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农万里“漂泊”

2020-11-11周时奋

老年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农山庄扬州

□周时奋

1723年,37岁的金农告别了栖身三年多的扬州,来到山东的莱东(今山东省莱阳市),并在临淄遇到了颇有诗名的赵执信。赵执信是个才子,18岁便中了进士,但其为人性情偏狭,语言狂傲。

27岁那年,正值当朝太后丧期,理应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金农却去看洪升的《长生殿》演出。作为官员,他却不能以身作则,被人告发而罢了官,从此再没东山再起。金农去拜会赵执信,这使赵氏很高兴。此时的赵执信已经61岁,不但狂傲不改,而且对北方诗坛盟主王士祯甚是不满。他看了金农的诗,先是大大地夸奖了一番,并称使自己昏花的老眼“增了光明”;但话锋一转又说王士祯的诗是“邻家鸡声”。这实在是抬金贬王的诗家门户之见,但当时金农心气高傲、藐视种种权威,颇以赵论为是。一个不肯拜倒权威的人,却不知不觉中拜倒在了赞美他的名人脚下。金农晚年也就此事进行了反思,很是后悔。

1725年,金农把自己相对稳定的留足地从长江边的扬州移到黄河以北的山西泽州。泽州是晋东南的一座府治城市,王屋山从境内绵延而过,虽不能说是穷山恶水,却也属少见人烟之地,其萧条气象与扬州不可同日而语。

金农到此是应退职的翰林侍读学士陈北履之邀,入馆于他的午亭山庄。陈北履出身名门,父亲陈敬是清顺治朝的进士,少年颇得志,只是不到30岁便罢官回家了,个中缘由不必细说。金农接到邀请十分高兴,一方面可以结交一位博学而有盛名的朋友,另一方面也因陈家在朝堂中关系众多,对日后自己的进身必有裨益。

《梅花图》册之一 清·金 农

其实,从扬州到泽州完全可以从河南渡黄河直接入晋,但金农却取道山东,经直隶、过娘子关,并在津京做了短期的逗留。其时他的女儿海珊已远嫁津门,夫人也随往陪居。金农绕个大弯想必是为了看望家眷,且这条路对于他来说也是值得的。旅途中时见荒村野店、遇白地风沙,有时囊中羞涩还要到寺庙抄经换米,或到市场上变卖一些值钱的东西,但黄河两岸的北国风光,使他大开眼界。太行、王屋的雄奇,壶口、龙门的险拔,以及千年雄关、百代古刹的幽远苍凉,对他日后艺术风格向奇峭苦硬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作为午亭山庄的馆客,他不能无所事事,指点典籍、抄写时文是他的基本生态。山地冬夜、荒芜枯寂、朔风卷地,更撩起了他的身世漂泊之感。好在宾主投合、围炉高谈,而且陈北履把他视为老师,这使他十分满意。北履敬他的诗才,回报他悠闲自适、声色宜人的生活:金源曲子声如丝,外洋粉巾来索题。钗光鬓影红袖围,冬郎艳体赋赠谁?铜蠡暗咽乌夜啼,醉乡劝住归不归?对面何须生九疑。

钗裙献曲,秀靥迎人,粉巾索题,红袖添香,咫尺之间美人萦织,确实使金农乐不思蜀。但是馆客的生活毕竟不是其志所在,泽州后期的生活使他越来越感到孤寂。终于在1731年,45岁的金农离开泽州返回扬州。稍作停留后,他漫游江浙,并作了一次楚中之行。但这次楚地之行历时不长,他必须马上赶回扬州,因为他的诗集《金冬心先生集》就要在般若庵制版开雕了。

猜你喜欢

金农山庄扬州
桃花山庄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印象派画家」金农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画家也有经济头脑
“香自苦寒”的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
山庄春韵
栖凤沐花海 渔影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