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2020-11-10沈守君朱晓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

沈守君 朱晓影

【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是中小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情感体系并完善自身认知,因此中小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正确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德行形成的主要引导作用的是教师,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教师要剖析德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准切入点提供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举措,从而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59-01

引言

现阶段,增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以及道德意识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必须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其具有创新精神,提高个人品质和文化鉴别能力。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它建立在党的思想文化建设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具有丰富内容,充分满足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落实有效的联系教学,提升德育工作效果

学校是支撑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也需要与家庭相结合。学校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场地,因为在学校中有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能够准确找到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教育,但同样家庭也是对学生有重大影响的,家庭教育在一开始就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终身性和长期性特点较为明显。所以在德育工作中家庭教育也能起到一部分作用,长期的良好家庭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熏陶,使得其成为学生德育教育开展成功的关键原因。这需要与学生与家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双方交流配合,因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家长对学生的具体了解,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进行教育,不但能够促进孩子进步,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良性沟通,促进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

2.将德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要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有效途径,将其作为载体进行德育文化渗透,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积极熏陶作用,从而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并以班风为核心优化校园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作为基本载体,建立起平安和谐的校园,强调校园文化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的有效整治,从而进一步加强学校报刊、网络建设,提升校园环境舒适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受众平台,同时 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从而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并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个人校园文化,要在规范教学行为、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充分彰显学校特征以及教育理念。通过完善校徽、校歌、校标等代表学校风气的校园文化标志,进一步规范学校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出独特的育人氛围,促使教育和引导体现于学校生活的各方各面,体现于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怀,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同时学校要积极开展师德教育,从而提高教师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个人优良作风。学校可以利用对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并对其进行维护和创造。建设好校史陈列室以及共青团,充分借助板报、橱窗、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直观物体展现教育文化理念,从而形成优良精神传统,激发和引导学生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创设德育课堂活动

国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正是学生的教育工作。在传统课堂中,大多以教师为主体,讲述方式以及内容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重要地位,应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中的首要任务,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应有的自主行为。将学生放在首位的德育工作分为几个步骤,第一,要转变班主任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养成正确的德育建设思路,按照成熟的建设思路培育。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需要将学生放在首要考虑位置,使得其在课堂上能够勇敢地表现自己。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使得他们的个性与众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一概而就,而是要进行层次教育,使得学生在自身已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提升,最大程度上得到全面且正向的德育发展。第二,班主任在初中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中影响力大,在进行教育过程班主任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更新,以免将过时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同时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使得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正确行为举止能够得到保障。

结语

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促使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意义。而教师作为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主要影响者之一,要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积极渗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德育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个人价值,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素美,魏光华,孔祥霞.关于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06)

[2] 格桑德吉.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1)

[3] 杜亚辉.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38)

[4] 徐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8)

猜你喜欢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