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驼和美洲驼的驯化起源机制

2020-11-09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羊驼中国科学院现代人

羊驼和美洲驼的驯化起源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团队与来自山西农业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华大基因、智利比奥比奥大学等国内外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回答了羊驼和美洲驼的起源问题。研究论文发表于Genome Biology。研究人员广泛采集了安第斯山脉4个相关物种28个个体的血液样品,通过对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和系统发生树构建,发现羊驼起源于骆马,而美洲驼则驯化自原驼。论文发现两个物种之间存在大范围的不对称基因渐渗现象。通过对渐渗发生时间及近期有效种群大小波动进行推断,揭示了发生于16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殖民南美洲事件对当地传统畜牧业所造成的可能影响。

安第斯山脉地区的羊驼、美洲驼、骆马、原驼(注:图片来自于Gold of the Andes一书)(圖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网站)

南美洲羊驼、美洲驼驯化起源机制和基因渐渗现象(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网站)

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夕珊瑚动物群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光旭副研究员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质调查所两位合作者(Ian. G. Percival和甄勇毅)系统研究了产自新南威尔士中部Malachis Hill组顶部(凯迪阶顶部)的一个珊瑚动物群,为理解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夕的珊瑚动物群面貌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相关成果发表于Alcheringa。论文系统描述了该珊瑚动物群中7属10种(含2个新种),并结合已发表的资料,理清了这一珊瑚动物群的基本面貌。研究表明,该套动物群与哈萨克斯坦和南天山的同期动物群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却与古地理位置更近的华南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别可能是由时代或古纬度上的差异所造成。

利用枝角类和水生植物不同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在湖泊食物网与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薛滨研究员团队对太湖枝角类及升金湖与南漪湖的水生植物δ13C进行了分析,将象鼻溞化石稳定碳同位素指标成功用于重建太湖富营养和食物网结构演变的历史。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随着富营养化水平的提高,象鼻溞的浓度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而象鼻溞化石稳定碳同位素则表现为逐渐偏负的过程。与此同时,象鼻溞及其稳定碳同位素与地球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则揭示了在太湖营养盐迅速富集的过程中,食物网可能发生的显著改变,这为我国东南部浅水湖泊食物网的重建和富营养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揭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人群旧石器时期的遗传联系——新发现万年前的未知现代人群M71d亚支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裴树文研究员与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龙副研究馆员、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彭旻晟副研究员等合作,完成了关于距今11000年左右的中国南方地区贵州清水苑大洞人和广西隆林人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论文报道了目前最古老的东亚南部地区现代人遗传数据,分析显示在新石器时代及更早时期,东亚南部现代人可能存在自北向南的迁徙,未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补充更多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数据,结合核基因组的分析,深入探究新石器早期以及旧石器晚期东亚及东南亚现代人迁徙与扩散。

缅甸琥珀揭示了多样性昆虫结构色的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副研究员、泮燕红研究员等,通过对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大量的具金属色彩的昆虫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纯净而强烈的颜色可直接在多种昆虫身体表面保存下来。研究论文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通过琥珀超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的分析发现,一种青蜂科昆虫胸部表面的蓝绿色是由多层重复出现的纳米级构造组成,代表一种典型且常见的结构色类型,证实白垩纪琥珀昆虫身体表面显示的颜色可能是原始颜色。这一发现证明了超微纳米级的光学元件可在长期地质历史中稳定保存,并对认识早期昆虫结构色生态功能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青蜂化石身体表面结构色变化前后的对比图(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网站)

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多样的具金属色彩结构色的昆虫(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网站)

青藏高原:平菇的起源摇篮和进化熔炉——侧耳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杨祝良研究组对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平菇(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样品进行核酸测序,基于40个单拷贝直系同源核基因片段,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发育框架,开展了分子钟推算、祖先分布区重建和演化速率分析。研究论文发表于IMA Fungus。约在600万年前,在青藏高原和中亚这个巨大熔炉中,逐步进化出了适应干旱环境的亚支系,“平菇后裔”生长基质变成了荒漠中伞形科植物的残余。特别是在中亚广大地区,“平菇后裔”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荒漠、半荒漠中的伞形科阿魏属、刺芹属等植物根茎残骸为营养基质,完成繁衍目的。

早期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团队针对早期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这一问题已经发表了多项研究成果。应杂志邀请,该团队为其“研究亮点”撰写了早期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的评述。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化石人类学、古基因组学、考古学等多方面证据表明,距今约5万?3万年间,早期现代人曾沿中亚、西伯利亚、蒙古、中国西北地区等向东扩散。这一扩散晚于沿南方路线扩散开始的时间(距今约12万?8万年),表明早期现代人的扩散是一个复杂过程,在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扩散路线,并且扩散的机制和动因可能有所不同。现代人的起源和演化研究应该重视区域复杂性和基因交流的频发性。

上新世中期喜马拉雅山仍未隆升至现今高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何建坤与合作者推断晚中新世至上新世中期吉隆盆地盆底海拔约2.5km,而周围山体海拔超过3.6km。研究论文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研究团队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吉隆盆地尝试应用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δ2Halk)和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DGTs)温度计两种新兴的定量古高度计,从新角度探究这一难题。δ2Halk与δ18Oc重建古高度均依据沿高度降水的瑞利分馏模型,但其形成和保存过程的同位素分馏机制存在较大差异;GDGTs是来源于古菌和一类细菌的细胞膜脂分子化石,能够记录其生存环境温度,可以提供基于微生物生态的定量化证据。

猜你喜欢

羊驼中国科学院现代人
中国科学院1977年工作会议与全国科技工作的拨乱反正
羊驼为什么喜欢吐口水?
现代人的避难所
清凉装
羊驼展
智珠
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
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