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小康的溯源、成就和意义

2020-11-11王志章

神州学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发展

文| 王志章

历史溯源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渴望。追溯文献,“小康”首次出现在《诗经》中的“民亦劳止,纥可小康”,被用来描绘一种人民安定富足的生活状态;《礼记》中阐释了“小康”与“大同”的关系。之后,明成祖朱棣、清高宗弘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对“小康”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解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未来国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展望,对“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大量实践探索。到了实施改革开放不久的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直言“小康”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自此,“小康”作为一种目标、规划和展望,逐渐被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1982年,中共十二大制定我国经济发展“两步走”战略,其中“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是战略目标之一。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中共十四大强调要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上世纪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各方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标志着“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实现。

进入新世纪,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基于已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是“总体小康”,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明确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小康”的目标逐渐接近。

进入新时代,中共十八大、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智慧结晶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移动通信、现代核电、载人航天、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城镇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深入推进;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农业生产力水平、工业装备水平、基础设施网络得到提高和健全,仅交通领域的中国高铁和高速公路营业里程就分别突破3万公里和1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扶贫脱贫、生态环保事业全面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首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智慧结晶。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在北港镇麻念庄郊野公园打造“中国梦小康年”主题花海,歌颂祖国繁荣昌盛,迎接2020年国庆节到来 图|东方IC

第一,始终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其宗旨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初心宗旨,不忘使命,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着力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如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贫困问题,国家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通过实施扶贫开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手段和政策工具,不断取得成效,截至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仅剩531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扫清了拦路虎。同时,还注意充分调动和激活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通过不断实践创新,把人民的智慧转化为实践自觉,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国样本和中国模式,发挥出示范领航作用。

第二,坚持目标与结果导向相结合,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大的方向性目标,但最终目的是国家发展和人民满意,同样国家发展和人民满意也要建立在各种目标的达成和问题的解决之上,否则它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泉。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基于发展的进程和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和调整,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出发,精心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五位一体整体发展进步;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强弱项,补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顶层设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行动指南和制度保障。

第三,坚持全国一盘棋方针,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诸如1998年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但最终都以战胜这些艰难险阻而告终,其经验就在于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精准发力。例如,在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时,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19个省市自治区驰援武汉、湖北,全国4万多医务人员奔赴抗击疫情前线,机关干部切实履职尽责,扎根社区守住关卡;专家学者投身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社会组织主动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咨询、情绪疏导、专业辅导等服务,普通百姓自觉参与;各驻外使领馆,华人华侨、留学生群体也纷纷组织支援国内抗疫的活动,充分展现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正是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折射出的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使中华儿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有了攻坚克难的底气和必胜的信心。

第四,正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打破壁垒促进协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全面”,要求各区域之间实现均衡发展。而城乡发展差距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尤为关键。为此,中央抓住制约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个牛鼻子,加强政策领航,从2003年起连续17年发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引导开发乡村的多重功能和价值,鼓励城市资本、信息、资源、人才等要素流向乡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到今天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调适,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成为现实。

第五,牢牢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现实做好政策调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日益交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处理国家、人民的重大关切上,党和国家善于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行发展战略调整,变危为机,不为国际风云变化而动摇国家战略,一门心思谋发展,如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通过国际产能合作、产业转移等,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释放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也给合作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契机,真正实现了双赢,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出良好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巨大的正能量。

世界意义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政治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把人民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基本原则,从顶层设计到微观落地将此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并内化为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文化自觉。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尚有12亿贫困人口,要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任务艰巨,相比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始终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视为底线任务,从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抓起,优先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确保义务教育、看病、住房有保障,并鼓励各地大胆实践创新,总结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到2015年,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又提前10年完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定任务,中国对世界反贫困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所复制借鉴。

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差异,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差距大,滋生许多社会矛盾,我国也不例外。但中央抓住主要矛盾,依靠政策杠杆,通过空间布局、资源配置、产业安排、投资导向、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工具,进行空间的再生产,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强化包容性发展,使广大农村人口能够均衡分享到社会财富。同时,城乡的均衡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财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获取的这些宝贵经验可以拓宽发展中国家的思路,为其所借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中华民族迎来伟大荣光,也增强了包括海外华侨、留学人员在内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广大海内外神州学人在这大展宏图的新舞台、新起点上,应该担当大任,积极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之中,通过知识传递、专利转化、智慧贡献、方案提供、财富投入、产业孵化等,贡献21世纪中国学人的力量。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发展
我家的小康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