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

2020-11-09吴桐

理财·财经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规范内部控制

吴桐

摘 要: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与内部控制制度改革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规范水平约束着单位是否可持续健康发展。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人为干预因素颇多,存在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和监督工作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约束,从而助力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平稳发展,推动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一、新时期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变化

所谓内部控制规范制度,主要是指单位内部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保护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制定涉及管账部门领域的管控措施和管理内部领域的管控措施,从而促进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进行的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新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也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也不断成熟。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制度朝着现代化、多元化方向转变的大背景下,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也成为新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政策与方针陆续出台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人员流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员流动越发频繁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个地区行政事業单位的内部管控也先后经历了从一个部门的隶属部门管理到一个专门部门管理的过程。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人员根据单位各项经营与管理的具体信息、内容、形式等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与处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1]。

(二)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对财务管理而言。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区别远远大于联系。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授权审批、账务处理、资金支付等方面,这就需要在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对财务财政进行规范统一,只有对这些制度熟知,并加以吸收与理解,才能与内部控制制度相互作用,提高内部控制效率,而企业的财务管理只需对各个部门的资金使用进行记录分析,并及时存档[2]。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

单位内部环境的良好塑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一旦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就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特殊性,其无法像普通单位那样拥有自己的股权结构与管理组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内部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缺乏内部控制相关知识,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仅停留在表面,领导也不够重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易引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畸形发展[3]。

(二)风险评估意识差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意识差,一方面是因为单位内部未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单位内部控制缺乏有力的管控,致使单位内部控制漏洞较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单位内部控制部门不是单位本身具有的,而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这样就易造成单位内部控制部门地位低下,工作效果差,不能及时处理所面临的风险隐患与事故。

(三)内部控制制度有漏洞

在我国各个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大多数单位都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内部各种书面成文的规定仅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阅历进行控制与管理,并且仅限对开支标准、开支范围进行管理,并未对单位业务控制范围的具体细节进行仔细管控。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从业人员并非会计专业,不具备充足的会计管理知识,他们在之前从事其他工作,因为工作需要学习了一些财会相关知识,便开始担任单位内部控制一职[4]。

(四)内控监督力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构地位不高,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机构中,外部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是其主要部门,也是对单位资金的运行进行管理的核心部门,但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与内部监督工作比较忽视,比如:审计部门未有效执行财政部门的任务、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因此,在新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应改变过去的管理观念,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措施与强化单位内外部监督管理等措施来充分了解单位经营现状,从而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及时运用内控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三、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议

(一)营造好服务政府的宏观环境

为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效果,行政事业单位首先应营造服务政府的宏观环境。首先,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经济责任制度是促进内部控制水平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者与风险直接挂钩,通过对领导进行职责分配并授予其相应的监督权力等方式,实现单位内部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一部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对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法律意识、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定期培训,以更好地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改革要求[5]。

(二)预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以往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侧重于事后监督,查漏补缺,往往出现亡羊补牢的被动局面。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意识和监督意识淡薄,在事后才发现单位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并且试图蒙混过关,这不仅损害了单位的长远利益,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壮大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首先应改变管理者落后的内部控制观念,推动内部管理人员观念创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单位各项工作进行监控,建立整体的风险预警、评价与监控系统,预测单位的财务风险。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可以通过指标横纵方向数据的比较,及时分析与掌握单位财务运作状况,并在第一时间制定出控制对策,防范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隐患,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基本内部控制规范工作[6]。

(三)提高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专业知识过硬的工作,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管理培訓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包括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内部控制等。同时,改变过去的工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发挥主人翁意识,采取多元化的管理工作形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尽管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对单位的长远发展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单位内部控制中,因管理人员工作失误出现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想做好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管理人员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工作模式,在系统了解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管理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7]。

(四)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单纯依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监督远远不够。因此,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引入外部管理和监督单位,通过建立信访举报制度、网络舆论监督制度等,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的约束与监督。同时,借助独立的外部监督机构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使单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开展,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要相互作用,以有效防止单位监守自盗,避免单位为了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8]。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工作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开展具有重要的监督和指导意义。因此,当地相关管理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都应高度重视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对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工作制度、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各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重视单位外部监督等创新手段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的作用,从而提升单位经营管理质量,推动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秀梅.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问题与对策探究[J].财讯,2019(11):188.

[2]张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9(4):123-125.

[3]弓颖.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建议[J].经济师,2019(1):91-92.

[4]杜华珍.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建议分析[J].财会学习,2016(23):242-243.

[5]尹运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讯,2019(8):155-156.

[6]慎明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9(14):100-101.

[7]黄立晖.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讯,2019(12):168-170.

[8]杨琼.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及对策[J].会计师,2019(1):53-54.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规范内部控制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