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枸杞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2020-11-10周兴隆夏文莉阎佳慧李建军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药害白粉病甲基

于 丽,周兴隆,夏文莉,王 芳,阎佳慧,李建军

(1.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 银川 7500012.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宁夏 银川 750001;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4.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16;5.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

枸杞(LyciumbarbarumL.)属茄科枸杞属多年生落叶灌木[1],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之一[2]。枸杞白粉病(CercosporalyciiEll. et Halst)是危害枸杞的主要病害之一,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主要危害枸杞叶片,严重时可危害花和幼果。植株发病时叶面和叶背有明显的粉状霉层,此霉斑既是病状,又是病征(病菌分孢梗与分生孢子)。受害叶片初期皱缩、卷曲和变形,继而病叶变黄坏死,提前脱落,枝条发育不正常[3~4]。病株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枸杞树势衰弱,造成减产[5]。近年来,由于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白粉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研究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枸杞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旨在为枸杞生产提供防治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照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

1.1.2 供试作物 试验作物为枸杞,品种为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9号。

1.1.3 防治对象 枸杞白粉病(CercosporalyciiEll. et Halst)。

1.2 作物种植环境 试验安排在青海省乌兰县可可镇新村、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五合镇白茨林村、宁夏吴忠市巴浪湖农场。枸杞树龄5年左右,生育期为挂果期,枸杞株行距1~1.5×3m,株数为220株/667m2。试验地平整,土壤肥力中等,各试验地肥力相差不大,灌水条件良好。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安全性试验设48个小区(3个枸杞品种,4个处理,4次重复),药效试验设20个小区(5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以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置保护行或隔离带,面积:25~30m2,每小区8~10棵树。安全性试验施药1次,药效试验施药2次,第1次药后7d 进行第2次施药。试验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器械WS-18D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在枸杞白粉病发生初期进行喷雾防治,绕树喷施,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枸杞叶片湿润,液滴不下落为准。试验期间,除喷施供试药剂和对照药剂外的无喷施其他农药。施药剂量(表1)。

表1 药效试验施药剂量

药效调查: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分东南西北中各调查2枝条,每枝条自上而下查15~20cm长枝条上的全部叶片,记录总叶数、各级病叶数。

白粉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41%以上。

用下式计算病指和防效: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1.4 药害观察 药害反应调查:施药后3、7、15、21d分别调查观察枸杞叶片、花、果等对药剂的药害反应。每小区随机选取2株枸杞树,每株分别从东、西、南、北、中选取1支≥50cm的枝条调查全部叶片、花、果。药害分级标准为[6]:“-”表示无药害;“+”表示轻度药害,不影响叶、花、果正常生长;“++”表示明显药害,可恢复;“+++”表示高度药害,影响影响叶、花、果正常生长;“++++”表示药害严重,抑制叶、花、果生长。

生长量调查:施药前一天每棵树在东南西北中各挑选一枝长短基本一致的枝条,测量其枝长、叶片数,挂牌定枝,药后21d再测量其枝长、叶片数和果数。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 DMRT)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枸杞白粉病小区药效试验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700.0、777.8、875.0mg/kg 3个处理连续施药2次后,小区病情指数分别由7.81、5.86、6.35下降至6.80、4.91、5.32,表明田间病叶数在减少,白粉病扩展得到抑制。第1次施药7d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分别为65.08%、68.57%、72.67%,875.0mg/kg处理与对照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107.5mg/kg处理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777.8mg/kg处理和700.0mg/kg处理。第2次施药14d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分别为70.55%、75.29%、78.13%,875.0 mg/kg处理与对照药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107.5mg/kg处理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77.8mg/kg处理和700.0mg/kg处理(表2)。

表2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枸杞白粉病药效试验结果

2.2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3个枸杞品种的药害反应 施药后3、7、15、21d,宁杞1、7、9号,药剂处理区枸杞叶片颜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叶片与生长点无坏死症状,无萎蔫、畸形、落花、落叶现象,与空白对照区比较无明显变化(表3)。

表3 枸杞不同品种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药害反应

2.3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3个枸杞品种生长量的影响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施药21d后,宁杞1号、7号、9号3品种的叶片增长数均在7~8叶,枝条生长速率均在11~12%,结果数均在10~11个,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表4)。

表4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3个枸杞品种生长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低、中、高剂量在枸杞白粉病发生初期施用后,1次药后7d防效达到65.08%以上,2次药后14d,防效可达70.55%以上,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在枸杞白粉病发生初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各剂量对3个枸杞品种花、果、叶均无药害反应,对枸杞树生长安全,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以 700.0~875.0mg/kg为宜,连续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d。

猜你喜欢

药害白粉病甲基
UIO-66热解ZrO2负载CoMoS对4-甲基酚的加氢脱氧性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甲基芳烃液相氧化反应活性分析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大蒜素能较好防治刺梨白粉病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选择离子气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醋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