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解读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方法

2020-11-10周维德

康颐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外邪筋骨

周维德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30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决定性指标,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保持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当前生活中我们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比较多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明显,虽然其病情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是其中多数为顽疾,一旦患上就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大家应该都听闻过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疾病,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该病的具体情况其实并不了解,只知道会引起关节肿痛。西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解释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症状表现的风湿免疫性疾病,虽然西医在相关疾病的研究过程中也提出了一系列与该病有关的病因,但是其具体病因目前尚无定论,且西医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存在药物副作用大、治疗方式令患者承受更多痛苦等弊端,因此本文将重点从中医角度来分析这一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该病在中医典籍最早可以追溯到《内经》,其中将这种导致人体关节部位肿痛的疾病称为“痹”中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描述也是比较清晰的,患者病后不可屈伸、肢结疼痛、其痛如掣。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骨病,那么其与人体筋骨之间就有直接关联,中医理论中,筋骨强健与否与肝肾有直接关系,肝肾强则筋骨壮,肝肾虚则筋骨虚。患者干肾气虚的情况下筋骨就容易受到外邪入侵,而中医认为是风寒湿邪入侵人体筋骨并导致了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邪入侵后,导致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外邪聚集于骨节之中并使患者产生极强的疼痛,而关节肿胀自然也是由风寒湿邪引起。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中医理论中,肝肾气虚与风寒湿邪侵袭有关,那么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自然要根据以上内容来对患者进行分类,目前来看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湿热型、寒湿型、肝肾阴虚型以及肾阳虚型,通过望闻问切从多角度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明确具体的证候分型后自然要针对性进行治疗,从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手段来看,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理疗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主要以辨证施治为主,首先明确患者的证候类型,据此采用自拟药方或者传统中药组方加减的形式来进行药物治疗,目前来看中药方剂中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方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在直接应用传统组方的过程中医生并不会直接照搬相应的药方,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适当进行调整,比如有些患者寒气比较重,那么在选方过程中既要着重选择热性药物,但是同时要注意患者的体质,从脉象以及其他方面来分析当前所选药方中各味药物对患者身体所起到的影响,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适当调整药方具体情况,比如增减原有药物的药量或者增减药物种类,经过这样的调整所得最终药方才符合当前患者的实际需求。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方是完全一致的,其实不然,传统中医非常重视辩证治疗,因此一人一方是目前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基础。

我们都知道想要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就要避免受风,中医理论中我们将这个“风”称之为风邪,风邪是一种典型的外邪,比如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工作中长时间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之中,那么这种情况就容易造成外邪入侵,大多数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业都会使身体都会受到不利环境的侵害,但是并非马上就会出现相应的风湿症状,多数情况下人们可能只会出现短时间的关节疼痛,但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风湿,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外邪入侵更甚,那么这些不利因素就会逐渐累积,待到人体气血两虚之时这些长时间累积的损害就会集中爆发,患者就会出现风湿的相关症状,而一旦风湿症状出现那么就很难完全清除,所以说按照中医理论我们想要有效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最重要的还是避免长时间处于不利的工作环境之中。风寒湿邪是中医理论中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那么根据这一内容我们就能够了解到,受风、受寒、潮湿都容易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想要预防就必须尽量少接触此类环境。

在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其他方向上,我們要注意饮食调理,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肝肾虚也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病因,所以我们在饮食上要注意根据自身体质来进补,通常来讲如果我们属热性体质,那么应该多吃一些凉性食物,比如绿豆、各种瓜类等,但如果我们属于寒性体质那么则要注意食用一些温润的食物,比如牛羊肉等,当然这也要根据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患者本身还有其他基础性疾病那么自然也要考虑到该疾病的饮食禁忌。而且还要注意提升自身免疫力,提升机体免疫力是抵抗外邪入侵的最佳方式,通常来讲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并且对饮食进行均衡搭配就能够让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日常饮食中应该以新鲜水果蔬菜为主,这样才能够获取足量的维生素,维生素能够帮助身体维持较好的免疫水平。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外邪筋骨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中医理论看腰痛宁胶囊的药效
你的筋骨为什么那么容易受伤?
筋骨 道德 温度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外邪致中”还是“内伤致中”?——说说“真中风”和“类中风”
筋骨并重理论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思考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