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县孕育了一个省的果业

2020-11-11张义学

西部大开发 2020年7期
关键词:苹果园示范园果业

文/ 本刊记者 张义学

6月初,关中平原麦浪翻滚,丰收在望。陕西省礼泉县山底村的御杏熟了,参观过昭陵的游客,尝遍袁家村的特色小吃,若再夜宿九嵕山半山腰的农家乐,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九嵕山南坡盛产甜杏,唐太宗李世民曾赋诗称赞:“四时陵园山自润,千果梅杏水长流”。傍晚时间,坐在农家乐的大杏树下品茗,享受着习习凉风,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红杏,让人心旷神怡,如醉入迷。

西兰路上的苹果园

发展御杏产业,只是礼泉县果品栽植多样化,优先发展特色时令水果,实现由传统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观光果业转变的一个缩影。

礼泉县曾是陕西的果业大县,是陕西最早种植苹果的县域之一,更是西北最早形成规模种植苹果的县域。

1988年,陕西育成的“秦冠”苹果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礼泉县对于苹果产业化发展的认识较早,紧抓这一机遇,大规模栽植“秦冠”苹果。许多咸阳人都记得,西兰路上的苹果园曾连成一片,春天是苹果花的海洋,招蜂引蝶,煞是壮观;秋天是苹果成熟季节,果香满园。

其实,比起西兰路上的苹果园,礼泉更早的苹果园,是出现在九嵕山之后,面积更大的一片山坡地带上。在遍地还是庄稼的时候,那里的果园,已为后来的礼泉苹果,也为后来的陕西苹果,营造出了一方天地。

“我们礼泉人敢为人先,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大规模地发展苹果产业了。”礼泉县果业局副局长袁晓林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秦冠’作为新品种,许多地方引种时都是非常谨慎地尝试,礼泉就大面积推广开来了。‘秦冠’苹果具有耐寒、耐旱、易管理、早挂果、早丰产等特点,很受礼泉农民欢迎,特别是礼泉的石潭、叱干、南坊等镇,近八成的土地种的都是秦冠苹果。果农种植三四年就挂果了,生长快,六七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一万斤。90年代,苹果比较稀缺,果商来礼泉采购也能掏到一块五、六呢,一亩果园的年收入能有一万元……那时候‘万元户’在全省各地都没有多少,礼泉各村都有很多呢!”

礼泉农民成为陕西农民中率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陕西的第一个“苹果大王”,也出自礼泉县。

看到苹果带来的经济实惠,种了几千年粮食的农民,也纷纷学着礼泉农民的样子,在土地上种起了苹果。人们最先在西兰路上看到的苹果园,开始向东、向西、向北延伸,使得陕西关中平原以北,遍布着满山架岭的苹果园,大片的传统耕地,摇身一变,成了苹果的天下。近几年,陕西的苹果,随着陕西大地上的绿色,顺着沿黄公路,又向北延伸了很多公里,打破了延安以北,不宜栽种苹果的难题。

“礼泉苹果”引领陕西苹果产业

陕西果业是从礼泉起步的。在有大荔苹果、洛川苹果之前,礼泉苹果,就是陕西苹果的代名词。

“秦冠”苹果曾经是礼泉的名片,“礼泉苹果”一度也是陕西的名片——晋京、参会、出口、创汇……整个20世纪90年代,礼泉苹果享誉全国,吸引来一批又一批来礼泉参观学习取经者。

“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待各地来的‘取经人’”,礼泉县果业局信息股的何思明告诉本刊记者,“礼泉苹果产业发展早,技术成熟,管理规范。我当时是苹果技术员,大多数时间都在给来礼泉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果农讲解果园管理技术要点。”

很多来礼泉参观学习的各地领导干部,回去后就着手在当地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更多来礼泉学习取经的农民,往往会带着礼泉果树苗回家,积极办起苹果园;陕西省和苹果适生区、优生区的市县,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苹果产业,并在资金上大力扶持,使得陕西苹果,大踏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敢为人先的礼泉农民,看中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发展苹果苗圃。挂果前的果园,空闲地块,变成了一畦又一畦苹果树苗。每有国家推广苹果新品种,目光敏锐的礼泉果农就购买采集新品接穗,嫁接育苗。后来享誉全国的“红富士”系列优质苹果品种,更多的是从礼泉苗圃,走向各地果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礼泉苹果”推动了陕西省乃至全国苹果规模的扩张和苹果产量的增加。

如今,小苹果在陕西省形成了大产业,陕西56个国定贫困县中25个是苹果基地县,全省果园面积占到森林面积的13.8%,千千万万个乡村因苹果变得更加美丽,小苹果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蛋蛋”。据统计,全省有200万户农民从事果业种植,涉及800万农村人口,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1000万,2018年果业增加值达466.2亿元。

从礼泉苹果到礼泉“御果”

在礼泉县前山村,村主任杨文俭自豪地向本刊记者炫耀说,“杨凌农博会上评选的‘石榴王’,就是我们村子种植的!一颗石榴,4.6斤呢。”

在享誉全国的苹果之乡遇到了“石榴王”,这让记者们好生惊奇。

众所周知,“礼泉苹果”满载盛誉后,也曾遭遇“滑铁卢”——苹果产业遇到难以逾越的发展瓶颈。

本世纪以来,各地“红富士”等新优品种苹果发展起来,抢滩全国各地市场,“秦冠”苹果被市场所淘汰,售价一度降到每斤三四毛钱,还难以卖出去。

“最差时每斤9分钱,换不来一包最便宜的‘羊群’纸烟。还得给果商拉到山下的柏油路边,一筐一筐地装到卡车上……”杨文俭回忆说,一脸无奈,连声感慨!“穷则思变呀,村里当时有一个长期贩卖果树苗木的赵助国,从新疆引进回一些石榴树苗,在自家果园试种。没想到这个新疆石榴,在我们这生长更好,更适生,结出来的石榴更好吃、更好卖。”

礼泉曾经是唐朝“御石榴”产地,种植石榴的习惯沿袭至今。看到赵助国引种成功,前山村的果农们纷纷自发地挖掉苹果树,建起石榴园。武将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适时成立,吸纳前山村果农以及周边村果农加入合作社,积极提供技术支持,探索多渠道销售模式,引导农民实现由传统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观光果业的转变。本刊记者看到,武将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800亩示范园内,石榴园郁郁葱葱,葡萄园硕果累累。

近年来,礼泉按照“北优苹果、中杂果、南早中熟特色时令及设施水果”的思路,全面优化区域布局,加大调整果品结构步伐。在北部苹果优生区以老园改造为主,倒茬3至5年发展富士优系;对现有的“秦冠”苹果园,采用“淘汰一批、新植一批、精管一批”的方法,加快品种更新,实现“青果、白果、红果”多层次销售增值;在中部旱腰带地区,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稳步推进石榴、葡萄等特色水果栽植面积;在南部平原灌区,加快发展丽嘎、短枝华冠、金世纪、蜜脆等早中熟苹果,并引导果农适度发展设施大棚水果。

目前,全县已发展石榴、梨、桃、葡萄、杏、大樱桃等特色水果30余万亩。其中“礼泉小河御梨”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将山”大籽甜石榴、“山底御杏”注册了品牌,成为了群众脱贫增收新的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礼泉石榴迎来丰收

礼泉果业转型对于陕西果业的新启示

在礼泉县御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塑料大棚,新一茬火龙果的花儿刚刚谢落,拇指大的火龙果正在茁壮成长。这是“南果北种”在礼泉的实践。

寇明谦是礼泉县御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于2013年5月带领西张堡镇土洞村100多户村民成立合作社。他筹措资金580万元建起了“御品庄园”,种植绿色无公害草莓、樱桃、葡萄和红枣,发展起采摘观光、休闲体验的设施果业。寇明谦的父亲指着火龙果大棚向本刊记者介绍,“这座大棚一亩多地,每年采摘六七茬火龙果,就能卖出十来万元。”

这是礼泉县结合袁家村等当地热门休闲旅游景区,将部分果园打造为观光体验种植园,集花果观赏、水果采摘、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典型案例。

桃农在整理刚采摘的蜜桃

礼泉葡萄喜丰收果农辛劳采摘忙

此外,礼泉县在平原地区引进先进特色水果品种,进行高效果业、设施果业和观光果业的多元化栽培发展。礼泉县骏马镇寇家村就建起了“白如玉”桃示范基地和“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

2019年礼泉县新建以苹果为主的各种特色水果示范园 20个,以示范促进果园标准化建设,目前共建设标准化果园8万亩;建成以御杏、御桃、御石榴为代表的集中观光园25个;发展休闲观光果业、弘扬御果文化、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益。正如礼泉县县长李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礼泉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错位发展原则,持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特色化、良种化的区域格局。

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五带八园”产业发展格局,“五带”即北部晚熟优质苹果产业带、中部特色水果产业带、南部早熟时令水果产业带、四河沿岸优质梨产业带、旅游路观光采摘果业产业带;“八园”即以叱干魏北为中心的高光效苹果示范园、以石潭上石为中心的矮砧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新时张则为中心的早熟苹果示范园、肖山御石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昭陵山西头葡萄示范园、山底御杏示范园、裴寨樱桃示范园、桥北秦王桃示范园等区域果业经济特色板块,示范带动果业转型升级。

没有人忘记“礼泉苹果”的昔日盛誉,但有谁在思考:今日众多的果业强县中,谁将是下一个“礼泉苹果”呢?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常胜不衰的“不倒翁”。

陕西苹果发展70年,特别是近30多年,是苹果适生区向苹果优生区发展的艰难过程。纵观礼泉农业结构转型的成功之路,虽然遭遇了适生区苹果,特别是传统老化品种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失利,也是“礼泉小河御梨”“武将山”大籽甜石榴、“山底御杏”等礼泉“御果”的艰难探路过程。

陕西各地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正在打造千亿级苹果产业为核心的果业发展战略目标。各地应该从礼泉果业转型发展中,得到新的启示。

猜你喜欢

苹果园示范园果业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示范园里绿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巧算苹果
山西四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河南省6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辽宁果业技术装备融合发展研究
江西省寻乌县果业转型期融资问题研究
邮购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