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深化应用
2020-11-11王萌
王萌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和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电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凸显,如何利用采集系统,来支撑公司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是摆在当前的重大课题。计量采集系统,是维系电能使用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其运行使用过程易受市场环境多元化问题的影响,这就导致系统运行稳定性无法保证。为此,相关建设者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系统运行控制问题的基础上,对计量采集系统的架构组成进行分析,以提升所处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水平。
关键词:计量采集;系统;应用
计量采集系统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电能结算的准确性,是客观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赢。电能数据采集可以给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还能够通过预付费系统、远程遥控、负荷控制等功能来实现更高级别的系统应用。按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要求,应该进一步指导电能数据采集方案朝着精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开展采集建设工作。
一、计量采集系统深化应用的意义
当前,采集电能数据能够为营销技术支持系统提供重要依据,进而通过远程遥控、预付费系统以及负荷控制等功能,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用。此过程,系统构建人员应按照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来提高电能数据采集方案的智能化与精度化水平。如此,电能数据信息采集人员就能更好地落实具体工作内容。然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電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相关人员应加大不同环节计量装置的配备研究力度,以提高结果核算的准确性,进而使生产调度模式能够以更趋合理状态作用。但在计量采集系统应用实践过程中,因标准化水平不高。降低了电能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此。研究人员应对计量采集系统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即在明确系统运行问题产生原因情况下,对系统进行深化应用控制。这样一来,电能的作用稳定陛就能满足范围不断扩大所带来的工作质量控制需求。
二、计量采集系统的整体架构
计量关系体系主要包括计量资产管理、校验管理等多个环节,我国长期以来所采用的采集系统模式为独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数据信息共享,导致系统数据分析难度较大,系统标准度程度也不高,无法满足多个层面的数据需求。新时期,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信息采集系统逐渐朝着智能化终端采集的方向发展,统一规划的系统可以包含数据收集、存储、业务功能与分析等多个模块。从计量采集系统的整体架构来看,可以通过布置在现场的智能终端来收集实时电能信息,然后结合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方面来展开:
1、用电区域。用电区域是信息收集的主要来源,按照用户类型的区别可以划分为不同用电区域,包括工业区域、生活区域等。在目前的条件下,终端覆盖率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标准,尤其是在某些农村地区,采集点分散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通信条件改善情况更加良好,昀终实现全面覆盖的基本要求。
2、终端信息收集。从终端信息收集工作的特点来看,智能采集终端可以负责电能信息采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命令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智能电表的作用在于收集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则主要负责通信,应用系统起到的是控制功能。按照采集数据类型与性质的差异,可以得出不同的考核计量点标准,例如大型用户与中小型专变用户在要求上具备明显区别。在数据库当中,这些信息与表相互关联,通过单位名称主键进行联系,包括任务编制、任务检查、数据召测、设备监测等数据,终端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模拟量、事件数据、电能数据、工况信息等。
3、信道。信道即用于传输数据的通信网络,包括上行信道、下行信道,即远程信道与本地信道。信道种类众多,每种类型的信道都有其优势与劣势所在,而用点区域的现场情况有所差异,分散缺乏规律,国内目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用电信息传输至主站进行存储,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数值参考。对于一些地下室区域、人口密集区域、建筑物密集区域等公网信号有所欠缺的用电地区,则需要合理选择通信信道,并辅以远距离通信传输技术,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提升远程服务的精度与服务水平。
4、系统模块功能。按照计量采集下同的标准,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来登录至系统内部,开展系统功能的应用模块,进行运行和管理,业务类型涵盖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应用、维护、系统接口等多个方面,在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明确多种类型的功能。首先是档案管理,即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之间的档案交互,用于设备数据的采集工作,然后在调整现场设备参数档案的基础上将发起的结果转移给接口进行后续处理,昀后进行终端参数测试。这一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终端基本信息、参数设置等不同功能[2]。而数据采集工作也应该明确业务流程,按照任务规划、任务执行、任务质量检查的顺序依次开展。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线损分析应该围绕系统运行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的损耗模型分析,结合数据计算服务,来开展针对性的线损分析业务功能应用。
三、计量采集系统的深化应用
1、系统指标分析。分析计量采集系统指标的过程中,应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子模块,即台区、电能、用户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等。经过不同统计类型的划分,能够使计量采集系统收集的信息数据更为直观的体现,进而为后续质量问题的控制提供便利。这里的质量问题控制,应从供电企业、用户通道以及终端入手.即通过形成数据链路模式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关联,进而提高系统应用控制工作的开展效率。
2、线损控制。由于计量采集系统的线损同样具备不同子模块,因此,系统深化应用控制人员应按照供电点与受电点的数据信息来统计线损。具体的线损分析,可作用于变压器损耗、电能量信息袁术数据以及变压器损耗率等方面的分析。由此可见,线损分析控制能够提高计量采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进而为运行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
3、监控模块控制。系统监控模块主要包括终端在线率、终端数量的统计,而后,就可根据信息数据来构建柱状图。如此。就可对不同状态的终端在线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此外,系统覆盖的情况,包含监控模块,可将电表覆盖率以及用户数量等信息,作为统计工作开展的标准借鉴。
4、计量采集系统应用效果。从应用效果来看,针对于信息采集系统与信息化营销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实现了营销配电一体化管理与实时线损监控等内容,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系统来实现信息收集的功能,包括对于电压异常的监控情况、电压数据分析、功率数据分析等,按照所需要的信息需求来进行判断,旨在提升工作效率。由于数据来源相对统一,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也比较一致,出现错误的概率较低,有效地保障了电能信息的准确程度。
总之,电能计量采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性与数据共享性,是导致电能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分析难度较大的原因。系统深化控制人员应将计量采集系统指标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子模块,即台区、电能、用户信息以及终端模块等。如此,就可使计量采集系统收集的信息数据更为直观的体现,进而为后续质量问题的控制提供便利。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将昀具效用的计量采集系统作用于电能使用可靠性的控制,进而推动所处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江溢,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祝恩国,杜新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38(2).
[3]张涛,谭赣江,冯海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