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略
2020-11-10肖四萍
肖四萍
摘 要:文章立足中小学音乐教学,对教学实践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在音乐课堂中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发现生活美的同时获取精神享受,形成具有社会适应性高尚情操。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4-2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5-0101-01
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引导学生共同学习与探究音乐知识、培养演唱技能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感受音乐美,透过音乐能够发现生活美,受到美好思想与情感的陶冶,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促进艺术素养提升。
一、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现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学还是以完成音乐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为主。音乐课堂上,教师注重对乐理知识和演唱技能的教学,让学生鉴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美的机会不多,致使大多数青少年对生活缺乏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既不利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又不利于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甚至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品质完善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思想上必须重视起来。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表演实践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力求对音乐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方式以及独特美感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最终让学生实现乐理、技能、审美、思想品质等全面协调发展,这样才符合新课改下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音乐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创新方略
(一)借助情境唤醒审美意识
中小学音乐教学通过打造情境融入式教学,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课上教师针对所要鉴赏的音乐作品,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渲染氛围,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体验音乐美,感受身心的愉悦,获取精神的享受,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审美意识,进而主动去发现美和创造美。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视听设备,创设与音乐作品无限接近的情境。例如,在鉴赏赞美春天的音乐作品时,可以用多媒体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展示一张张美丽春色的风景图片,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欣赏图片,融情于景,感受到春意盎然,一切都富有生命力,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这些教学方法容易获得学生的共鳴,有助于调动多重感官,更好地提炼音乐形象,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也易于感受到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拥有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
(二)引导学生感知音乐
中小学音乐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其自由想象是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去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从而更为深刻地体会音乐美、意境美,最终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情感美、品质美,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比如,在欣赏赞美草原风光的音乐时,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用心去感受和想象,一幅幅草原宽广美丽的画面在音乐欢快的节奏中展现,音乐中所渗透的愉悦情感,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在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三)培养审美创造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既要让学生体验美和感知美,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审美创造力,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音乐天赋的挖掘,提升音乐造诣,发展创造性思维,这是学生学业有成的一种必备品质,也是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音乐课堂提升审美创造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乐理知识,自己编曲填词,或者选取传唱度比较高、学生喜爱的歌曲,然后让其试着去改编歌词,或者重新编曲。学生在进行这些音乐创造活动时,会把自己的审美感受融入其中,音乐素养必然会得到提升。
(四)确保音乐鉴赏风格多样化
中小学音乐教学鉴赏应确保风格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每个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不一样,对音乐艺术爱好的程度也有差别,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审美情趣、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本地的乡土音乐,准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供学生在音乐课堂里聆听与鉴赏。利用多媒体课件,声画同步教学,为学生构建起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桥梁。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同时鉴赏国外优秀音乐作品,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获取多元化审美体验,从而达到多维度提升审美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闫岩.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7,37(4):223.
[2]周欣.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6):19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