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防雷检测探析
2020-11-11殷粉明俞聪杨熠石伟泽
殷粉明 俞聪 杨熠 石伟泽
摘要:长期以来,雷电影响是造成一些建筑物损毁的重要原因。我国建筑行业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型技术和新型建筑类型得到实际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在实用性方面的进步。智能建筑作为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建筑类型,由于其本身涉及到多个系统的配合,因此同传统建筑相比在雷电防护及防雷检测等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就智能建筑防雷检测方面开展研究。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措施与检测;分析研究
引言:
当前,智能建筑本身具有各种不同于传统建筑特点。要实现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转,需要信息系统、网络系统等各个相应系统之间的配合。同时,传统建筑中的消防、门禁等系统同样在智能建筑中需要加以应用。新型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存在使得当前智能建筑在开展防雷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本文将就智能建筑的防雷检测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智能建筑防雷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研究
1直击雷的防控与检测
直击雷是一种直接对地面建筑或高处物体造成损害的雷电种类。当前,建筑主体对于直击雷的解决方式主要通过接闪、引流、接地的防雷措施。其具体做法是通过在开展建筑设计过程中提前在建筑主体设计防雷装置,建筑在遭受雷击之后雷电电流能够通过防雷装置释放到地,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有效的防护直击雷击。检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检测直击雷防雷装置,否则在发生雷击之后,雷电电流就会导致建筑物或者其他建筑设施出现损害,室内电气或电子设备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所有的雷电种类中,长时间发生雷电击打对建筑产生的破坏作用昀大。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要采取不同的防雷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防雷效果。此外,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由于其内部的信息系统相对敏感,因此需要依据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防雷保护措施和检测工作。
1.2雷击产生的雷电波影响
雷电由于会携带有大量的正负电荷,因此在发生雷击会产生较大的雷击电流。这些极大的电流会产生雷电波。雷电波产生后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建筑或设备造成影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电流产生的过载电压波会沿着高压线传输到建筑内部,对内部的一些电气设备或电子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这种形式的破坏对于智能建筑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智能建筑智能化的实现需要多种电子系统作为支撑,电子系统是弱电,并且耐压较低,在出现雷电波之后会导致建筑内部整体电子系统出现过载等情况,有些会出现击穿的危险。
1.3雷电感应造成的影响
雷电感应是当前建筑防雷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的雷电感应从实际而言,是由于雷电而产生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对于静电感应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对建筑内外部各种金属设备或设施造成的影响,例如平行的金属管道、控制器和各种电子设备等。在发生雷电时,对地的顺势电流放电会产生大量的运动电荷,而运动电荷在不断聚集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电流,这些电流可以击穿一些设备。而对于电磁感应,主要预防的是供电线路或信号线路等线路之间没有达到安全距离或布线不合理从而形成感应环路,产生高电压击穿。
智能建筑预防雷击的相关措施研究
1设置接闪器
接闪器是一种常见的防雷接闪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接闪雷电,避免直击雷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一般而言,在建筑物中架设的接闪器常见有两种,即接闪杆和接闪带。有时一些建筑物中二者共存。这种方式防直击雷的效果直接且经济。因此,在实际防雷检测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接闪杆和接闪带要符合相关标准。
2.2设置专门的引下线
引下线同样是一种常见的防雷装置。对于智能建筑物而言,其引下线的布设与传统建筑物基本相同,但是,相对要求更严格。建筑主体的金属外窗要同建筑物作为引下线的钢筋连接,同时接地良好的圈梁或引下线钢筋直接设置为接闪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同时,从防雷原则而言,建筑物中的所有金属部分要全部连接,以避免在雷电发生时由于电位差的存在造成设备的损坏或人员的安全。
2.3做好接地装置的布设
建筑物的接地装置是保证防雷效果的重要基础。在对接地装置进行布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建筑物中本身存在的金属部件,如钢筋、金属管道等金属物体。对于一些建筑设计相对复杂,无法实现对建筑物中金属部分直接利用的情况,可以通过人工设置的方式来布设接地装置。当前使用较多的是环形接地的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在建筑物外圈周围布设镀锌扁钢。通过这种环形接地方式在雷电到来时能够形成等电位状态,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内设备产生破坏,保证人员的安全。这种方法防雷效果好、具有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建筑物防雷接地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措施,因此检测接地方式也是很重要一环。
预防雷电感应和电波入侵的相关措施研究
1预防雷电感应的相关措施
当前,为了避免雷电感应对智能建筑产生影响,采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首先是要做好接地工作。接地工作可以有效地将雷电感应产生的电流引导进入地下。同时通过将接地工作系统等电位连接,可以保证建筑物在受到雷电感应时是一个等电位体系,避免高电压产生的電位差,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次,要设置好相关线缆的安全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当雷电击打在线缆上时,两根距离过近的线缆在高电压下会击穿;同时,由于管道或金属物体上会集聚电荷,如果不接地或接地不良,随着电荷的增加,静电压不断增大,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放电现象或击穿物体,造成损失,所以要及时检查金属物体或管道的接地是否良好。
3.2预防雷电波入侵的相关措施研究
雷电波主要会沿着高低压线路或信号线进入建筑内部,因此现阶段对于雷电波的入侵主要从以下过程入手展开预防与检测。首先,对于低压线路要埋地引入,并将线路穿过钢管,为其提供一个具有保护作用的环境。同时,在入户端,要将其连接到建筑的防雷装置上。对于配电箱中的线路都必须穿过钢管,同时将钢管的另外一段连接配电箱外壳,从而保证形成等电位体系,并且在入户处加装浪涌保护器,避免由于雷电波产生的电流对线路造成影响。其次,对于入户的信号线,要依据相关规范要求预防雷电波进入建筑,同时要设置好安全距离,避免由于电波入侵而出现击穿等情况。当前这一部分内容是智能建筑雷电防护和检测的主要工作。
4.总结
智能建筑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运转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类型的电子系统,因此受到雷电的影响较为严重。要实现对智能建筑防雷效果的提高,就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开展防雷保护措施和检测工作。一方面,要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布设相关防雷设施,做好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防雷工作的研究,了解由于雷电产生的各种破坏类型,依据不同的类型开展防雷工作。总之,智能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只有完善防雷措施和做好后期的检测工作才能保证智能建筑系统的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2]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气象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