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血常规多种参数后对症下药
2020-11-10颜芳婧
颜芳婧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84
众所周知,在医疗组织、机构的各项检查工作中,血常规检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需要知晓的是,一份血常规检查报告中的内容、项目等等内容是非常之多的,即便患者能够很快拿到血常规检测报告,但是很多人对于这项检查的迷惑程度其实是非常高的。譬如部分人民群众认为血常规检查能够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包含肝功、肾功和血脂血糖等等,但是以上提到的几种检查都属于是生化类型的检查,与血常规检查之间的区别是比较大的,因此,无论是临床医师、护士还是患者自身,都需要知晓血常规检测报告中各项参数的含义,这样才能做到后续的对症下药,譬如,通过一份血常规检测报告,能够知晓感冒患者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由此就能够很快找到病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症下药,使得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到建康状态。
1 观察血常规检测报告中的红细胞和(或)血红蛋白参数
增多参考值:
成年男性红细胞>5.8x10^12/L 血红蛋白>175g/L。
成年女性红细胞>5.1x10^12/L 血红蛋白>150g/L。
如果拿到的血常规检测报告中的红细胞和(或)血红蛋白(相对于以上参考值)的参数出现增多的情况下,患者是有可能患上以下几种疾病的。
如果是相对性增多的情况,就说明该患者的血容量出现了减少的情况,后续比较容易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等情况,对于患者自身来说,这对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而如果是绝对性的红细胞和(或)血红蛋白参数增多,临床医学领域将其成为红细胞增多症,依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分别是继发性和原发性。其中继发性的出现,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导致的,与患者自身的心肺疾病和肾脏疾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而如果是原发性的红细胞增多,其多数情况下则是血液肿瘤的一种前期表现,在后续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拿到的血常规检测报告中的红细胞和(或)血红蛋白(相对于以上参考值)的参数出现减少的情况下,患者是有可能患上以下几种疾病的。
红细胞和(或)血红蛋白是生理性减少的情况下,会使得老龄患者的造血功能减弱,而如果是妊娠或者是晚期,其血浆容量明显增多,血液会出现被稀释的情况,但是这些都属于是正常情况,不必因为这些情况而过于担心。
但如果红细胞和(或)血红蛋白是病理性减少的情况,就需要多加注意,如果是因为生病而导致出现贫血情况的,就需要找出贫血出现的原因,后续实现对症下药。
2 观察血常规检查报告中的白细胞数量参数情况
参考值:
(增多)成人白细胞总数>9.5x10^9/L。
(减少)成人白细胞总数<3.5x10^9/L。
实际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当中,白细胞下具有多项数据和内容,需要知晓的是,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者是减少,其主要是受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检测报告中对这两项数据多加关注。
2.1中性粒细胞
如果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其中生理性增多是一种正常现象,其中中性粒细胞下午就比早上数量要多,在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者特别冷的时候,都可以让中性粒细胞短暂升高。但是如果是病理性增多的情况下,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了,一般情况下,其病理性增多与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和肿瘤情况相关,这是临床医师和患者自身所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
如果中性粒细胞出现减少的情况,患者和医生也需要多加注意,这种情况通常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譬如患者如果具有系统性的红斑狼疮的情况下,就会使得身体出现对应的抗体,这样就会使得患者身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出现减少的情况。笔者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调查之后可以发现,X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苯、铅、汞等化学物质,以及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都可能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因此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都是需要定期复查的,其中血常规检查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方面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2淋巴细胞
如果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报告中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的情况,医生和患者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其中如果患者的淋巴细胞出现增多的情况,是可能与以下几种疾病相关的。
(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腺病毒等感染,以及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的感染。
(2)血液系统肿瘤:原发性骨髓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部分淋巴瘤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
而如果是淋巴细胞减少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是应用肾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和放射线损伤、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B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等情况。
3 结论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针对观察血常规多种参数后对症下药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从文中阐述内容中能够看出,血常规检测报告中的不同参数是具有不同的含义的,作为患者和医师需要知晓不同参数的变化所代表的意义,后续才能实现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