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

2020-11-10侯静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7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摘要: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学家丁伟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疾病是由人际关系紊乱引起的。宿舍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大學生是否能够以良好和健康的态度投入学习和生活,且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说,和谐的宿舍关系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在深度剖析了大学生宿舍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后,提出几点解决方法,为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和高校的稳定与和谐提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宿舍冲突;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在这个物质资料极其丰富的时代,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归属感、爱与尊重,是良好的人际氛围,只有当这些需求被满足后才能迈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近年来,发生的不少高校恶性伤人事件都与宿舍的人际关系有关,由此可见,宿舍关系是否和谐对大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

对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透过问题表面揭示出问题的本质,进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应对问题,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创造美好的大学生活。因此,笔者在综合国内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

科学准确地确定宿舍关系的类型,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和谐互助型

这是大学生宿舍关系中最正向的关系。宿舍成员彼此关心,关系和谐,并且相互依赖。寝室成员一般一起吃饭、上课、逛街,没有明显的反对和冲突,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尊重和包容,能够互相帮助。即使个别室友之间出现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沟通和合作解决冲突。

(二)独立自主型

这类寝室成员之间相对独立,一般不在一起上课、娱乐,对彼此的依赖性较小,缺乏沟通交流,缺乏相互信任。人情意识淡薄,缺乏宿舍集体活动,且对室友表示漠不关心。

(三)分割对立型

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极少,分成几个小团体,彼此相互排斥。这种分体式宿舍不利于学生之间的良好友谊的建立,严重影响了班级风气和学校风气。

通过对以上三种类型宿舍人际关系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和谐互助型”是宿舍关系最理想的状态,“分割对立型”则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重点介入的对象,把“独立自主型”与“分割对立型”转向“和谐互助型”,是我们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

二、当代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分析

与上个世纪相比,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日益紧张甚至更加严重,且宿舍冲突时有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当代的宿舍关系不如以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5后”,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4+2+1”家庭结构模式,物质生活丰富,在长辈的精心照顾下,长期处于宽容的环境中,大多数学生都是自我意识强烈,做决定时都更随意和草率。在宿舍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在固定的环境中,很容易根据自己的个性行事,与同龄人交流更加困难,容易发生冲突,这就会使宿舍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并且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问题。

(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差异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调查显示,生活习惯的差异是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同学会因其丰富的生活条件产生优越感,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骄傲和自负。与此同时,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的学生可能会比较敏感和自卑,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觉得别人正在针对自己而避免与人打交道,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缺乏沟通,缺乏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很多学生从中学开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社会风气把学习看的过分重要,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经验。而且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也是一门心思学习,缺乏与同学进行学习以外的交流。宿舍关系出现摩擦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圈子小,朋友少”,遇到问题自己闷在心里,进而导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心理问题。

(四)互联网等新型交往方式影响了宿舍成员的关系

当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手机,电脑和其他智能设备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许多学生习惯用手机聊天,而且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缺乏与身边室友的沟通,进而导致宿舍成员之间关系的冷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使大学生关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少,甚至造成严重的人际交流障碍。而且大学生的生活模式、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室友关系也会受到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的影响。

三、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学生宿舍关系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和宿舍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个人交流,而且对整个教育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建立和谐的宿舍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更有利于整个家庭,整个社会良好发展。为此,我认为可以从学校、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着手:

(一)学校层面

1.    完善宿舍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学校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宣传,使学生深刻掌握相关宿舍管理制度。并且要做到“功必赏,过必罚”,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决不姑息。这样不仅是为了给学生一种约束力,而且也是要学生知道宿舍里可以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时候冲突的发生都是由宿舍里的一些小事引起的,但是就是由于这些小事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就到达了一个爆发点,从而酿成悲剧。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完善快捷的信息沟通反馈系统,以确保及时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从而确保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2.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及人际交往技巧

在当代,高校不仅是授予大学生知识的地方,更是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大学宿舍内的所有冲突归根到底无疑是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和没有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由于中国的心理学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误把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当作常态,不加以重视。学校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由老师定期访问宿舍,与宿舍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及时了解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开导成员化解矛盾,并应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教育。

3.    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宿舍的凝聚力

宿舍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停留时间最久的地方,宿舍氛围对其成员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宿舍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可以让宿舍成员在活动中增进对彼此的欣赏,并且通过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应特别注重开展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学生层面

1.    提高自身修养

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寝室关系的和谐度,要学会尊重、宽容、赞美、倾听。当代大学生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比较自我,不太会为别人考虑。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持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自己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他人,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他人,求同存异,三人行必有我师。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勇敢地承认我们的不足之处,努力纠正它们,不断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并且要注意聆听室友的想法,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和谐的宿舍关系的形成。

2.    与室友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良好的宿舍环境能够使他们能够倾诉彼此的心事并感受到家的温暖。面对冲突和分歧,我们应该选择主动沟通而不是逃避,和室友心平气和的谈一谈,交流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主动承认错误,以理智真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    主动建立合理的宿舍生活秩序标准

为了避免冲突,宿舍成员从一开始就可以可以积极建立一些合理的宿舍生活秩序标准,这有利于室友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例如宿舍内可以制定一张卫生值日轮流表,这样既不会造成宿舍卫生恶化的情况,宿舍成员也不会因为谁打扫过谁没打扫过而起矛盾。这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家长层面

1. 改变子女成才的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父母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业,而忽视全面发展。从小就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从而忽略了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忽视了孩子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孩子的沟通能力。因此,家长应当重视起学生的心理教育,实现心理教育与学业教育的平衡。

2. 保持与子女的有效沟通,优化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狀态,不断提高他们的意识形态水平。父母应采取民主的方式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子女的思想和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而且我们必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拥有爱的灵魂。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的今后的生活发展、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3. 培养子女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

在进入大学之前,家长应指导孩子如何去适应和面对新环境,引导他们学会接受不同的性格,主动与他人交流、互动。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必须培养子女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慢慢适应大学集体生活,不断适应新状况,学会用理性的方式看待冲突,解决冲突。

四、结语

虽然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会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推到舆论风暴的中心,而很快之后就会有新的话题将其取而代之。然而不管媒体的镁光灯是否一直聚焦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上,它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是一直不会变的。要解决宿舍冲突的问题,真正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努力。当宿舍中的矛盾发生在我们自己或他人身上时,我们应该帮助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从困扰中摆脱出来。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深入分析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营造和谐的宿舍,和谐的校园,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逐步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侯静(1997—),女,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读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