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黄土地上的东方摇滚
2020-11-11张静
文/ 本刊记者 张静
他苍凉雄浑、群情激昂、刚烈豪放、荡气回肠,原汁原味的唱腔里浸透着来自黄土地的浓浓风情;
他植根于华山脚下,没有任何华丽妆容,没有任何扩音设备,仅靠一把板胡、一张月琴、一杆唢呐、一条长凳,就将一门古老艺术呈上了“非遗文化”的殿堂,再现古老的黄河文明;
他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从最初幕后的搭台唱戏,到如今台前的经典演绎,从屡次的演变中缔造出了独有的老腔文化;
他就是被誉为“黄土地上的摇滚”——华阴老腔。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他用那古老的腔调,吼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吼出了华阴老腔的前世今生……
黄河、华山与老腔
“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了!”“操家伙……”“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男人笑、女人哭,都在炕上……”
这是“华阴老腔”名角张喜民与众多老艺人多次在舞台前经典传唱的曲目,每一次酣畅淋漓的表演背后都倾注着他们对于这项古老艺术的深厚情感。
“额叫张喜民,来自陕西华阴市双泉村,就是(有)华山那个地方。你别说咱这老腔(虽)是一个最小的戏曲,就我们全村唱这个,后来慢慢城市人才知道在中国还有这么个老腔,这就是东方正儿八经的摇滚乐……”
正如张喜民所说,作为一个最小的戏曲,老腔因小而变得稀有。有几句老腔唱词很好地概括了老腔的历史:“黄河到华山拐了个弯,弯出个村庄叫双泉;双泉村里唱老腔,一嗓子吼了几千年。”
据说,华阴老腔源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这里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粮食要通过渭水源源不断地运到咸阳,因为逆水行舟,刘邦的军师张良便让士兵吼唱拉船号子来鼓舞士气,这种船夫吼唱的拉船号子后来就成了老腔最早的雏形。
老腔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演是皮影戏,唱戏人在前台吼叫是老腔。后经多重演绎,老腔成了皮影戏幕后的配唱配乐。当时主唱通常需要多个人物,每个人物的特点都在其歌声中体现,唱词都有固定的戏折子,唱辞是古语,音调偏陕西话,唱腔或高亢嘶喊或悲凉沙哑,加上月琴、板胡、唢呐的配乐更是震彻人心。
自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再加上口耳相传的唱词唱调,如此表演形式,被外人看是土得“掉渣”,而对于双泉村的人来讲,却是谋生的手段。
“老腔丢了,是民族的损失”
说起老腔,则不得不提到张家老腔。据说,张家老腔是华阴历代传承最好的一家,有过百本戏本,最早是明朝的,随后在明、清、民国年代成为张家的谋生之本。
说起传承,要从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喜民说起。
张喜民的父亲是上一辈华阴老腔皮影传人,他发现张喜民继承了自己的好嗓子,便将其选定为张家皮影老腔的主唱,他的其他亲戚兄弟分别为乐手,拉板胡、吹唢呐、奏月琴。当时张家老腔唱法多,但都无乐谱,传承方式只是单一的口口相传。上百本戏折子,都需要一字不差的记诵再配合特定音乐唱腔唱出。通常来讲,一本折子戏一般要演3-4小时。
9岁开始学唱的张喜民,一路走来也经历了很多。他回忆说,过去他们主要参与村里红白喜事表演,一场戏要演4个小时,经常是父亲一人在前面两手举着皮影表演,其他4人在幕后吹拉弹唱。在每出戏的高潮部分,随着后台配乐的嘶吼,台下一片叫好,一场戏也就结束了。当时一家人能赚10斗米,也不至于挨饿。
老腔艺人赴香港参加香港中乐团建团30周年演出
而那个年月,唱戏的经常被人瞧不起,有时东家请他们唱戏,唱到很晚回不了家,就住在东家的牛棚;解放后,因唱戏没有工分,他们的演出也逐渐淡化,成为了副业。有人请就唱,也不再走街串巷的找生意了;后来到“文革”时期,老折子戏被禁唱,改成了唱样板戏,他们的生存现状变得更窘迫,连生计都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各种流行音乐的涌现,留给老腔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老艺人心急如焚。看到与自己相伴多年的古老文化遇到发展瓶颈时,张喜民感叹道:“我个人不求什么其他东西,只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老腔丢失了,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民族的损失。”
从乡间村庄到高雅殿堂
2001年,全华阴老腔班社只剩下四家,表演机会更少了。当时从上海戏曲学院进修回陕的党安华看到如此好的传统艺术在农村遭此窘境,心中涌出一丝悲凉。
“我觉得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表演者完全处于自然人的状态……”这是现任华阴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第一次偶遇老腔表演后的印象。因为这次的偶遇,让他对老腔情有独钟,特别是幕后五个老腔艺人那种从生命里迸发出的真情演唱震撼了他。
2001年,他萌发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老腔艺人的表演从幕后推到台前。他坚信,老腔艺人那种真诚、真实的情感一定会触动观众的心灵,让人们对生活、对生命会有一种思考和感悟。
于是他大胆地做了一个决定——用老腔与表演结合的戏剧,代替将人物隐于幕后的皮影戏,形成生活气息浓郁的原生态演出形式。这样,老腔艺人不用过分装扮,舞台道具也较为朴素,让其宽厚且极具震撼力的嗓音,配合自然真实的动作表演,就会打动观众,使人印象深刻。
党安华说道:“一开始我把他们从幕后推到台前的时候,我首先改变了他们演皮影的习惯,其次对他们的业务分工也做了些小的调整。例如现在是砸板凳的,过去在幕后就是打梆子的。有些艺人很不适应,但也在慢慢地不断调整。”
2006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华阴老腔经过众多人齐心协力的出谋划策不仅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参加了话剧《白鹿原》的演出,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并荣获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同年,随着老腔原生态音乐会在国家最高音乐殿堂——中山音乐殿堂的演出,老腔艺术魅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也由此点燃了很多人对老腔的兴趣。
华阴老腔对记者的触动,则来自电视荧屏。这是2015年,张喜民带领班子走出双泉村,走上了央视综艺节目的舞台。五位老艺人用原生态的表演加上歌手谭维维现代摇滚乐的演绎,首次以“混搭”的方式呈现在荧屏上。整个表演过程让人看得酣畅淋漓,震撼和感动在场的所有人,华阴老腔也因此一炮走红,并于2016年以《华阴老腔一声喊》华丽亮相央视春晚。
这是黄土地与摇滚乐、农村与城市间完美的艺术融合,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后碰撞出的强大力量,从乡间村庄到高雅殿堂,华阴老腔迎来了他的华丽转身。
如今,华阴老腔在全国享有盛名,并走出国门,到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新加坡等地演出,甚至还走进了世界的顶尖学府——哈佛大学。老艺人们在国外表演后激动地说:“外国人也不知道咱唱的啥,听不懂中国话,但被咱的气势感染了,演出后掌声就不停。自豪滴很!”
老腔是古老的,原汁原味;老腔又是时尚的,富有很浓的现代气息。作为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老腔融合时代新潮大胆创新,唱词、唱腔、表演都有了颠覆式的改变,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让老腔在耳畔时时响起
华阴老腔虽火了半边天,但老艺人们都年过花甲,后继无人让民族瑰宝陷入传承窘迫。据了解,华阴目前注册的老腔班社有6个,共计人数66人,平均年龄70岁左右,年龄最大的近80岁,最小的也有60岁。如何后继有人,将老腔艺术继续传承保护是当下最紧迫的问题。
张猛是张喜民的孙子,生活在老腔世家,自小就隐约察觉到爷爷对他的期盼。在外读书之时,张猛专门带上爷爷给他的月琴,闲暇之余,便唱上几句。慢慢的,他惊奇地发现,小时候像背诵课文一样背下来的老腔唱段,到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意义。他决定,继承爷爷的意志,将老腔这一民族精髓传承下去,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老腔的传承和创新共同努力,让老腔在耳畔时时响起!
为了将华阴老腔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当地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成立老腔保护中心、地方戏曲培训学校;开办老腔培训班,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振中、张喜民等老腔艺人亲自授课;开设月琴、板胡等专业课,让学员能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对传统老腔皮影戏的经典剧目进行全部录音,并刻盘存档。此外,还对年满60岁的老腔艺人给予生活补贴等,凡是能想到的办法,都在倾尽全力去做。
“天空和大地做了伴,鸟儿围着太阳转;华山和黄河做了伴,田里的谷子笑弯了腰……”让我们继续聆听着来自黄土地上独特的摇滚,去品味蕴含着华山之韵、黄河之魂的老腔文化,诉说更多有关黄河与华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