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20-11-09赵永军
赵永军
摘 要:当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但是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自觉主动地研究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语文教师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引导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了解语文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引导;教学法;课堂
一、引导是形成学生“自找水喝”的保证
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让学生形成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语文学习中。在教学《观潮》一文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我们将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三个环节展示,课前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替代性体验”,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在视频的推助下,引导学生再次走进课文,就能真切地感悟到钱塘江大潮之“奇”———声音之奇、形态之奇。有了视频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的学生课后主动借助网络查找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有的学生主动地拿起笔,将观看钱塘江大潮视频的感受和体验写了下来;有的学生则将探索触角延伸、拓展到“世界著名大潮”。他们认识到,中国钱塘大潮潮差是8米左右,而南美亚马逊河潮差是11.8米左右,加拿大芬迪灣明纳斯湾潮差高达15米。这样的课外探究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这样把科普知识引入课堂,开阔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他们可以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
二、引导是解决“疑难杂症”的金钥匙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但是如果教师在引导学习的时候,把握好交流讨论的时机,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解决语文教学中的“疑难杂症”,这就更加凸显了课堂引导的功能。因此,有专家将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价值概括为“抓重点”“克难点”“释疑点”,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恰当的引导,能精确地切入“疑难杂症”,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詹天佑的卓越才能,我立足于文本,从居庸关、八达岭两个隧道的不同开凿方式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展开引导。但仅仅依靠文本叙述,学生还是不太容易理解。为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两个隧道的不同凿进方法、方式用“图”动态展示出来。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看完视频中的动态图示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回“小小工程师”,绘制“开凿隧道”示意图。通过绘制示意图,学生能认识到两边凿进的方法的价值,因为这种方法可大大缩短工期,从而更加深刻地认同詹天佑的智慧。对于“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展现了火车在运行到这一路段时的轨迹,然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看到的运行过程,这样,在恰如其分的引导下,学生边学习理解课文边操作演示边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语文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学贵有疑,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具体学情,认识到学生学习课文的障碍后,再加以有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不断进步。
三、引导是促进思维深化的桥梁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主要在于逻辑思维形成,借助学习将思维有效地迁移转化的能力。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为主,简化知识的领导地位,确保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能够突出挖掘学生的探索能力,语文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到台下融入学生中,引导学生一起去学习和领悟新知识。所以,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生积极的语文思维和想象,这就取决于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是否激发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启发思维使学生先生疑,在有效的引导中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习《田忌赛马》这一课,在总结田忌赛马第二次为什么能胜齐威王时,我“设疑”里面的关键人物是谁?学生回答是孙膑。这时我再“激疑”引导学生深化思维:孙膑是怎样想出好计谋让田忌获胜的呢?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立即读文解疑:因为孙膑认真观察了对方的马。我接着又问:如果齐威王第二次也调换了马的次序,田忌还能取胜吗?经老师这么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处于了解事实的期待中。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恍然大悟:孙膑之所以有把握让田忌取胜,是因为他不仅仔细观察了双方马的情况,还观察了双方的人,当他确定齐威王第二次没有改变马的出场次序,才建议田忌采用他提出的出场次序从而保证了田忌的胜利。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也让其他同学以及老师有了新的思路,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避免在相互的探讨沟通过程中出现投射性效应,从而造成误解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去认真品味一篇文章,将一篇文章多读几遍,读的遍数多,就可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体会到更多的思想和情感。
由此可见,教师“导”得好,“学”得才得法,只有教师循循善诱的指导,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渐渐进入角色,并自觉完成有疑—无疑—质疑—解疑的思维深化过程。
参考文献:
[1]吉巧玲.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在技校语文中的运用[J].素质教育论坛月刊,2010(8):11.
[2]胡安平.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职业,2011(S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