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寒旱区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2020-11-11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甘蓝型垄沟花期

王 伟

(甘肃省民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民乐73450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防止蒸发、保护土壤结构、减少径流及保持水土的功能[1],同时还能提高耕层温度[2]、增加土壤养分含量[3]、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增加作物产量[4,5],该技术在我国旱作区普及率较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深入,逐渐出现了有色地膜、可降解地膜和除草地膜等。据研究,黑色地膜除草效果优于透明地膜。因此,寒旱区冬闲地在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时,选用黑色地膜可以防除杂草,又可以发挥地膜覆盖保墒、增温作用[6],但也有研究发现,覆膜后作物前期生长旺盛,导致后期供水不足,引起脱水脱肥,导致早衰甚至减产[7]。垄作是通过改变地表微地形,协调水、肥、气、热关系,促进作物生长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8],本研究旨在探索西北高原寒旱区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西北高原寒旱区油菜节水、高产栽培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民乐县沿祁连山冷凉地区农业科技示范点海拔2505m,位于东经100.91°、北纬38.16°,年日照时数2888.1h,年降水量387.4mm,属于典型的高原半干旱农业区。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大麦,播种前旋耕、耙耱各1次,镇压1次。土壤为耕灌栗钙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

1.2 参试品种

参试甘蓝型油菜品种均为青杂5号。

1.3 试验方法

该试验为简单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分别为白膜微垄沟播(BW)、白膜平铺穴播(BP)、黑膜微垄沟播(HW)、黑膜平铺穴播(HP)、无膜对照(CK),每个小区面积25m2。播种量为6kg/hm2,用三行播种机播种。

1.4 田间管理

试验田于4月28日播种,全生育期7月13日灌水1次,5月30日、6月13日人工除草。7月1日用90%敌百虫600倍液防治油菜菜青虫、小菜蛾等虫害,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1.5 生育期记载

依据《油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9],对油菜的出苗期、抽薹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成熟期和收获期进行记载。生育期为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1.6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管理和作图采用Microsoft Excel2010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蓝型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甘蓝型油菜播种期相同,由于处理方式不同,不同覆膜方式处理自出苗开始就出现差异。CK处理和BP处理出苗最晚,BW处理出苗最早,较CK处理早6d,HW处理和HP处理出苗期相差不大。7月上旬,各处理均进入初花期,8月中上旬各处理均达到终花期。不同处理方式下,甘蓝型油菜的花期差异较大,其中CK处理花期最短,为37d,HW处理花期最长,为43d,较CK多6d,其他处理差异不大。9月中旬,所有处理均达到成熟期,其中CK处理和BP处理生育期最短,为118d;HW生育期最长,为126d,较CK多8d;BW处理生育期较CK多6d;HP处理生育期较CK处理多2d。

表1 生育期记载

2.2 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蓝型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CK处理的株高最矮,为172.3cm;BW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08.6cm。CK处理的全株有效角果数最少,为90.7个;HW处理的全株有效角果数最多,为151.7个。CK处理的千粒重为3.97g;HW处理的千粒重最高,为4.11g,较CK处理高3.5%;HP处理的千粒重最低,为3.95g,较CK低0.5%。CK处理的单株产量最低,为9.43g;HW处理的单株产量最高,为17.58g,较CK高86.4%;BW处理的单株产量16.88g,较CK高79.0%;HP处理的单株产量13.83g,较CK高46.7%;BP处理单株产量13.68g,较CK高45.1%。

表2 各品种(系)经济性状

2.3 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蓝型油菜产量结果的影响

表3 产量结果

由表3可知,CK处理折合产量最低,为4097.25kg/hm2;HW处理折合产量5034kg/hm2,较CK处理增产22.86%,位居第一;BW处理折合产量4752.3kg/hm2,较CK处理增产15.99%,位居第二;HP处理折合产量4473.9kg/hm2,较CK处理增产9.19%,位居第三;BP处理折合产量4357.5kg/hm2,较CK处理增产6.35%,位居第四。

3 讨论与结论

干旱缺水是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水分严重不足,气孔导度受阻下降,使得植物吸收CO2的反应能力受到阻碍,进而导致作物减产[10]。周丽娜等的研究表明[11]:覆盖黑色地膜的早春10cm地温积温较覆盖透明地膜的低,但是覆盖黑色地膜保温性能好,覆盖黑色膜时膜下温度平稳,且降低透明膜覆盖导致的高温危害,黑色地膜可为作物生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黑色地膜更有助于作物增产;王创云等的研究表明[12]:全膜垄作沟播可有效增强光合作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促进作物干物质的积累,最终提高作物产量。

本研究中黑膜微垄沟播、白膜微垄沟播、黑膜平铺穴播、白膜平铺穴播比无膜对照分别增产22.86%、15.99%、9.19%、6.35%,表现出黑膜覆盖较白膜覆盖增产、垄作沟播较平作穴播增产的现象,与前人的研究相符,说明覆膜油菜技术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尤其是微垄沟播油菜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可大面积推广种植。然而由于播种后降雪降温,油菜出苗较晚,在成熟期和收获期连续降雪,导致油菜成熟不好,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猜你喜欢

甘蓝型垄沟花期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