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凸显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2020-11-11张思梅
张思梅
【摘要】《2019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传递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语文来源于生活,要学好语文就要走进生活,同一个语文教材学习内容放到不同的地域生活中,学生的所学和所得一定是千姿百态,鲜活生动的。为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及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就信宜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与语文教材学习内容相融合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挖掘;融合
一、地方文化的挖掘
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大比例地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和内容。传统文化是地方文化蕴藏的广大沃土,这就为地方文化和语文教学的融合提供了课程资源、课程背景。地方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不是以教地方文化为目的,而是用地方文化学好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特色。那么,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与地方文化的契合点,笔者对教材梳理后总结了以下两个挖掘的定位点:
(一)文本教材与地方文化特色融合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用这样的一句话精炼地概括了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变化: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了,传统文化篇目增加了。由此可见,很多文本都是以传统文化为选文背景的。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四年级第一单元的《观潮》等是围绕祖国河山这个主题编排的,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类写景状物文章时,笔者选用入选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信宜市旺同村、信宜市锦江画廊精品、信宜市高城村等独具乡村特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信宜本地,就地取材地感受身边的湖光山色、乡间林荫小道、溪流小河、松林密布的大山等自然文化景观,通过感受信宜的自然文化景观领会泱泱大中华的壮丽山河,从而促使学生人文素养形成。
(二)单元主题与地方文化特色融合
部编版教材的每个单元前面都会有一个单元导学,导学由单元人文主题和写作训练要素两部分内容构成。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背着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则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单元导学向我们传递出了本单元的文化主题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影视资料和视频元素加深学生人文素养的感悟。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足下万里,移步換景,寰宇纷呈万花筒。”的单元主题中,笔者引领学生走进信宜的镇隆感受古城文化的魅力,走进北罗慈孝文化村,感受地方慈孝文化。在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中,让学生文本对照,从中凸显人文素养。
二、融合的方式运用
面对改进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该采用哪些方式策略,把这么一个宏大的内容,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合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融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对字、词、句、段、篇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实行素质教育,我们不能以文解文,不能把一切为了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地方自然、人文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对涉及到的地方文化要进行详细的了解、解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笔者在送课下乡的专递课堂《<父爱之舟>拓展课--花灯为媒,传承慈孝文化》的专题教研活动中,既让学生从文本教材中感受作者父亲的期望和深沉的爱,又融合着地方文化特色“花灯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浓浓的父爱之情。五年级的上册《父爱之舟》这篇文章作者吴冠中先生笔下的一只小船,承载着父亲的期望和深沉的爱。在教学时笔者由复习朗读文中感人句子和观看生活中的关于慈孝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慈孝文化。在小组分享交流收集到的关于慈孝的诗、句子、图画、故事等之后,笔者就地取材,有机融合地介绍了“信宜市十大慈孝之星”的慈孝少年——曾关火一边上学一边坚持照顾生病母亲的事迹,以及“中国好人”信宜金垌镇十九公(韦瑶忠)从60岁开始,坚持了21年,步行十万余公里义务接送村里孩子上下学,中午无偿代替村中家长送饭给学生的事迹。在充分了解、理解慈孝文化之后,笔者接着设计了一个“利用花灯展示慈孝”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里,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信宜六双花灯(茂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着同桌合作制作花灯,在扎好的花灯架子(由信宜六双花灯协会提供)上表糊藤纸或宣纸,并在表糊好的花灯架子上书法、写字、绘画等,把学到的关于慈孝的诗、句子、图画故事等在花灯上展示出来。然后,同学们拿着花灯走出座位互相交流赏灯,再指名汇报展示花灯,班中小记者连线采访乡镇专递班级的同学介绍花灯的内容,畅谈感受。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制作出的花灯外表精美,慈孝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慈孝文化,为传承、践行慈孝文化提供了前提。
(二)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合
由于小学生年龄阅历等特点,直观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接受。在融合的过程中,给他们讲授、灌输大量的地方文化理论知识,他们一定会摸不着门道,不知所云,兴味索然。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一些学生能操作,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可以是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朗诵小组、写作小组等。也可以是朗读会、故事会、演讲会、语文知识竞赛,普通话竞赛。还可以是黑板报、编手抄报等。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为“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学习了这个单元的内容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在班上开展一个“爱我中华,爱我信宜”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走访记录、拍照,手抄报设计、书法、写字、绘画等一系列的行为操作,促使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以活动为载体,有目的性地了解地方文化,与课堂教学活动相比,让学生走出文本教材,从多元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探寻地方文化,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前,教师要注意明确活动的目的,并且制定合理,详细的计划;活动后也要注意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和升华。
(三)在习作运用中融合
写作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是完成知识向能力过度的转化过程。在习作中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表露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践行,其实就是学生收集、积累材料的过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在头脑中重现、整理、分类、归纳,并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去,成为写作素材的源泉。在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让生活更美好”的训练中,笔者紧扣“诚信、环境”这两个人文元素,提供身边的诚信案例和身边的湖光山色、乡间林荫小道、溪流小河、松林密布的大山等自然文化景观资源作为范例,让学生在习作前就体验这两个人文元素的内涵和生活的联系。信宜市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以“信义”命名,文化底蘊深厚。在这次作文前的周末,笔者布置家长带学生走进以“信”文化为主题的玉都公园,观摩公园大门右侧“百信汇聚”主雕塑、大理石上雕刻的“诚信”小故事、名言、墙绘、园林造景等。让学生有了写作源泉,学生才能避免写作时抓耳挠腮,甚至是各种作文书上材料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在这次作文中有很多同学学以致用,把在玉都公园里雕刻、书法上的小故事“立木取信”“韩信报恩”“一言九鼎”“曾子杀猪”等插入文章,也有些同学引用“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为人之本”等名言,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地方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为语文教学提供广阔的天地。地方文化特色融合语文课堂,把握好融合的定位,掌握好“度”的问题,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凸显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又一方向。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2019版)[OL].http://www.docin.com/p-2409807657.html.
[2]翁梅丹.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