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三十而立
2020-11-12袁新雨
中外文摘 2020年18期
□ 袁新雨
随着第一代“90 后”陆续跨过三十岁大关,人们往往就“三十而立”展开讨论。如今,“三十而立”往往指三十岁的人应该在某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成就。孔子的本意真是如此吗?或者说,怎样算“立”?“立”又必须在三十岁吗?
“三十而立”一语典出《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泰伯》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立与孔子执着一生的“礼”是相关的。把礼弄懂了,也就立住了。
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笺疏语。“志学”是入大学完成学业,“立”指一个人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不惑”则是知晓事物的常态。综合来看,这几个阶段皆是一个人学习自处方式的过程,是修养的积累,是个体向内的探索。
对比来看,“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更像是对广义世界的认知。朱熹以为,“知天命”是了解天地规则在万物中体现的方式:“耳顺”则是将这种规则消化,听到即知道的过程;至于“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个人修养契合了自然法则,所以,才做什么都不会错。这样一想,似乎年龄这道坎不该成为画地之牢。参照朱熹在原文后所录胡安国的两句话似乎更好理解,它们分别是“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以及“学者当日就月将,不可半途而废也”。古之学者看重的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年龄。古人看重的是循序渐进,更看重持之以恒。对于今人而言同样如此,三十岁不一定非要有成就,四十岁也同样可以怀疑人生。人们需要的,只是在通向终点的路上,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