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桃品种抗寒性分析研究
2020-11-12赵雪辉陈双建成继东曲雪松
赵雪辉,陈双建,成继东,郭 华,曲雪松,安 栋,李 智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桃(AmygdaluspersicaL.),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原产中国,栽培历史在3 000年以上[1]。我国桃品种极为丰富,主要有油桃、毛桃、蟠桃及碧桃等不同变种。桃子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粗纤维、以及有机酸、糖分和挥发油等营养成分[2]。桃子的主要成分是蔗糖,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含量较少。果胶颇多,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桃子的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桃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此外,桃仁有活血化淤,可用于辅助治疗。桃胶可用作粘接剂。
温度是果树重要的生存因子之一,温度通过影响果树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低温的影响主要是冷害和冻害。当冬去春来时,气温开始渐渐回升,果树逐渐解除休眠状态,果树抵御冷害的能力较弱,尤其当异常升温3~5 d后,突然遇到强寒流的时候,果树更容易受到冷害[3]。当果树遭受低温时,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呼吸强度逐渐降低,减少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4]。果树花器官受到晚霜冻害时,由于花芽和幼果抗寒性相对较差,花期和幼果期更容易发生冻害,直接影响到果树全年的开花授粉和坐果,极有可能造成果树减产或是绝收,甚至还影响果树以后的生长。果树每年因霜害、冻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分析果树的抗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极早蟠’是通过芽变选育的极早熟蟠桃品种,其变异性状稳定,表现出超早熟、结果早、品质优等特点。露地、大棚栽培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经高接和育苗繁殖,生长结果良好,变异性状稳定。‘极早蟠’的果实发育期仅需要45 d,与其他早熟品种相比而言,‘早露蟠’比它晚熟20 d,目前成熟最早的‘早美’‘春蕾’等超早熟水蜜桃也比‘极早蟠’晚1周左右[5]。
‘脆玉’是以‘大久保’为母本,‘兴津’油桃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脆玉’糖酸比适中,果实口感脆甜,果实风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香甜、品质上等,属于中熟品种类型。果实硬度大,货架期较长,成熟期正好属于桃果实空挡期,果实市场价值优异,是一个发展前景比较好的早中熟桃品种。
‘金美夏’是以性状表现优良的‘夏魁’为父本、油桃品系‘81-3-10’为母本,杂交选育的油桃新品种。果实近圆稍扁形,外观鲜红油亮、干净,果形漂亮,鲜食品质优良;中熟品种,果个大,平均单果重300 g左右,果肉呈红黄色,口感甜多酸少,硬度高,适合长途运输。多年未发现有裂果现象[6]。
目前,有关果树的抗寒机理方面已被广泛研究并取得很大进步。赵秀梅等[7]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8个桃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评价;赵红军等[8]通过利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扁桃枝条的影响来研究其抗寒性。植物体内相对电导率变化、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本试验选取蟠桃(‘极早蟠’)、毛桃(‘脆玉’)、油桃(‘金美夏’)这3个优良品种,对低温胁迫下其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桃树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来自山西果树所的蟠桃(‘极早蟠’)、毛桃(‘脆玉’)、油桃(‘金美夏’)。选取充分成熟、长势相近、树冠部位和方向一致、粗度相对一致的1年生健壮枝条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备
试验试剂:去离子水、10%TCA、0.6%TBA、石英砂、3%磺基水杨酸、冰乙酸、5%茚三酮试剂、甲苯等。
试验仪器:电子天平、三角瓶、真空干燥器、水浴锅、电导仪、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沸水浴等。
1.3 试验方法与指标
1.3.1 低温处理
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重复。取‘极早蟠’‘脆玉’‘金美夏’的休眠期成熟枝条若干,用自来水冲洗表面污垢后,然后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分别冲洗3次,并将干净的纱布湿润后包好已经冲洗干净的枝条,将其放在塑料袋中。按试验设计的低温分组,将其放在-20 ℃、-25 ℃和-30 ℃3个温度梯度冷冻室,处理约24 h,取出后在冷藏室缓慢解冻,然后在室温下放置1 h。
1.3.2 相对电导率值测定
相对电导率值的测定参考高俊凤[9]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1.3.3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丙二醛(MDA)测定采用TBA法[10]。
1.3.4 脯氨酸含量测定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11]。
1.4 数据处理
本试验的数据统计及图表制作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版),结果分析应用SAS(9.0版)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桃枝条电导率的变化
由图1可知,3个桃品种电导率介于38.30%~44.47%之间,当-20 ℃、-25 ℃低温处理24 h后,‘脆玉’电导率最高,但其与‘极早蟠’‘金美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0 ℃低温处理24 h后,‘金美夏’电导率最高,但3个桃品种枝条电导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0 ℃处理时‘金美夏’的电导率最大,-30 ℃低温处理时‘脆玉’的电导率最小。
在不同低温(-20 ℃、-25 ℃和-30 ℃)处理下,‘极早蟠’和‘脆玉’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金美夏’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上升。在-20 ℃、-25 ℃低温处理下,‘脆玉’枝条的电导率高于‘极早蟠’和‘金美夏’的电导率,‘金美夏’枝条的电导率高于‘极早蟠’枝条的电导率。
2.2 不同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桃枝条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从图3可知,在-20 ℃低温处理下,‘极早蟠’和‘脆玉’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极早蟠’和‘脆玉’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均与‘金美夏’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25 ℃低温处理下,‘极早蟠’‘脆玉’‘金美夏’3个桃品种枝条丙二醛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30 ℃低温处理下,‘极早蟠’和‘金美夏’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极早蟠’和‘金美夏’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均与‘脆玉’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图3可知,在-25 ℃与-30 ℃低温处理下‘极早蟠’的枝条丙二醛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这两种低温处理下的‘极早蟠’枝条丙二醛含量都与-30 ℃低温处理下的枝条丙二醛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在-20 ℃与-25 ℃低温处理下‘脆玉’枝条丙二醛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都与-30 ℃处理下‘脆玉’枝条丙二醛含量有显著差异。‘金美夏’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丙二醛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极早蟠’‘脆玉’‘金美夏’的枝条在-20 ℃、-25 ℃和-30 ℃处理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温度不断下降而上升,3个品种枝条丙二醛含量变化在6.35~9.63 μmol/g。-30 ℃低温处理时‘脆玉’的丙二醛含量最高,为9.63 μmol/g;在-20 ℃低温处理时‘脆玉’的丙二醛含量最低,为6.35 μmol/g。在-30℃温度处理下‘脆玉’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高于‘极早蟠’和‘金美夏’,在-20 ℃、-25 ℃低温处理时‘脆玉’枝条中的丙二醛含量都低于‘极早蟠’和‘金美夏’。
2.3 不同品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脯氨酸含量变化
将‘极早蟠’‘脆玉’‘金美夏’休眠期的成熟枝条在-20 ℃、-25 ℃和-30 ℃低温处理24 h后,测定其枝条的脯氨酸含量。
从图4可知,在-20 ℃低温处理下,‘极早蟠’和‘金美夏’枝条脯氨酸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二者都与‘脆玉’枝条脯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25℃低温处理下,‘极早蟠’‘脆玉’‘金美夏’3个桃品种枝条脯氨酸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30 ℃低温处理下,这3个桃品种枝条脯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图5可知,‘极早蟠’和‘金美夏’枝条在不同低温(-20 ℃、-25 ℃和-30 ℃)处理下其脯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25 ℃与-30 ℃低温处理下‘脆玉’枝条脯氨酸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都与-20 ℃处理下‘脆玉’枝条脯氨酸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
3个桃品种(‘极早蟠’‘脆玉’‘金美夏’)的枝条通过-20 ℃、-25 ℃和-30 ℃的低温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均随温度的下降而逐渐上升。3个桃品种(‘极早蟠’‘脆玉’‘金美夏’)枝条的脯氨酸含量变化范围在14.08~56.40 μg/g。在-30 ℃低温胁迫下,‘金美夏’的脯氨酸含量最高,为56.40 μg/g;在-20 ℃低温胁迫处理后‘脆玉’的脯氨酸含量最低,为14.08 μg/g。在-20 ℃、-25 ℃、-30 ℃低温胁迫下‘脆玉’枝条中的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极早蟠’和‘金美夏’。
3 讨论与结论
3.1 枝条电导率与桃品种的抗寒性
本研究表明:当低温处理(-20 ℃、-25 ℃、和-30 ℃)相同时,‘极早蟠’‘脆玉’‘金美夏’3个桃品种枝条电导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桃品种(‘极早蟠’‘脆玉’‘金美夏’)在-20℃、-25 ℃、和-30 ℃低温处理下,其枝条电导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3个品种在不同低温胁迫下,抗寒性没有差异。
在-20 ℃、-25 ℃和-30 ℃低温处理下,‘极早蟠’和‘脆玉’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金美夏’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上升。-30 ℃低温处理时‘金美夏’的电导率最大,-30 ℃低温处理时‘脆玉’的电导率最小。在-20 ℃、-25 ℃低温处理下,‘脆玉’枝条的电导率最高,‘金美夏’枝条的电导率居中,‘极早蟠’枝条的电导率最小。电导率与植物抗寒性呈负相关的关系,电导率低的品种抗寒性强。这说明在-20 ℃、-25 ℃低温下,三者的抗寒性大小为‘极早蟠’>‘金美夏’>‘脆玉’。在-25~-30 ℃的低温胁迫下,‘极早蟠’和‘脆玉’枝条的电导率随温度的下降呈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极早蟠’和‘脆玉’的半致死温度在-25~-30 ℃,细胞受到损伤表现明显,枝条处在半致死状态。因此在-30 ℃时‘金美夏’抗寒性强于‘极早蟠’和‘脆玉’。
3.2 丙二醛(MDA)含量与桃品种的抗寒性
正常情况下,植物体中含有较少的MDA。当植物处于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会加快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速度,也会加强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植物体合成MDA加快,最终使MDA含量升高[13]。有研究表明,膜脂过氧化可使植物细胞膜受损,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会损伤其细胞膜功能[14]。低温胁迫条件下,植物抗寒性强弱还可以通过MDA的含量高低来反映,当植物体内产生的MDA含量较低时表明植株抗寒性较强,反之植物体内MDA含量较高时其抗寒性弱。
通过研究发现:3个桃品种枝条的MD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随温度的下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魏钰[12]等研究一致。随温度的降低,‘脆玉’枝条中MDA含量变化幅度最大,而‘极早蟠’枝条中MDA含量变化幅度次之,‘金美夏’枝条中MDA含量变化幅度最小,说明在低温胁迫下‘脆玉’最易受到伤害。从变化幅度来看,‘金美夏’的抗寒性强于‘极早蟠’,强于‘脆玉’。
在-20 ℃、-25 ℃低温处理时‘脆玉’枝条中的MDA含量比‘极早蟠’和‘金美夏’低;抗寒性强的植物MDA含量较低,结合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可知:在-20 ℃、-25 ℃低温处理下,‘脆玉’的抗寒性最强,‘极早蟠’的抗寒性适中,‘金美夏’的抗寒性最弱。在-30 ℃低温处理时‘脆玉’的MDA含量高于‘极早蟠’和‘金美夏’,这说明在-30 ℃时‘脆玉’受到的低温损伤程度是3个品种中最重的,细胞膜脂化程度最高,抗寒力也较弱,‘金美夏’和‘极早蟠’抗寒性较强。
3.3 脯氨酸(Pro)含量与桃品种的抗寒性
植物体内脯氨酸通常以游离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中,是组成植物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在多种逆境条件下,大部分植物体内脯氨酸大量积累。脯氨酸作为植物细胞质内渗透调节物质,在低温逆境下平衡细胞代谢,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降低质膜受冻害的程度[15]。脯氨酸参与植物的抗逆进程,逆境条件下其生物合成受到影响,含量明显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多少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以稳定植株组织内的代谢过程,提高植物的抗寒性[8]。
本研究发现:3个桃品种枝条的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与杨晓宇[16]关于扁桃的研究结果一致。在-20 ℃、-25 ℃和-30 ℃温度处理下‘脆玉枝条中的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极早蟠’和‘金美夏’。随温度的降低,‘金美夏’枝条中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最大,‘极早蟠’居中,‘脆玉’最小。说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植物受到胁迫的危害越严重,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平衡细胞代谢,维持细胞稳定,同时减轻质膜受冻害程度。在-20 ℃、-25 ℃低温下,‘极早蟠’和‘金美夏’的抗寒性相对较强,‘脆玉’抗寒性相对较弱;在-30 ℃时‘金美夏’抗寒性相对最强,‘极早蟠’相对较强,‘脆玉’最弱。
本试验以‘极早蟠’‘脆玉’‘金美夏’3个桃品种的休眠期成熟枝条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低温(-20 ℃、-25 ℃和-30 ℃)处理24 h下的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分析3个桃品种枝条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其抗寒性,为山西地区桃抗寒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桃越冬保护栽培提供参考。在-20 ℃、-25 ℃低温下,‘金美夏’‘极早蟠’抗寒性相对较强,‘脆玉’的抗寒性相对较弱;在-30 ℃时‘金美夏’抗寒性相对最强,‘极早蟠’相对较强,‘脆玉’最弱。结合山西的气候条件,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6 ℃,平均最低气温-16.7 ℃(经常达到),极端最低气温-26.5 ℃(历史上出现过,一般年份很难达到)。3个品种中‘金美夏’‘极早蟠’更适宜在山西种植,种植‘脆玉’时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进行保护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