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新型卫星太阳翼
2020-11-09
中国研发新型卫星太阳翼
8月17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由该集团自主创新研制的新型充气展开式太阳翼地面样机总装集成及地面折叠展开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为实现“一箭多星”奠定基础。
太阳翼是航天器的供电设备,是航天器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直接关系卫星在轨的有效运行。太阳翼面积越大,其为卫星提供的能源就越多。但受到运载工具有效空间和运载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航天器太阳翼在满足性能要求和发射约束方面遇到了两难。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自主创新研制的新型充气展开式太阳翼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悉,由于采取了充气展开技术,这一新型太阳翼在展开面积、功率与传统太阳翼相同的情况下,重量下降了50%,既满足了卫星所需的能源供给,又有效减轻了整星重量,也更加有助于“一箭多星”发射。
随着卫星互联网星座蓬勃发展,“一箭多星”的运载需求也被更多人所关注。2019年年初,集团跳出传统太阳翼研制的固定思维,尝试采用空间柔性充气驱动技术,打造一款新型太阳翼。项目团队从零开始,海量调研资料,经过几十次的方案讨论和论证,提出了充气展开太阳翼的技术方案,并在刚柔连接密封、柔性动态仿真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功完成10m2充气展开太阳翼原理样机的研制,并先后开展地面折叠压紧力学试验、空间环境适应性等多项地面试验,有效验证了充气展开太阳翼的可行性。目前,该新型太阳翼已经开展工程系列产品研制工作,应用于型号任务。
中国科协发布十大海洋科学前沿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8月13日,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活动之一——世界海洋科技论坛暨2020海洋学术(国际)会议上,中国科协发布了十大海洋科学前沿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十大海洋科学前沿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分别为:新一代海洋三维高分遥感技术、柔性潜器如何带来深远海探索科技的革新、如何实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长期开采储层自动监测与地质灾害智能预警、近海污染物作用下金属材料的腐蚀机制、如何开展深渊协同观测、全球海洋甲烷循环、深海海洋能开发系列关键技术、如何突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关键技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智能在线观测网、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海面二维矢量表面流观测技术。
本次论坛主题为“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论坛旨在深入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加强国际海洋科技领域交流,聚集全球海洋人才、学术、产业资源,打造海洋学术交流高端平台,搭建“双招双引”平台和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论坛还颁发了2019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和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奖。2019年度特等奖为中国海-西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综合研究与系列图编制项目,获奖主要完成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6家单位。
围绕海洋科技创新与发展,本次论坛还设置了8个分论坛,围绕前沿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论坛组织了海洋成果转化暨“双招双引”对接会。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5年至7年预测
中国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可在症状出现前5?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论文《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突触蛋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无症状期》于2020年8月10日在国际医学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在线发表。
团队成员表示,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多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试者病程已处于较晚的阶段。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无症状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症状则可能会延迟出现,因此是否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无症状阶段就准确做出诊断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
据悉,该团队通过对5?7年前认知功能正常人群进行随访,共收集了739例受试者,发现并验证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突触蛋白可以作为在认知障碍出现前5? 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该研究成果还通过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队列中的受试者得以进一步验证,表明通过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检测可提前5?7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或无症状期的有效诊断可为在其超早期干预赢得时间,从而增加治疗的有效性,降低疾病发病率。
中国卫星物联网实现星间激光通信零的突破
近日,“行云二号”01星、02星之间实现了建链流程完整、遥测状态稳定的双向通信,这意味着“行云二号”卫星搭载的激光通信载荷技术得到成功验证,中国卫星物联网星座实现星间激光通信零的突破。至此,两颗卫星自2020年5月12日发射入轨开展在轨技术测试以来,所有核心技术均得到充分验证。
星间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束作为载波在空间进行图像、语音、信号等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终端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等优势,可以大幅降低卫星星座系统对地面网络的依赖,从而减少地面信关站的建设数量和建设成本,扩大覆盖区域,实现全球测控。据悉,“行云二号”01星、02星的激光通信载荷质量6.5千克,在轨功耗80瓦。
“行云二号”01星、02星是天基物聯网(行云工程)的首发星,于2020年5月12日成功发射入轨,随即展开一系列在轨技术验证及行业示范应用测试。
作为中国首个宣布自主投资建设的天基物联网星座,“行云工程”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在2023年前后建成由80颗低轨通信卫星组成的天基物联网星座,彻底解决目前地面物联网业务因蜂窝通信网络覆盖率严重不足(陆地覆盖率约为20%,海洋覆盖率不到5%)而导致的“通信盲区”难题,帮助客户实现真正的全球万物互联。
量子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首获实验验证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设计并实验实现了一种特殊的“退相并擦除”量子信道,并在该量子信道中验证了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信道容量是衡量通信信道在噪声环境中通信能力的一个关键参数。对一个量子信道而言,其信道容量的概念在传输不同种类信息的情况下,有多种表现形式,即经典容量、私密容量和量子容量,量子容量表示信道传输量子信息的能力,并由相干信息的最大值来定义。经过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人们先后发现量子信道的经典容量和量子容量均具有不可加性。
所谓不可加性就好比一个人的左耳和右耳都听不到声音,但把两只耳朵一起用时,却能够听得十分清楚。量子信道容量的不可加性虽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充分的研究,但是要在实验上观测到“不可加”的现象却十分困难。在常见的量子信道中,不可加性的效应十分微弱,难以实验观测。
为了能实际观测到这一现象,研究人员在实验上构建了一种同时具有“退相”和“擦除”性质的量子信道,即“退相并擦除”量子信道,首次明显且直接地观测到了量子容量中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研究人员搭建了一套具有n次复用能力的量子信道,研究发现,在使用双重和三重复用的信道时,其相干信息与在使用单重复用信道下测得的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值:在单重复用信道下测得相干信息量为零的情况下,双重和三重复用信道下的相干信息依旧存在。这就证明了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
该成果对证明量子相干信息的不可加性和量子信道容量的测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审稿人评价“该实验研究对信息科学和量子技术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该工作构建了“退相并擦除”信道,为量子信息论的深入实验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