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如何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数感

2020-11-09朱桂英

家长·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感线上教学

朱桂英

【摘   要】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就是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自然、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解决,即会“数学”地思考。线上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即空间优势、时间优势、资源优势。这三个优势为培养小学生数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关键词】线上教学;中段学生; 数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9-0055-02

【Abstract】Mathematical literacy is a basic literacy that every citizen needs in modern society, and number sense is a basic mathematical literacy of people. Number sense means that when we encounter specific problems that may be related to mathematics, we can naturally and consciously connect with mathematics, and try to use mathematical viewpoints and methods to deal with and solve them further, that is, to think "mathematically". Online teaching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namely space advantage, time advantage and resource advantage. These three advantages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ense of number.

【Keywords】Online teaching; Middle-class students; Number sense

一、线上教学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技巧与方法

(一)明确数感的概念和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数感”英文是Number sense,这一概念最早是1954年由美国数学家丹齐格(Dantzig)正式提出的。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自然、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解决,即会“数学”地思考,把我们看到的世界量化,这就是数感。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用到了数感,如“哇,姚明好高啊,有2米吧”“非洲的天气太热了,已达40℃”“天安门广场好大呀,面积44公顷”,像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在新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与要求,包括:(1)理解数的意义;(2)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4)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5)能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二)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感

经过实践论证,线上教学对比线下教学有三个优势,即空间优势、时间优势、资源优势。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按照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数感,具体方法如下:

1.利用空间优势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源泉,学生在自己家中,学习空间相对自由,为实践操作活动提供了生活素材和操作空间。比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以学生生活中能触摸到的物品為资源,设计实践活动:(1)找一找:你的家里有没有1千克重量的商品?(2)数一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3)掂一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2.利用时间优势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线上学习,人们宅在家中,对美食节目比较感兴趣,教师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以美食节目为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发。

比如观看美食节目,《中、法厨王争霸赛》冠亚军争夺赛,一共有三轮比赛,利用视频剪辑创设情境,出示前两次的得分,第一轮中方31分,外方25分;第二轮中方38分,外方18分;教师创设问题,请大家思考,外方还有没有获胜的希望?学生们肯定希望我国夺冠,积极动脑,动手计算,目前中方比外方多26分,教师谈话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轮总分是多少?怎样能保证中方必胜?通过引导,师生在线互动,学生发现每一轮总分是56分,假设双方得分最后得分相同,第三轮双方各得多少分?大家积极思考,最后得出外国选手想获胜至少得46分,中方选手想必胜不得低于16分。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对数量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经历了对生活中数量的分析,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主动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也就是形成数感。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才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3.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小学生数感

如今网络发达,大量的教育资源免费开放,为培养学生数感提供了资源。教师在备课中,可以融入微课或知识链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比如在教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加法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时,课本以青藏铁路线为数学模型,让学生利用加法解决问题。这道题在教学时,如果只是要求学生会列算式并计算,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网络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青藏铁路这项伟大工程,从视频中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了解了数学课本中没有涉及的科学知识,知道了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有了这样的课后知识链接,学生对例题中计算出的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这个数,自然而然建立了数感。

二、数感的培养在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今后无论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感知、探索和发现,在感知、探索、发现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注:本文为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教师个人课题“新课改理念下小学中段学生数感培养的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R046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志强.数感的含义、构成和发展规律[J].教育评论,2018(08).

[2]邱丽霞.信息环境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2).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数感线上教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工艺美术设计情境驱动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