀信心,增强其自主参与意识。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成功转变了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构建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3 难点与挑战

教育生态化视阈下“大学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可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语文课堂听课效率,对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有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大学语文”课程属于文化素养类课程,其内容不仅涵盖中国古代名家名篇,还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等内容,要如何将课程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教师一开始在备课过程中觉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应用文写作等内容不相关,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硬性联结在一起。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一些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直接产生联系,但优秀作品中蕴含的某个或某些思想或表现确实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联系,如阿城《棋王》可以引申到中国棋文化,求职信可以引申到干谒诗,达·芬奇《生与死》可以引申到中国古代哲学或文学作品的时空观与生死观,法朗士的《塞纳河岸的早晨》可以引申到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词等。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对学生有教育意义或对求职有帮助的中国现当代名篇、外国名篇,以及部分应用文写作内容纳入到“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来。

其次,教师备课难度大,对教师知识广度要求较高。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学生潜在的感悟篇章与文化美的能力。但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猎广泛,因此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课前准备。

最后,“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养类课程,但高职文化素养类课程并不局限于“大学语文”。许多高职院校开设如“中国民族器乐鉴赏”“国画名家作品赏析”“中国饮食文化”“中华民俗与节气”等公共课程,教师也大多单纯教授课程相关内容,少有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导致学生只学到单一知识,广度不够,思维较受局限。而进行了以教育生态化为背景的教学实践之后,师生互动和学生学习效果则大有改观。以“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视角从中国八大菜系徐徐展开,引申到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的宋代饮食习惯,及苏轼《东坡论食两篇》与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饮食的理解更为深刻,也可以使学生对名家的认识更为丰富立体。

4 结语

在教育生态化视阈下,教师根据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打破传统“大学语文”理论教学的局限,创造性地将“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大大提高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效性。此举不仅使教师业务水平整体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高职新“大学语文”教学高效快乐的课堂授课方式,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针,同时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德育、智育及美育的良好举措。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中华高职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