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2020-11-10楼明月,陈萍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实践生活质量

楼明月,陈萍

【摘要】目的:就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及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论述。方法:研究把在我院就医的64名慢阻肺患者当成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所有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之后把他们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两组人数相等。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之后又给实验组患者增加了康复护理措施。最后就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汇总相关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于P均<0.05,所以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慢阻肺患者来说,如果能够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则能够改善其肺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慢阻肺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应用实践;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慢阻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的治疗周期较长,而且极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在发病后其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呼吸气流受限的问题,因此在对症治疗之余需要做好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当以常规护理措施为基础进行康复护理措施的推广实践,巩固提高治疗效果[1]。下文中笔者依托护理工作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于2019年7月,结束于2020年7月,主要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名慢阻肺病人当成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进而把他们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32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共有26名男性、6名女性,组内患者的年龄在56- 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94±4.48)岁。其中包括15名肺气肿患者、1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名肺心病患者、2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实验组患者又增加了康复护理措施,共有25名男性、7名女性,组内患者的年龄在55- 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85±3.39)岁。其中包括14名肺气肿患者、9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名肺心病患者、3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已知P>0.05,所以说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可以继续推进。

1.2研究方法

首先,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即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监测其生命体征和为其营造出舒适的住院环境。

其次,实验组患者又增加了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康复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进而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期间,需要了解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并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引导干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给患者讲清楚后续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治疗方法,进而强化其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饮食护理。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需要做好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具体来说,医护人员可以在尊重患者饮食偏好的基础上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以确保其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让患者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3)呼吸训练。首先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吸气训练。第一,要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吸气,即让其闭上嘴,然后用鼻子呼吸。可以用模仿吹口哨的动作来指导患者完成这方面的呼吸训练,需要让患者将呼吸和吸气的时间空载控制在2∶1,之后缩唇程度要控制在距离口唇15- 20cm处。为了保证训练效果,可以让患者使用蜡烛进行辅助训练,以呼出的气流不将蜡烛火焰熄灭为宜。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减慢呼吸速度,以保证实际训练效果。其次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腹肌抗阻训练。需要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之后要在其腹部位置放上沙袋,重量以0.5kg为宜。之后要让患者进行呼气和吸气训练,在呼气时要让患者下降腹部,而在吸气时则需要指导患者微微抬起自己的腹部。以上训练需每天进行2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0-15min。当然,也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训练时长或频次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首先,肺部功能情况的量化分析主要涉及到了FVC、PEF、FEV1、6MWD四个指标。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研究则使用的是我院医护人员自制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主要涉及到了躯体、心理、社会和物质4个方面的内容。量表的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证明患者该项指标越好。

1.4数据计算

实际研究中,主要通過SPSS23.0统计学软件就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了T检验。之后当“P<0.05”时则证明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比较

汇总相关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肺部功能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之后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具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2:

3 讨论

慢阻肺的进展相对缓慢,治疗过程也非常繁琐,因此会给患者和家属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2]。因此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做好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治疗效果[3]。参照临床资料可知,慢阻肺常见于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老年人的基础病较多,所以会给护理工作造成诸多阻碍。虽说慢阻肺与患者的肺部炎症反应有关,但它的发病过程却非常复杂,吸烟或从事化工与粉尘加工行业的人员较容易患上慢阻肺,上述环境中的物质会使患者支气管的上皮纤毛变短,进而使纤毛运动发生障碍[4]。之后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灭菌作用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便给病菌的入侵造就了可乘之机,患者的肺部会因此而出现炎症,最终发病。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康复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更具针对性,因此能够弥补常规护理措施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结论证实,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需要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实践,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高雪.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125+144.

[2]任淑英,刘宏霞.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4):117.

[3]田亚茹.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1):121-122.

[4]胡小红.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9):137.

猜你喜欢

应用实践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