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背痛患者核心力量训练的运动科学基础

2020-11-10黄欣茹胡金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腰背痛核心区肌群

黄欣茹,胡金萍

(1.安徽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者腰椎、后背骶椎部位出现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肌肉骨骼疾患,常导致运动功能障碍[1,2].LBP 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据统计60%~80%的成人会罹患LBP[3].最近的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已被广泛运用到康复医学治疗中,并产生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以核心区力量稳定性为切入点,探索核心力量训练应用于腰背痛患者康复的科学基础,为腰背痛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支撑.

1 腰背痛的病理机制

1.1 腰背部的解剖结构

腰背部处于人体解剖结构的核心部位,根据三亚系模型理论可以将腰背部的结构组成概括为:被动支持亚系家族,包括筋膜、骨骼、椎间盘、韧带,核心肌肉和肌腱的主动支持亚系,中枢神经系统子系统,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4].腰背部的肌群主要由腹外斜肌、竖脊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多裂肌、腰方肌、髂腰肌、腹横肌等肌群组成,它们相互协作,在维持脊柱的稳定和运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2 腰背痛的病理机制

运动医学认为腰痛的原因很多,并且没有特定的致病因素,但腰痛的主要诱发因素是腰椎稳定性下降和肌肉力量下降[5],而患者脊柱稳定性和姿势控制不良又是腰背痛患者症状反复出现的重要病理机制[2].腰背肌肌力的增强可以维持脊柱的稳定,通过腰背肌训练来预防和治疗腰背痛是循证医学最支持的有效改善腰背痛的方法,是以改善脊柱的稳定性,增强背部肌肉的肌肉力量来实现运动疗法改善腰痛的机制.它可以有效缓解腰痛的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缓解疼痛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2 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区域的界定

核心最初被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对于其范围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整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核心区”指向性研究,并根据人体生理解剖进行划分,在肩关节下方,髋关节上方,包括骨盆的所有区域,以及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的肌肉[6],这一核心区域更为人们认可.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是最主要的核心肌[7],与组成腰背部的肌群趋于一致.依据功能和作用可以将核心区划分为被动系统、主动系统和核心控制系统三部分[8](表1).

其中,主动系统(核心肌群)在核心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地位,核心肌群的力量决定了核心稳定性的大小,但它需要与神经控制系统合作才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核心被动系统(核心区骨骼、骨连接、血管、韧带)是构成核心稳定性的基础,它主要负责参与限制椎体之间的力量传递以及椎体运动的范围,虽然被动系统在核心稳定性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它的损伤可以造成关节的不稳定和功能的丧失.核心控制系统在维持核心稳定上具有调控功能,它利用收集整合来的大量来自内外感受器的信息,分析稳定的特定需求,最后通过精确的方式刺激肌肉,以达到维持核心稳定性的状态.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表1 核心区域系统分类

2.2 核心力量训练的原理

核心力量是指在稳定的身体姿势和重心,传递和生产力量的基础上发展神经.控制和支配、肌肉协调和功能能力、本体感受能力是主要的目的能力[9],主要受核心区肌肉力量支持和神经支配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核心力量训练是以提高核心稳定性为基本特征的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深层小肌肉进行的稳定、平衡、力量等功能的训练[10,11],更加突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与支配、更加强调小肌群(腹横肌、多裂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中部、腰方肌等)的发展、以及大肌群(腹直肌、腹外肌、竖脊肌)与小肌群之间的协调.核心力量训练中,有很多练习是针对腰椎稳定性、躯干的动作姿势、腹壁肌肉张力等进行的,可增加流体静压强发挥保护腰椎的功能[12].通过核心区域静态性姿势的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本体感觉,有助于在活动中保持躯干的合理动作姿势[13].核心力量训练中的众多练习方式都能够增加肌肉张力、发展腹壁肌肉的力量、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腹压升高,这些变化可以支持和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同时防止腰椎过度屈曲[12].发达的核心肌肉就像保护腰部的“护具”,增加了腰椎的外部稳定性,可以避免腰椎不稳引起的新伤害[14].

2.3 核心力量训练的功能

核心力量训练是通过负荷刺激,对核心区脊柱、骨盆、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结缔组织进行训练,激活和募集体内深层肌肉,增加肌肉力量,促进肌肉之间的协调,增强核心区域的稳定性[8].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肌肉控制能力、保持整体身体姿态、发挥核心区在运动链中的传递作用、提高核心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15].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在非平衡条件下使腹部肌肉和下背部肌肉同时做功,并且高效协调整个核心区域神经—肌肉系统,进而确保能量的高效传递和躯干的稳定.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善躯干部神经肌肉的联系并加强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可有效治疗腰部疼痛[8].另有研究证实,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基础上再加以腰背部核心区肌肉的力量锻炼会收到更佳治疗效果,减少高复发率的现象[16].

3 结 语

诱发腰背痛的主要因素是腰椎稳定性的降低和肌力的减退,发展腰背肌肉力量可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加强腰背区的训练可预防或缓解腰背疼痛的症状.人体的核心区域是指肩关节下方,髋关节上方的所有区域,包括骨盆.构成核心区域的主要肌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竖脊肌)也是腰背部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力量训练是以提高核心稳定性为基本特征,以发展神经控制与支配能力、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增强功能性能力,以及培养本体感受性能力等为主要目的的身体练习.通过系统的核心力量练习,可高效协调整核心区域神经—肌肉系统,改善躯干部神经肌肉的联系,加强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对缓解和预防腰背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腰背痛核心区肌群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某部战士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分级治疗与疗效
青少年跖屈肌群力量耐力对平衡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