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藏戏中的白面具和蓝面具的特点
2020-11-12桑杰卓玛
桑杰卓玛
一、藏戏中白面具及蓝面具的形象特征
1.藏戏白面具的形象特征
藏戏中的白面具同京剧中的白脸有所不同,京剧中的白脸性格奸诈多疑。而藏戏中的白面具多表示善良、纯洁、温和的品质。在百面具的表现上,线条勾勒简单,用色单调,材料多用白色山羊皮做成。表现力上常用大片的山羊皮来表示舞台表演中人物的白发。当然,对于白发的表现不止与此,白面具为了使得白发的表现更加真实,会在面具的周边增加装饰性的山羊毛,上部代表白发,下部代表胡须。有箭头形状的装饰物,从后背看批背,从前面看与胸前吊齐。整个面具处除鼻子突出外,成扁平状,此外面具质地粗犷,颇具自然特色。伴随着藏族面具的发展,白面具不断与时俱进,增加了黄泥糊裱,这为整个白面具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象征出智慧与兴盛,功德广大。
2.藏戏蓝面具的形象特征
蓝面具的发展相对于白面具较晚,但蓝面具却是在白面具基础上发展而来。就蓝面具的外形来看,尺寸较大。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好硬质布板,再将蓝色花缎裱糊在纸板上,最后利用镶金的缀花作为装饰。在整个面具的设计上,使用蓝花缎成就底色,头顶部设置箭头形状并在此处镶嵌“喷焰末尼”图案。在下接的两边部位,从额头至两耳,往往采用装饰圈边配合金丝花缎装饰;“唐东杰布”、“温巴白须”上,下巴及两面颊的外沿利用山羊毛及獐子毛组成胡须。相对白色面具来说,蓝色面具做工精良,脸型处的嘴、眼、眉、唇等部位一同组成了“八瓣妙莲”;两耳处的吉祥结“巴扎”额头明徽饰具千辐金法轮,象征日月的福德及智慧,从整体上来看,整个面具装饰象征着“八吉祥徽”。而蓝色,在藏地文化中更是寓意正义及勇敢的化身,而据藏地文化解释,蓝色勇士具有焚烧、掩埋、投掷等法,可以降妖伏魔。
3.白面具与蓝面具在演出活动中的差异
藏戏中的白面具与蓝面具在表演中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演奏的伴唱、唱腔、“镇酷”的不同,此外其曲牌及流派也不尽相同。以唱腔为例,白面具唱腔源于8世纪的民间歌舞,唱腔古老,声音宏亮而声音靠后。蓝面具藏戏在吸收14世纪卓谐、古尔鲁、热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则声音高亢、声音动听、富有乡土气息。而现今的白面具及蓝面具,正是在古老的文化流传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
二、藏戏面具的艺术特点
1.藏戏面具的艺术特点
藏戏面具的艺术特点突出,同藏地各种其它面具相比而言,面具更多采用兽皮、兽毛线等自然动物皮毛作为装饰,具有稚拙之美。同时,总体风格上色彩鲜明,发扬并保持了原始社会下的祭祀及民间艺术特色。
2.藏戏中的白面具的艺术特点
白面具的发展俨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在藏地文化中源远流长。例如在7世纪文成公主出嫁西藏,在大昭寺壁画中有重要体现。当时文成公主出嫁,当地人民为了表达欢喜、庆贺之情,组织了宏大的欢庆活动。羊群、牦牛也被拉上进行集体性表演,例如有的牧民带着白色的面具,逗引牦牛,场面活泼、富有生趣。在整个藏戏的白面具戏剧形成的同时,宗教寺院内的“羌姆”开始产生,其源自于宗教寺院,表演时往往是戴着面具进行表演。根据藏地的《莲花生传》记载,在译经师在桑耶寺将经文翻译完成后,当地的长老组织寺庙僧人戴上假面具,开始击鼓跳舞,目的是为了所译的经书进行开光。
3.藏戏中的蓝面具的艺术特点
17世纪的五式达赖时期,蓝面具藏戏逐渐兴盛。在狭义的“阿拉吉姆”藏戏中,主要指的就是蓝面具藏戏。在公元14-15世纪,高僧唐东杰布在曲水修桥时,从众多的民工中挑选出7位年轻美貌的女子组成戏班,通过戴上蓝色的面具开始起舞,人们在观看的同时,被这些婀娜多姿、富有滋味的美女所吸引,将她们比喻成仙女。在后期的发展中,蓝面具逐渐形成“诗、歌、舞蹈、白”表现的故事情节,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在蓝面具的表演中,融入了较多的舞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更是继承并保留了古格王朝时期的《布马》等的民间舞蹈。因舞蹈与宗教信仰具有关联性,因而藏戏舞蹈同样具有一定的程式性。这其中如《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护法神舞》等,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结论
藏戏中的白面具和蓝面具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面具及蓝面具会随着藏戏的不断创新及发展融入更多的舞台,并展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