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上语文《三峡》教案

2020-11-10王丽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水流三峡景物

王丽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219-0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增强语感。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感知三峡之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精彩的寫景段落,把握三峡景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感知三峡之美,体会作者欣赏大美山水,与自然山水为知己的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生动、传神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和精美的语言。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边读、边赏、边悟。

2.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成长。

教学过程:

一、看《长江》,入三峡

播放电视片《话说长江》有关“三峡”的片断,然后导入新课:

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郦道元,走进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诵美章,释文意

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是否将文字障碍扫除。

2.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等,并订正之前自己读错的地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疏通、译读课文

师:课前老师已经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疏通文意,现在请各小组的代表,结合本组讨论、交流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加以评价。

A.小组朗读代表先汇报本组在字词句翻译方面的收获,在小组发言,做交流汇报,其他小组点评。

B.小组解决不了的,可请其他小组帮忙。

C.老师检查重点字词、句子的解释及翻译,帮助学生加强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教师检查下列重点词句并纠正错误答案: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自:如果。曦:日光。

(3)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绝:断,断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御:驾着。  疾:快。

(5)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6)绝巘多生怪柏  ;;绝:极。

(7)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其:代词,代柏树)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回声,回响。

转:通“啭”婉转。绝:消失,停止。

(10)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句子的翻译:

A.重岩叠嶂 :重重叠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B.隐天蔽日: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C.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凉和寂静。

三、赏美景,悟感情

1.学生分段诵读,边读边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峡山水的特点,领略三峡四季之美(四季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质疑,教师搜集整理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出来,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水经注》主要是记水的,三峡以水著名,所以写水,写山是为写水做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就会大,水流就会湍急),所以写山,而且先写山。夏季的水势浩大、水流湍急,迅疾凶险的特征也尤为突出,所以先写夏季 的水。

(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A.渲染三峡秋季的凄凉、寂静的气氛。

B.写出渔民生活的艰难,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增加文学性,增强说服力。

(3)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赏奇文,品雅言

1.学生自由发言,你认为作者对三峡四季之景中,哪个季节的描绘最精彩,为什么?

教师引导:可以从描写,修辞,色彩,观察视角,准确精炼的语言等方面入手。

2.学生思考填空,教师借此总结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语言特点。

(1)总写三峡全貌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正面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正面写夏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侧面写夏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正面描写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侧面烘托三峡秋季凄凉气氛的句子:(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5)本文还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手法,其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所见;(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所见;(素)、(绿)二字是从颜色角度写的;另外还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将静的景物和动的景物结合起来。

五、总全文,外延伸

1.总结全文。

2.如果你是导游,请你结合本课作者描写的三峡景物特点为三峡写一段导游词。

3.由学生朗读、展示自己写的导游词,师生点评。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山    连续不断,隐天蔽日

三峡       夏季水:水势浩大,水流湍急

水    春冬水:清澈

秋季水:水枯、水寒

三峡的夏季:水多、水急。

三峡的四季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天:凄凉萧瑟,凄美。

猜你喜欢

水流三峡景物
神奇的水流
杨祖基
春水流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诡异的水流
写好家乡的景物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
三峡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