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梵高素描作品中的组成要素
2020-11-11苏应蓉
刘 刚,苏应蓉
(1.文山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普洱市 宁洱安德乡中心校,云南 宁洱 665103)
提及梵高的画,多数人立刻会想到那些笔触奔放、色彩强烈、造型扭曲的油画作品,其实,梵高的素描作品同样以丰富的题材和独特的表现力而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梵高画家生涯的前半部分,几乎都投注在素描上,他的素描作品中粗放而刻意的线条让人感受到热切的爱与真诚。梵高自己也说过:“那些充满在我的脑子里与我心里的东西,一定要在我的素描或者油画中表现出来。”[1]79梵高油画作品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主观表现性,他的素描作品也是如此,构图、造型、笔触等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一、梵高素描中的构图方式
一幅绘画作品从开始的构图就能直观地反映出作者的意图,它透露出画家的思想感情,是吸引欣赏者的关键。梵高素描作品中不论是景物与景物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或人物与景物之间的主次关系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画面的虚实构成与疏密布局十分准确,而构图也是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水平线基础上以斜向的线条或曲线来增加画面的完整性是梵高风景素描中常用的构成语言。除了一些常规的样式外,为了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者的现场感,梵高会采用别人不常用的、看似毫无美感和设计感的突兀的中心构图方式,画面主体被放大,空间被消减,画中人物直愣愣地摔在观者面前,让人无法回避,过目不忘。在素描作品《牧师住宅的花园》(见图1)中就能看出梵高构图的特点,把主体物置于前面,主要的两棵树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与后面的小树对比让画面有了空间感。这幅作品仍然用了水平线把天空与地面一分为二,树枝分别往左右两边展开以平衡画面,蜿蜒的小路让画面的构图更加夺目。这是梵高父亲住所后的花园,梵高曾画了很多张作品想要表现这里的一切。梵高对花草树木很感兴趣,画面右边捆着稻草的树苗是为了保护树苗不被冻伤。萧索的树枝没有一片叶子,远处的教堂、树下的黑衣人等等元素加起来构成了一幅落寞而阴郁的画面。这幅作品通过构图就能感受绘画者内心的情感,为了创新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梵高突破平衡的画面,以灵活多变的构图来增强表现力,加入创新元素升华情感,同时让作品具有独创性。因为社会的不认可,生活的不如意,所以梵高大多数作品的构图都让人感觉孤独与无助,打破人们常规的审美习惯。例如一些人物素描作品中大多把低着头坐在凳子上人物置于画面的正中心,表现出了梵高内心的纠结,作品不被认可而产生更加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梵高的人物素描构图简单却有力,思想情感表达直接而明确。梵高所有的素描作品几乎都是表现普通的生活场景,但是作品的构图却都给人与众不同之感,其实这都是画家理性与感性高度融合的结晶。理性的构图方式容易把握和理解:1.把所有现实中的曲线都概括为直线,这也反映出梵高性格中的刚直与不妥协;2.不回避甚至强化现实中“不和谐”的构成关系,因为这些被我们忽略和回避的“不和谐”让作品与众不同;3.将那些平凡的人或物体置于画面中心,并刻意以“纪念碑”似的构图赋予那些卑微的人或物尊严与存在的价值。由主观情感带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则是梵高作品中最吸引人的,且令研究学习者最难以把握的部分,这也许正是画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作品中的呈现。
图 1 《牧师住宅的花园》
图 2 《挖掘者》
二、 梵高素描中的线条运用
如果说构图是素描的开始,那么线条就是传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全部过程。线条作为素描艺术中的主要表现语言,它在不同流派的艺术家笔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艺术家们运用自身对艺术的感悟与对生活情感的体验赋予了素描线条独特的韵味,而梵高是把线条从固定死板的形式中抽离出来,加上自己炙热的情感后再精准的表达在画面之中。梵高的素描虽然也是运用点、线、面的结合去表现,但其中最为突出并且使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线条。也许是因为梵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他作品中的线条才会随着心灵的飞翔而随心所欲。梵高对线的运用当然与他学习日本浮世绘有很大关系,但他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崇尚自然朴实的绘画手法,在线条的表现上以情率法,大胆而自由,使画面充满了情感张力。从梵高的大量素描作品中可以看出线条流畅,下笔干脆不拖泥带水,线条以直线居多,这也体现出他性格中的直接与果断。梵高素描绘画中的线条依附于构图之上,紧密排列着组成画面,线与线的疏密,虚线与实线的结合,长线、短线和曲线的穿插运用,再加上作品中强烈的情感注入,使整个画面具有浑然一体的节奏感。
梵高在线条的运用上不只是准确,更多的是想用线条来传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想表现的不是华丽而虚假的世界,而是用心灵去感受物体本身的美感与价值,再结合自身的理解运用到画面之中。梵高的用线除了有着自己的韵味外还有着一种独特的朴实与稚拙,这不仅让梵高的作品透出质朴的气息,更加深了作品的精神力量,这与那些线条细腻,画面完美无瑕但却不打动人心的作品相比会让人更加印象深刻,正如约翰罗金斯的不完美理论: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质,因为不完美而变得更美好更宜人。
我们从梵高的素描作品《挖掘者》(见图2)中就可看出整个画面中线条的运用非常流畅,转折或停顿也十分干脆,画面中他用简单连贯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拿着铁锹正在挖掘的人,用线大胆自由,体现出梵高不喜欢被束缚的性格。这幅作品中的实线居多,特别是画中人物的手、脚和腰部。梵高之所以强调这些部位是想要表达劳动人民靠着自己的手脚踏实地劳作才能维持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表达了人民是国家根本的观点。通过描绘这些最根本的底层人民,梵高才能找到自己最初绘画的意义,梵高用这样有力的线条来描绘画面中的人物,同时用这些线条直接地在画面上组成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传递给每一个人。为了突出生命力,梵高让作品中每一根线条都具有存在的价值,那些原本丑陋而毫无美感的衣服褶皱,因为遒劲有力的线条而不再无足轻重,成了证明这是一尊血肉之躯的关键要素,这不再是一幅由线组成的简单素描,而是画家借助素描工具传达给观众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鲜活的人或劳动者的纪念性雕塑。
三、 梵高素描中的独特造型
造型是所描绘对象最本质的、最基础的外在和内在结构;是以客观世界为载体,借助绘画语言来抒发自己主观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常说造型是素描的基础,可知造型在素描中的重要性。梵高作品中的造型独树一帜,令人过目难忘,但我们知道,梵高笔下的造型又有别于传统概念中的准确和优美,而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因为梵高作品的造型总是躲藏在那些奔放的笔触、色彩、线条后面,所以文章并未将造型放在第一点论述。梵高的素描作品中造型的独特之处就是“拙”,“拙”就是稚嫩而不灵巧,但这种不灵巧并非贬义。用它来形容梵高素描造型的独特是再好不过的,正因为这种稚嫩的造型手法使得梵高的作品里不论是人物、景物或静物都拥有着别具一格的味道。人们常说梵高的作品有着一种简单却直击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感与情感是通过各种画面因素组合凝聚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造型。
梵高素描作品造型有意无意透露着简单、质朴的独特魅力;特别是梵高笔下的小人物,在这些人物造型的刻画上可以看出除了直接与质朴外更加突出的是“稚拙”与“生硬”。关于这一点我们从梵高的素描作品《伐木者》(见图3)中就可看出,画面中正在伐木的人整个动态是比较“生硬”的,这幅作品正因为人物造型的“生硬”与“不灵巧”而让人感受到画中伐木工人的质朴:紧裹上身的衣服以及松弛的裤子都并不合身,自顾埋头苦干,反映出底层农民被生活的艰辛磨得麻木而无助。这种贯穿画面所有造型元素的“拙”味,不是笨拙,而是画家刻意而主动的美学追求,也是能发人深思的审美命题。古今中外,越是顶尖的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追求都是由巧到拙的转变:伦勃朗青年时期作品华丽细腻,晚年则变得厚重朴拙;齐白石早年也是轻巧飘逸,到了晚年则追求稚拙苍劲;毕加索宣称自己一辈子都在向儿童学习,也是想追求儿童绘画中的天真稚拙。梵高选择以“拙”的造型手法来表现底层人民的生活,使得作品具有真实、贴切、自然的品质,这不仅仅是梵高艺术上的选择,也是他内心对生活的真实表达。
四、 梵高素描中的情感力量
梵高的素描作品中除了上面所说的构图、线条与造型外,还有就是整体画面透出的精神力量。梵高自己有着对周边生活的真切看法,有着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诠释,同时,他的作品还有着属于自己直击人心的力量与信念。他曾说,如果想表现普通人的性格特点,就要用有力的笔触、简朴的技艺去描绘他们。我们发现梵高的素描中诉说着他对周围生活的感受与热爱,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与激情,特别是那些以农民为主题的素描,笔触简洁有力并透露出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精神力量。
我们之所以能从梵高素描作品中感受到力量,是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对底层人民的尊敬,也是对那些和他有着相似遭遇的人的怜悯之情。梵高素描作品中浓烈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来源于他对艺术坚定的信仰,对艺术至死不渝的态度与信仰,衍生出饱满热烈的情感。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提到:“提奥,当我在荒地上遇到一个手里抱着或者胸前搂着一个小孩的妇女时,我的眼圈就湿了。”[1]240这就证明了梵高自己就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感性的艺术家作品里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流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被梵高素描作品深深打动的原因。
图 3 《伐木者》
图 4 《悲哀》
梵高作品的情感力量除了来自农民之外还来自女人,这些女人往往都是遇到困难或者是不被同情的人。其中《悲哀》(见图4)这幅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梵高用简练率直的线条勾勒出了画中人物瘦削的手臂、腿、微微凸起的的小腹、皱皱的前胸与披着长发的背。这是一种自我防备的姿势,画面中的女子低着头把脸埋在手臂里,好像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长相,整个人的身体都蜷缩在一起,凄凉、孤独和不安。准确而肯定的胸部和小腹描绘,体现出女子隐隐的性感与一丝年轻的生命力。百合花原本代表着的是纯洁和清白,但在画面里已经凋谢了,就如同画中的女人一样垂下头不敢抬起来。左边树枝上的几朵花粗糙而多刺,暗示恶劣的生活境况。梵高在画这个女人的时候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告诉别人她只是一个受害者而并非罪人。他用自己的画笔阐述了这个女人的可怜与无知,并把她设定在一个受害者的框架之中,从而想引起社会对这些可怜女人的关注。梵高用绘画和个人的精神力量救援了画中的女人,他对世人表明这只是一个被伤害的女人,并非娼妓。这幅画使女子的遭遇有了普遍意义,一名穷苦而失身的女子变成了普遍意义上的“女人”,作品的意义也由普通肖像画提升到较高的精神层面上。
五、结语
通过分析梵高素描作品,我们意识到除了构图的新颖、线条的韵律和造型的独特之外,撼人心魄的其实是作品透出的精神性与情感性。当今社会纷繁而多元,人们反而容易忽略那些简单、朴素却珍贵的东西。如同学习绘画这件事,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初学时需要规矩、需要理性分析,但我们许多美术院校的学生在经过专业素描基础训练之后,满脑子剩下的只有教条和公式,好像有了公式就能计算出正确答案一样,忘记了素描本身也是独立的艺术的门类之一,总是把素描当做基本功训练而忽视它的创造性与艺术表现力。如果绘画只注重技巧而轻视内心情感的表达,艺术家终将蜕变为一台没有情感只会不断重复的“机器”。古今中外有千千万万画家,当他们的心灵已枯竭时,他们的手仍在继续作画。言之无情的乏味图画汗牛充栋,但梵高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流露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2]对梵高素描作品的分析让我们明白好的绘画并不是靠娴熟的技巧或逼真的再现来达到的,同时不能把素描仅仅理解为一种训练手段,而应该让“基础”与“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与潜能。最后用一句梵高的话作文章结语:“无论如何我也该振作起来:我要拾起曾经因为无比气馁而被我丢弃的铅笔,重新开始绘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