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宏甲:到最贫困的地方去

2020-11-10简宏妮

小康 2020年31期
关键词:种桑养蚕毕节良知

简宏妮

摄影/卡乐图片

接受采访时,王宏甲正在贵州毕节的乡村中参与当地的脱贫攻坚,电话里都能感受到他的忙碌和风风火火。

2018年,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荣获“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脚踏实地,深入生活,他曾在两年内走遍全国100多个乡村。在他的作品中,人们感受到了时代神经脉动的丰富多彩”。

最近这两年中,王宏甲做得最多的事,仍然是去全国的农村采风。山东烟台市、河南南街村、河北周家庄、山西贾家庄、浙江滕头村……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让他逗留时间最长的,就是毕节——这个拥有45个少数民族、贵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大概是他目前最深的牵挂。

见证毕节脱贫模式

贵州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毛泽东曾有诗词描述它:“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毕节气候高寒冷凉,少数民族众多,是贵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在毕节调研和参与脱贫,王宏甲最深的感受是,这里贫困程度很深,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毕节从2016年底开始推行“大党建统领大扶贫”。王宏甲解释:“这里的含义,‘大党建讲整个扶贫过程当中都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大扶贫讲的是除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需要关注边缘户,因为贫困户和很多非贫困户之间只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要防止非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成为贫困户,还要防止已经脱贫的农户返贫。 ”

在贫困的毕节,王宏甲前后跟踪采访4年,其中驻扎的时间将近两年。他深刻了解到毕节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贫困的。王宏甲感受到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就是集体经济——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它脱不了贫。”在他看来,像毕节这样的贫困地区,把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的道路,是必由之路。

2018年,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了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在全省推广,即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王宏甲的感受是,每一个要素,都跟发展集体经济相关。

“个人种稻谷、种土豆或者养猪、养鸡,这都是传统的。今天讲发展产业,都是针对集體来说的。所以它是一个适合于发展集体经济的产业革命八要素。”

比如“八要素”的第一条是讲产业选择。几千年来,种桑养蚕是浙江等江南地区的产业,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够把大量的土地拿去种植桑树了,于是发生了“东桑西移”。那么毕节是否适合选择种桑养蚕呢?

“毕节的高山冷凉气候不容易产生虫害,桑叶是最不适合打虫药的;毕节的喀斯特地貌留不住水,但种桑树不需要浇水,而且它的根系还会把土壤抓住,帮助蓄水和保土。那么毕节选择种桑养蚕就是适合的产业。毕节有些村这么做了,效果很好。”

上世纪80年代,毕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一个扶贫开发试验区。王宏甲说,总书记曾要求毕节“绿色发展”,毕节有些村庄接过“东桑西移”这个产业,选择种桑养蚕,就是在喀斯特地貌的荒山上造绿水青山。

用脚走出文学路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纪实性文学的创作。从《智慧风暴》到《新教育风暴》再到《塘约道路》《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王宏甲的每一部作品都聚焦现实,充满了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王宏甲喜欢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他很认同这个观点:深入社会,深入实际,否则得不到美妙的文章。

“我的同行有一句话说,报告文学是用脚写出来的。要走到那些很偏僻的地方去。今天脱贫攻坚的大战场,多数都在那些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多是穷乡僻壤。”此,王宏甲深以为然,而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采写报告文学30多年,王宏甲从未停止走和问。他的知识来源有两大体系——书本里的知识,加上几十年不间断的调查和询问。近几年,他跑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70多个县市的240多个乡村。

在“用脚走出来”的这条创作路上,王宏甲最享受的是他跟农民之间纯粹的感情,这包括从基层干部群众那里汲取的智慧。在他看来,所谓“用脚走出来”,并不是单纯指艰苦,更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历练:“我们平常讲‘履历,‘履历就是穿着鞋子天南地北去走的经历。读书不一定破万卷,行万里路是要有的,鞋里存储的记忆往往比从书本里看到的更牢靠。”

王宏甲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人讲“学问”,西方人讲“知识”,二者是有不同的。知识主要从书本中来,而学问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通过读书学来,还有一个就是通过问获得。“有很多知识,书里是看不到的,特别是新的知识。中国讲‘做学问,没有人讲‘做知识。做学问就是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到社会现实中去问。”

“世界需要良知”

王宏甲的《非典启示录》,从写作到出版整整十年,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本从第一例追踪到最后一例的记录人类防治烈性传染病的书。2003年非典暴发后,王宏甲写信给中国作协,希望到一线采访。很快,作协组织了一个八人作家团深入疫区采访。那段时间,王宏甲深入多家医院、社区、大学、乡村、指挥中心等,采访方方面面的专家、医护人员和患者。这本书在2013年出版,王宏甲觉得,最重要又最艰难的部分,就是第一年的采访。他需要实地去考察,要冒着生命危险采访。

作为报告文学作家,选择创作主题时,会最先考虑的什么?王宏甲的答案是:“有没有意义,在当下对多少人有用。”

2016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贵州安顺市塘约村走进了他的视野,回北京后,在那个村的见闻一直在他脑海中翻滚,于是他创作了《塘约道路》,讲述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在党支部领导下,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走同步小康之路后产生的奇迹。《塘约道路》出版后,被农村党支部书记们广泛阅读。

在王宏甲所有的作品中,他觉得“对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会有用的”是《让自己诞生》和《世界需要良知》。“《让自己诞生》致力于讲人的精神成长。我们这些年讲成才,成才属于知识层面的事。人的成长不是从50公斤长到70公斤,人的成长包含了精神的、情感的、信仰的、志向的成长。 ”

《世界需要良知》是王宏甲在首届中法文学论坛的演讲稿。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最大的社会作用,是在钱财横行、权势霸道、人的精神流离失所的地方,发挥拯救人心的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16世纪说“知识就是力量”,曾影响了欧洲近代社会。王宏甲在21世纪初的巴黎讲台说“世界需要良知”,良知与知识具有不同的内涵。“世界需要良知”是王宏甲的文学观,也可以扩大到他的教育观、历史观、文明观。

“光讲知识就是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人类的良知抑制知识跋扈,知识也可以毁灭世界。我认为良知是唯一能够阻止这个世界倒塌的东西。”王宏甲说道。

猜你喜欢

种桑养蚕毕节良知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问题解析
探究种桑养蚕机械化发展及建议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
种桑养蚕
当前农村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提升的方法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良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