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书法的几点体会
2020-11-11浙江省宁波老年大学蔡灿臻
□浙江省宁波老年大学 蔡灿臻
时光荏苒,我在宁波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已近二十个春秋,水平也由原来在“野狐禅”道儿上徘徊逐渐迈入正轨,感受良多,现谈三点体会。
“三要”定方向
学习书法,首先要路径得当。当前书坛活跃,从“流行书风”“民间书风”等入手找寻途径者不乏其人。然而,书法艺术的主流还是出自传统经典作品,从传统入手才是真正的“捷径”。
其次要坚持临帖。这是公认的习书之不二法门。对此,有老书法家斩钉截铁地说:“临帖、临帖,还是临帖。”书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它是具有“笔情墨趣”的艺术。我们潜心学习前贤的经典范本,就相当于身边时刻有高人指点。现今,老年书法多被称为“老干部体”“老年大学水平”,其中临帖功夫不深或是主要原因。
第三要正确选帖。字帖要选平稳一路的还是和自己书风接近的?我的做法是选自己喜欢的。这样有较强的吸引力,临摹起来较顺手,易出效果。
“五多五少”当谨记
关于临帖的相关文章很多,而针对老年人的极少。根据自己的体会及我对老年书友的观察,觉得有“五多五少”需注意。
一是动手多,动脑少。学书法苦练自然重要,但若不用脑筋琢磨只是机械地重复,则绝不可取。初学要注意用笔和字形结构,并对原帖的运笔动作和过程反复揣摩。一些细节尤需注意,碑帖之奥妙往往藏于细节处。然后将自己所临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笔画的方向、长短、曲直、位置,局部的结构、整体的感觉等,应逐点解剖对照。如“十”字中间的竖,我最初是从横的正中间写下来。而在范本中,多数是偏右一点;上下结构、左右两点的字也是如此。这些都需仔细观察研究。
第二,实践多,理论少。许多老年人都很勤奋,每天临池不辍,而对书法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理论指导实践”,若就书习书,必局于书。老年书友可根据需要适当读一点书论、书史,领悟之后再应用到书法创作中去,经过日积月累,手下功夫自然就不一样。
第三,临帖多,读帖少。扬子云:“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故而看原帖,读原作,反复揣摩,乃是学书之大道,即俗语“见多识广”。反之,若审美水平低下,即使面对佳作也看不懂。解决方法就是多读帖,也就是“目临”。读帖不只看笔法结构,还要看其历史背景和作者意图。近年来,我主学“二王”行书,还找了其他字帖来读,看多了自然会有多样的认识和提高。
第四,频繁换帖多,坚持一家少。有些学员一种帖还未写熟,又换另一种帖。正如“掘井”,一人在一处挖几下就换地方,结果是永远挖不出水的;另一人选好一处坚持挖下去,终会出水。学书亦如此。书法家沈元魁先生说:“抓住一家,吃透。”这话说得简洁直白,无疑也是最好的回答。
第五,数量上贪多,质量上得少。“贪多嚼不烂”,经典碑帖一般篇幅较长,若一开始就通临,效果必然不佳。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分为五节分临,再慢慢合起来通临。另外,书法有篆、隶、楷、行、草诸体,对老年人来说能学好一两种已很好,若想全面开花,往往一朵“花”也开不好。
创作守“四需”
说到创作环节,我认为要守住“四需”。
一需坚持在比较中总结。一幅作品完成后,可先挂在墙上自看,再请家里人同看,并以远看、近看的方式来找不足。同内容作品可多写几遍,直至满意为止。即使发表、得奖的作品,也不等于完美,可请专业书家看,多听意见。同时,要细心、耐心,对创作的每幅作品都应在诸方面仔细推敲,既不能重犯旧错,也要在不断探索中求进。
二需树立求变意识。既要敢于打破前人的框框,又要善于从前人身上汲取营养,师古而不泥古,形成自己的面貌。同时,还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达到“意”“象”并重。变化是书法的灵魂。“求变”应从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入手,比如方圆、疏密、黑白、肥瘦、轻重、曲直、大小、正欹、主次、连断、收放、巧拙等。书法正是在不断制造和解决矛盾中,达到和谐完美之境的。
《临右军大令字卷》(局部) 清·何绍基
三需以学养书。书法创作,在掌握一定的书写技巧之后,便以文化底蕴为支撑。文化,在书法中起着黏合发酵和统领全盘的作用。所以读书是重中之重,可涉猎哲学、美学、文学、文字学,甚至绘画、音乐等知识。“字内功夫字外求”,就是吸收各方知识融入书写,进而提升创作水平。
四需调整好心态。这一点,对初学者很重要。十年前,一旦准备参赛,我在提笔写字时便有一种莫名的紧张。这种状态的出现,除缺乏自信心外,更主要的还是顾虑太多所致。书法,古来便有凝神静心、怡情养性之效,若变为沉重痛苦之事,自然就偏离了初衷。可见,安定的心态对书写至关重要。只有心无杂念,才能心机平和、指腕放松,书写就会变得轻松自然。
总之,老年人学书法如果只是为了开心,那么怎样开心就怎样写。如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那么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