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探究
2020-11-12靳志伟
靳志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0 引言
在今天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集信息传递、交流学习、购物消费、影音娱乐等功能为一体,让手机用户越来越无法摆脱手机的使用,青少年受此影响尤为深重。 有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日均使用手机超5 小时。 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常见现象,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荒废学业、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的情况[1]。产生手机依赖情况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问题,因交际问题产生的孤独感尤为深刻,为了寻找慰藉,手机成了良好的宣泄出口[2]。由此,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群体进行抽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从数据分析中找寻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借此探寻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有效方法[3]。
1 大学生手机使用特征分析
手机目前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间,网络授课更是凸显了手机、电脑、平板等网络终端的重要性。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时代特征而产生了变化,学生通过手机在网络上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娱乐需求以及情感需求。
1.1 知识需求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旺盛求知欲的阶段, 通过手机终端,从网络中汲取多方面、多维度的知识信息,包括时事新闻、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生活常识等,同时这些知识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使其更注重知识获取的时效性、真实性,在新环境下,大学生更善于思考、敢于思考、常存质疑。
1.2 娱乐需求
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手机等媒介工具也扮演着娱乐工具。大学生自初高中以来,学业繁重,少有零散的时间进行娱乐,而手机以其便捷的特点,满足了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需求。大学生时刻都可以通过手机玩游戏、刷微博、看视频等进行娱乐活动,甚至沉溺于手机娱乐,容易对学业生活产生影响,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相当强烈的手机依赖性[4]。
1.3 情感需求
当前社会的家庭构成,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普遍是“6+1”模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关爱,所以在学校的群体生活中很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不喜欢别人的生活学习对自己形成干扰,不喜欢别人过多的干涉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个性鲜明,会因为小的矛盾而影响与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时而会感受到孤独[5]。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就会通过手机、通过网络缓解学习压力,寻求情感归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当手机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大学生中存在孤独感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探究手机依赖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性。
2.1 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某高校某学院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年级发放100 份调查问卷,共发放297 份问卷,收回280 份问卷(收回率94.3%),其中有效的问卷数目为265 份,有效问卷率为94.6%,男女比例3:1,城镇农村比例为3:1,平均年龄20.2 岁。
2.2 研究工具
2.2.1 手机依赖量表(MAPI)
《手机依赖量表》由Leung 等修订,共17 题,采用5 级评分,1 表示从不,5 表示总是,得分越高,则手机依赖程度越高,包括4 个因素: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第3,4,5,6,8,9,14,15 题同时是手机依赖筛选题,若有5 个及以上选“是”,则被判定为手机依赖者。
2.2.2 孤独量表(UCLA)
UCLA 孤独量表首版于1978年,由Russell 等人编制而成。 该量表为自评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 如果得分大于等于44,说明孤独感很强;如果得分低于28,说明孤独感很弱。 大部分人的得分都介于33 到39 之间。
2.3 统计分析
针对抽样样本,每名学生产生2 组数据,分别为手机依赖量表数据、孤独量表数据,共计265 组数据。使用Matlab 软件,运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该数据组进行处理与分析。
3 数据分析
3.1 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相关性分析
在统计学中,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用于衡量两个变量X 和Y 之间的关系,它的值介于-1 与1 之间,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相关度越强,系数越接近于0,相关度越弱。 通常情况下通过以下取值范围判断变量的相关强度:0.8~1.0,表示极强相关;0.6~0.8,表示强相关;0.4~0.6,表示中等程度相关;0.2~0.4,表示弱相关;0.0~0.2,表示极弱相关或无相关。 本文运用该方法对抽样数据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给出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性分析。
3.1.1 数据计算与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无效问卷异常问卷,剩下有效问卷265 份,数据结果如下:参与测试人数265人,手机依赖量表总分分布于15~67分,调查结果为“手机依赖者”128人,孤独量表总分分布于20~64,“强烈孤独感”133人,“孤独感很弱”25人,介于两者之间107人。 其中“强烈孤独感”133人中,有68人为“手机依赖者”。
首先使用SPSSAU 对手机依赖量表、孤独量表的信度进行分析,使用常用的Cronbach α 信度系数,结果如表1。
表1 量表结果的信度计算
从表1 可知:研究数据信度系数值高于0.8,综合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之后,对样本数据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得到表2。
表2 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的相关系数计算
由表2 可知,Pearson 相关系数为0.5418,介于0.4~0.6,表示中等程度相关。“手机依赖者”群体和“独孤感”群体具有较大交集,并有明显的相关性。
4 结论分析
上述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和孤独感息息相关。 大学生自高考后,进入新的大学生活环境,没有了家庭学校的全方位管理,需要自己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与安排,不同的学生适应能力不同,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建立与陌生同学的人际关系,逐渐离群,在其他同学建立同学、朋友等群体关系时,与周围人越来越不合,导致个人的孤独感越来越强。 在大学学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差、沟通能力减弱,对不善于调节的同学容易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学习生活。 手机就成为了这些同学的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成为逃避问题的一种方式,手机依赖情况就非常容易出现。 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如何加强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高校、社会如何建立制度积极引导,将是探索缓解甚至消除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