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时”与“势”
2020-11-09贲圣林
贲圣林
当前,金融科技正成为数字化时代全球金融创新和竞争的核心逐力点,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弥漫时,陡然增长的数字化、智慧化需求更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科技先发城市和活跃区域,杭州在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简称浙大AIF)发布的《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中位列全球第六,与北京、旧金山(硅谷)、纽约、上海、伦敦、深圳、芝加哥共同跻身全球金融科技城市第一梯队。加快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已是当务之急,也是难得机遇,正所谓“当其时,得其势”。
有序推进当其“时”
杭州國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度协同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高水平、深层次开放交流之典范,而金融科技创新是当下全球经济、社会和技术变革之引领,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将发挥先发优势促进二者深度协同。另一方面,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的要求下,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将促使金融科技这一优势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并通过协调相关资源流动,加强区域联动水平,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浙江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2020年7月,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抢占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为建设“重要窗口”增添澎湃动力。作为“一号工程”的核心组成以及杭州“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关键载体,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将围绕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根本落脚点,探索出适应新常态的区域新金融体系,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赋能促优提供重要着力点和动力源。
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打造提升城市实力的关键一招。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竞争激烈,国际上有旧金山(硅谷)、纽约、伦敦等实力强劲者争抢高地,国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不断发力。金融科技是杭州金融业的相对优势所在,也与杭州自身的发展定位与期望充分吻合。在此背景下,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全力打造金融创新发展“杭州窗口”的重要发力点,是扩大杭州金融业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千载难逢的机遇。
万事俱备得其“势”
杭州建设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与优势,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政策规划先行,顶层设计政策保障持续落地一图到底。2019年发布的《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规划》对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空间布局以及政策支持均进行了明确。如今杭州“一核、两轴、四路、多点”的金融科技产业空间布局已初具轮廓。在此基础上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助力发展。例如,2019年6月,江干区发布《建设杭州金融城打造金融科技先行区行动纲要》;2019年10月,全球数字金融中心落户杭州;2020年,杭州获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创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为其发展金融科技、建设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再添砝码。
产业引领全球,金融科技产业联动共进格局初步形成。杭州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成果丰硕,已初步达成了支柱产业“一超多强”、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特色产业“深度赋能”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凭借着区位优势、高端人才创新资源以及专业服务支撑体系,杭州金融科技总部经济建设已初具规模,不仅拥有世界级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在内的十多家高融资未上市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总额超230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在杭设立金融科技事业部、技术部、研发中心等,金融科技产业联动共进格局初步形成。
体验世界领先,金融科技体验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杭州金融科技应用与体验享誉全球,为其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应用落地更添底气与动力。作为“全球移动支付之城”,杭州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如第一个支持手机支付生活缴费、第一个支持信用还款、第一个开通地铁手机购票等;作为政务服务改革先锋,杭州正打造“移动办事之城”,深化“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生态逐步完善,经济基础创新能力人才建设三位一体。杭州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生态优化,一方面,杭州数字经济基础扎实且增长迅速,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3795亿元,同比增长15.1%,高于GDP增速8.3个百分点,正努力争创“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另一方面,杭州对于金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力度不容小觑,科技创新优势厚积薄发。截至2019年,杭州累计拥有180家众创空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3.45%,同时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科带动和科研引领作用,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等一批有影响力科研平台和智库机构相继建立,为杭州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创力。此外,杭州积极推进人才建设,注重引才、育才、留才,2018年至2019年二季度杭州人才净流入率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并逐步形成了“新四军”创业创新格局,人才优势突出。
统筹推进一盘棋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当下,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发力:
完善细化顶层规划,加强国际国内战略协同。一是紧紧围绕《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专项规划》加强对各项政策规划的完善、细化与落实,利用指数等工具客观监测评估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和相关规划落地情况,脚踏实地细化阶段性目标与重点任务并动态调整。二是加强省市区多级联动,形成自上而下、统筹推进的工作合力,优化调整省市区金融业税收体制,调动属地积极性,并探索成立运营主体,以 “一盘棋”的思路对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加强资源统筹和建设运作。三是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长三角地区向金融基础设施均衡化、金融服务均等化、金融服务保障水平相当的方向前进。四是持续加强杭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科技合作,探索设立“浙江金融科技海外示范基地”,推动更多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提升政府多方协作能力。一是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加强杭州市发改委、杭州市财政局等部门的参与度,以财政专项经费、专项激励资金等形式在财政资金分配上向金融科技领域倾斜。二是设立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产业引导基金、人才引进与教育培训基金等,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杠杆效应和信心支撑,促进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持续集聚和高效配置。三是提升政府多方协作能力,将如江干区杭州金融城、滨江区金融科技小镇、萧山区区块链产业园等现有项目视为整体进行统筹,形成各有特色、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统一格局。
推动创新监管落地,提高现代金融监管效能。在首批5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项目基础上,加快推动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常态化落地,切实推进地方金融监管治理现代化,充分释放金融创新发展动能。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推动核心金融数据可视化动态化,推动金融监管规范化标准化,实现金融风险监测处置智能化精准化。另一方面,做好合纵连横,建立由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的省、市、区政府三级协调机制,并在纵向贯通上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垂直领导与业务指导,在横向协调上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局与地方政府的常规协调机制,加强其与“一行两会”在浙/杭分支机构的互动互补,清除监管死角,牢筑風险防火墙。
加快行业标准建设,输出金融科技杭州品牌。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支持以蚂蚁集团、连连支付、趣链科技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业加快将现有的品牌和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围绕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实践有序开展标准化建设。与此同时,组织产学研各界合作深入研究金融科技标准体系,结合杭州市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规范金融科技产品的设计流程和风控指标体系、产品说明书要素和风险提示机制等,及时推出金融科技守正创新的“杭州标准”。
强化智库支撑机制,挖掘金融科技人才力量。进一步强化智库支撑机制,积极开展金融科技研究,充分发挥创新要素的决定性作用。一是积极向中央争取国家级平台落地,充分调动以浙大AIF为代表的强大研究力量与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坚实产业基础,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为杭州在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深水区后提供不竭的理论创新动能。二是探索推进浙江省金融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打造政产学研各方深入交流的平台,组织金融科技全球交流合作,深入挖掘金融科技人才力量,八方聚力谋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浙大AIF杭州(区域)研究中心力量,通过浙大AIF与杭州市金融办等共建的形式,进一步夯实杭州金融科技发展研究基础,扎实开展金融科技领域的地方性政策咨询、指数发布、人才培育、课题研究、资源接洽等方面工作,推动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