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

2020-11-10王传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王传超

【摘要】在进行相关的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在诸多的高中学科中,物理知识因为其抽象零散的原因以及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相对薄弱的原因,导致教学效率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相关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78-01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可以适当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整体水平;此外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还可以适当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进行整合教学,构建知识网络,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及时巩固学生的成果。本文便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讨论。

一、结合生活讲述相应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相关的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对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若单纯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讲述相应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述《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比如人们的行走,同时还可以讲述在拔河过程中,其实比的不是人们之間的力气,比的是摩擦力,所以我们看到在拔河过程中人们多穿钉子鞋,就是为了加大摩擦力,通过相关的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

二、结合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时教师的还应该基于学生的个人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分层教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结合相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为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时间、位移》的相关内容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可以采用问题进行相应的提问,比如首先询问学生:矢量以及标量的概念,随后讲述时间、时刻、位移的相关概念,还可以让学生回忆时间、位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生活进行相应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

三、适当结合实验讲述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在进行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首先借助信息技术综合视频进行讲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实验过程,随后让学生对相关的步骤进行记录,逐渐将物理知识内化。

例如教师在讲述《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对相关的知识以及实验过程进行讲解,随后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让学生对相应的物理实验过程进行记录,随后教师还可以将一两个重点步骤让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操作,结合相关的实验现象进行知识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个人素养。

四、结合思维导图整合教学,构建物理知识网络

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虽然物理知识相对抽象,零散,但是物理知识之间也有一些联系,但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相对欠缺,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结合信息技术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教师在讲述《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相关的高中物理知识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合作,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综合相关的物理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导图之间的比拼,进行相应知识的比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五、设置相对合理监督机制,巩固成果提升能力

在进行相关的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相关的物理知识通常是课上学,课下忘,没有及时进行巩固练习,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的监督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进行培养,同时在进行相关的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实行师生双向监督的形式,教师以身作则,提高学生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牛顿定律的应用》的相关内容时,在进行相关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在讲述完相关的知识之后,可以布置相关的课下任务,教师及时查阅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随后对相关题目进行讲解,若学生有错误,可以让学生自行回答自己错误所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及对相关的知识了解情况。

综上,首先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适当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提升整体水平;此外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还可以适当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还可以进行整合教学,构建知识网络,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及时巩固学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吴长立.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28.

[2]李高伟,王磊,徐传军.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98.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