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

2020-11-10徐万胜

传奇故事·百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运用

徐万胜

摘要:杜威提出教學活动应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把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由此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重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树立诚信、自尊、正义、守法、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忽略了其内化过程,无法让学生在接触自然和社会中获取经验和知识。基于此,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运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求理论知识和具体问题相结合,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相关的情境来教学的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深入情境之中,通过情境来学习课程。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情境教学法。

一、构建生活化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将有趣的教学情境与课堂导入相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具体实际案例,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教师在开课前如果只是单纯论述课本知识,没有一点新意,学生便会失去听课兴趣,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有效的教学情境势必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讲解前应积极导人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程学习状态。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通过钉钉学习软件接人互联网,播放《网络——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记录视频。利用现有的网上教学视频资源展示互联网给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转变,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到互联网对新时代变革的重要性,使学生亲身体会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千里美景的感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网络改变世界”章节的学习,通过情境导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利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积极了解互联网,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

二、创设趣味化的游戏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趣味化游戏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趣味化的游戏情境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这一教学理念,能够让学生在游戏当中轻松有效地学习相关道德与法治知识,对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和课堂气氛的活跃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设相关趣味化的游戏情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道德与法治。比如在“多彩的职业”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是单一地讲授有关职业的知识,便难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职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创设趣味化的游戏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课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一些职业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在其中选择一些职业,教师说出一个职业,相应职业的学生就必须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且说出“假设我是一名教师,我将教书育人”这样的话语。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游戏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眭,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树立提问式教学理念。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紧跟课堂节奏,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有针对性,要有一定的深度,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能力提升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并自主找到问题答案,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敬畏生命”这部分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播放关于“百台挖掘机救男孩”的网络视频,引入当堂课程的内容。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视频的最后是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获救的小男孩还是不幸去世了。对此,教师可以抛出之前准备的问题:耗费这么多的资源和时间去搜救一个不知道是否存活的小男孩是否有必要?如果你认为值得,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正好刺激到学生处于震撼和惋惜中的情绪点,他们会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并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展开小组之间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转换情境问题,问学生:如果掉下去的是你,你希望大家用这么大的代价去救你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想问题、找答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讨的欲望。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于人性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情境中将知识点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共鸣,有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和法治课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创新教学模式,用情景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相结合,克服道德与法治课程脱离实际的阻力,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运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